4体格检查1
身体状况评估
准备与基本方法
器材准备
注意事项
以病人为中心,关心病人…… 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站在病人右侧 光线适当. 环境安静 体检力求全面. 系统. 重点. 规范和正确 体检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重病人可调整… 复查……有助于补充和修正诊断 隔离、消毒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触诊 深部滑行触诊
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触诊 双手触诊法
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触诊
深压触诊法
用于压痛、反跳痛的检查
触诊 冲击触诊法 又称为浮沉触诊法
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的检查
触诊
深部触诊法
适用范围: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检查深度2cm以上
分类: 深部滑行触诊法: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 双手触诊法:适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 深压触诊法:适用于压痛点的检查 冲击触诊法:仅用于大量腹水时 注意事项: 相互配合 位置适宜 手脑并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子宫、卵巢、有无肿大; 膀胱有无充盈。
叩诊 间接叩诊法
确定心肝的相对 或绝对浊音界。
叩诊 直接叩诊法
胸腹部病变面积广 泛或胸壁较厚的患 者
叩诊
叩诊音
根据音响的频率、振幅 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
清音
鼓音
肺组织、正常 空洞、气胸
过清音
浊音 实音
肺气肿
肺炎 大量胸腔积液
听诊 用听觉听取身体各部发出的声音而判
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客观资料
视诊
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评估方法。
可观察患者一般状态和全身性体征; 可供重要的诊断资料; 对特殊部位,如鼓膜、眼底、支气管 与胃肠粘膜等,则需要器械。 如:检眼镜、检耳镜、内镜等协助诊断。
视诊
触诊
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 的一种检查方法
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 、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 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 腹部检查如压痛、肌紧张
触诊 浅部触诊法
特点:不产生紧张或痛苦;可触及深度为1cm
触诊
深部触诊法:
•检查时可用单手或双手重叠,由浅入深, 逐渐加压已达到深部触诊的目的(触及深 度常在2 cm以上,有时科达到4-5 cm。 •深部触诊时,嘱患者平卧,屈膝以松弛 腹肌,与患者谈话常有利于腹肌的松弛。
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方法:直接听诊法与间接听诊法 注意:环境适宜;
体位适当; 听件正确; 排除干扰
嗅诊 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 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来源于皮肤、粘膜、呼吸道、胃肠道的 呕吐物和排泄物、痰液与血液。 方法:用手将患者散发气味扇向自己鼻部。
叩诊
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位表面,使之震动而产
生音响,根据震动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
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叩诊
确定肺尖的宽度和肺下界的定位;
胸腔积水或及其含气的多寡; 肺部病变的范围与性质; 纵膈的宽度;
适 用 范 围
心界的大小与形态;
肝脾的边界;
腹水的有无与多少;
适用范围:广,尤其为腹部
运用部位:指腹和掌指关节部掌面 皮肤
检查内容:体温、湿度、震颤、波 动、压痛、摩擦感以及包块的位置、 大小、轮廓、表面性质、硬度、移 动度等
触诊方法:
浅部触诊法
深部滑行触诊法
双手触诊法
深部触诊法
深压触诊法 冲击触诊法
视诊
浅部触诊法
是用一手放于被检 查的部位,利用掌 指关节和腕关节的 协调动作,轻柔地 进行滑动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