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剂学题型及问答题复习

方剂学题型及问答题复习


有何异同?(P76-79)
4.大黄在大承气汤、八正散、茵陈蒿汤的意义。 5、简述清营汤中配伍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的 意义。(P96) 6、试述导赤散的组成、功用与主治、方义。(P107) 7、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在组成上只一味药之差,其功 用、主治有何不同?为什么?(P151)
8、参苓白术散的组成、功用与主治,方中配伍桔梗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三、填空题:10分
二、判断题:10分
四、方剂组成: 12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简答题:18分
七、病例分析 10分
六、论述题:10分
问答题复习题
1、桑菊饮与银翘散在组成、功效、主治证方面有何异 同?(P45) 2、试述大承气汤的煎法、功用、主治证,辨证要点。 (P59)
3、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在组成、功效、主治证方面
的意义是什么?。(P153)
9、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功用,黄芪在方中是君药还
是臣药, 起何作用?(P154)
10、四物汤的组成、功用与主治、配伍特点是什么? (P163) 11、归脾汤的组成、配伍特点是什么?方中配伍木香 的意义是什么?(P165) 12、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功效、主治证、方义及配伍 特点。(P170)
21、桂枝在桂枝汤、桃核承气汤、五苓散、苓桂术甘
汤中的配伍意义。
22、简述白芍在真武汤中的配伍意义。(P311)
1.简答题:
祛湿剂中常配理气药有何意义?试举一方为例说 明。举例要求写出方名、主治证并指出方中所用 的理气药。 答:湿为阴邪,重着粘腻,易阻滞气机;气滞则水 湿内停,故常配理气药,使气行则湿行,气化湿亦化 。如平胃散主治湿滞脾胃证,方中配伍厚朴、陈皮即 是。
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 实、芍药,并重用生姜变化而成,和解少阳之中兼能泻 下阳明热结。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而以少阳病为主之往 来寒热,呕吐,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不解,苔黄,脉 弦数等。
病案讨论 患者男,48岁。政府机要部门工作,压力较重。近日心悸怔 忡,记忆力减退,失眠,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辨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 黄 芪18g 党 参18g 白 术15g 当 归12g 龙眼肉12g 炒枣仁15g 茯 神12g 远 志6g 木 香3g 夜交藤15g 炙甘草5g 生 姜6g 大 枣12g 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日早晚温服。
2.论述题:
桂枝在桂枝汤、桃核承气汤、五苓散、苓桂术 甘汤中的配伍意义。
答: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方中以桂枝 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以祛在表之风邪;桃核承气 汤主治下焦蓄血证,方中配伍桂枝行血通脉,以助活血 祛瘀,又可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五苓散主治膀胱气 不利之蓄水证,方中配伍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 散邪以祛表邪;苓桂术甘汤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方中 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化饮。
方解: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资其生血 之源,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补血以养心;酸 枣仁、茯神、远志、夜交藤养心安神定志;木香理气 醒脾,使补而不滞。甘草、生姜、大枣以助调补脾胃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
3.病例分析:要求作出病机诊断、拟定治法、处方用药,并分析 方义。 如患者,男,54岁。患咳喘已10余载,3天前因受凉而引发。现 恶寒发热,无汗,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舌苔白滑 ,脉弦紧。 诊断:喘症。 辨证: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证。 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加味: (包括方名、用药、用量、用 法); 麻黄9g 白芍9g 细辛6g 干姜9g 桂枝9g 半夏9g 五味子9g 白术9g 炙甘草6g 水煎服。
13、肾气丸的组成、功效、主治证、方义及配伍特点。
(P178)
14、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功效、主治证、方义及配伍特
点,方中用量最重的是哪一味药,为何?。(P240) 15、简述川芎茶调散的组成、功用和主治。为何方中薄 荷叶用量为全方最大?(P260) 16、简述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功用和主治、牛膝在方中 的配伍意义?(P270)
17、祛湿剂中常配理气药有何意义?试举一方为例说
明。举例要求写出方名、主治证并指出方中所用
的理气药。( P289) 18、请写出独活寄生汤的组成、功用和主治、方义。 (P316) 19、祛痰剂中常配理气药有何意义?试举一方为例说 明。举例要求写出方名、主治证并指出方中所用 的理气药。( P320) 20、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义。 (P334)
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在组成、功效、主治证方面 有何异同? 答: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组成中均有柴胡、黄 芩、半夏、生姜、大枣,均有和解少阳之功。
小柴胡汤中配伍人参、甘草益气分健脾,扶正以 助祛邪,又可防少阳之邪入里,是和解少阳之主方,主 治邪犯少阳半表里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之证。
4.处方分析(要求写出方名、功用、主治、症候表现以及方解)
处方:白头翁15g 甘草6g 阿胶6g 秦皮9g 黄连9g 黄柏9g
方名:白头翁汤加味。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 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方中以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君药。黄 连泻火解毒,燥湿厚肠;黄柏清下焦湿热,合用以助君药 清热解毒,且能燥湿止痢,为臣药。以秦皮清热解毒,收 涩止痢;阿胶养血滋阴止血,共为佐药。调和诸药甘草, 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方解:(按教材)方中以麻黄、桂枝为君,发汗散寒 以解表,麻黄又能宣肺平喘,桂枝化气行水以化饮。干 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散寒。 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白芍和营养血,合辛散之品配伍 ,辛散酸收,既能增强止咳平喘之力,又可防止辛散温 燥太过耗气伤阴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白术 健脾燥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合而用 之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要求分析药物在方 中的配伍意义,以有君臣佐使和划分,最后归纳其功用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