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清照词二首ppt26

李清照词二首ppt26


◎上片与秋凉 情景。
“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 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 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
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 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 的原因。
【诗歌鉴赏】
【永遇乐】 【鹧鸪天】
李清照纪念堂
古代第一才女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 品
她不仅能写出婉转哀愁的闺中之
作,也能写出像“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这样气魄雄浑的诗 句。
清 丽 其

1、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 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 有《漱玉词》。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 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 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声声慢】 【如梦令】
【醉花阴】 【一剪梅】
诗歌鉴赏 诗歌朗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 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 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 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 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 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 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 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 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 丈夫未竟之功。
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 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 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 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 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 “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 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诗歌鉴赏 了解诗歌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了解诗意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 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 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 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 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 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 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诗歌鉴赏 诗歌朗读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了解诗意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 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 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 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
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下片写 重九感怀。
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 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 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 意。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 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 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 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3、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 大,人称“婉约词宗”。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 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 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 上享有崇高声誉.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 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 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李清照词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
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 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 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 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 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 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 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醉花阴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