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地线架设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正式)

导、地线架设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导、地线架设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165-26 导、地线架设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安全部分1.总体要求1.1 为了保证架线施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保证架线工序的顺利进行,参加架线的施工人员及其领导、技术人员等都必须执行安全规程和架线施工技术措施。

1.2 架线施工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⑴本工程沿线平原,交通道路路况较差、坡陡弯急,运输导线车辆重心较高,架线阶段大型施工机械较多,机械运输距离较长,容易引起车辆倾翻事故;⑵架线阶段高处作业繁多,易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出现;⑶架线中的放线、紧线都具有距离长、联络不方便的特点,操作中容易出现信号不畅,引起操作配合失误造成事故。

1.3 架线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⑴遵守施工组织纪律,做到分工明确,一切行动听指挥;⑵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坚守岗位、精神集中,尽心尽责完成本岗位工作;⑶坚持按规程操作,坚持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措施组织施工;⑷在执行安全规程和技术措施的同时,在安全管理上应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2.搭设跨越架的安全措施2.1 根据跨越架的用途,应区分属一般跨越架,还是重要和特殊跨越架,施工前,均应编写跨越架搭设方案。

2.2 跨越架施工前应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完全明了跨越架的技术参数及搭设要求等。

3.放线的安全措施3.1 导引绳、牵引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3.2 吊挂绝缘子串前,应检查绝缘子串弹簧销是否齐全、到位,吊挂绝缘子串或放线滑车时,吊件的垂直下方不得有人;3.3牵引场转向布置时应遵守下列规定⑴使用专用的转向滑车,锚固必须可靠。

⑵各转向滑车的荷载应均衡,不得超过其允许承载力。

⑶牵引过程中,各转向滑车围成的区域内侧严禁有人。

⑷转角塔预倾滑车及上扬处的压线滑车必须设专人监护。

⑸牵引过程中,牵引绳进入的主牵引机高速转向滑车与钢丝绳卷车内角侧严禁有人。

⑹导引绳、牵引绳的端头连接部位,旋转连接器及抗弯连接器在使用前应由专人检查,钢丝绳损伤、销子变形、表面裂纹等严禁使用。

⑺张力放线前应由专人检查下列工作①牵引设备及张力设备的锚固必须可靠,接地应良好;②牵张段内的跨越架结构应牢固、可靠;③通信联络点不得缺岗;④转角杆塔放线滑车的预倾措施和导线上扬处的压线措施必须可靠;⑤交叉、平行和临近带电体的接地措施必须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

3.4 张力放线必须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统。

牵引场、张力场必须设专人指挥,项目部在张力场,专职安全员在牵引场;3.5 展放的导引绳不得从带电线路下方穿过;3.6 牵引时接到任何岗位的停车信号都必须立即停止牵引,张力机必须按现场指挥的指令操作;3.7 导线的尾线或牵引绳的尾绳在线盘或绳盘上的盘绕圈数不得少于6圈;3.8 导引绳和牵引绳带张力过夜必须采取临锚安全措施;3.9 旋转连接器严禁直接进入牵引轮或卷筒;3.10 牵引过程中发生导引绳、牵引绳或导线跳槽等情况时,必须停机处理;3.11 导引绳、牵引绳或导线临锚时,其临锚张力不得小于对地距离为5m时的张力,同时应满足对被跨越距离的要求;4.采用拖拉机,绞磨,人力,畜力等牵引放线4.1在地面上拖线放线时,放线前应清除通道上可能损伤电线的阻碍物。

4.2如遇石头,坚硬的地面等应垫木头,草袋子等物。

发现导线在硬物上磨擦等情况,应立即加以处理,处理者应在导线上做出显著标记,如缠红布条等,以便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4.3拖拉机放线工作注意事项1、放线工作必须认真分工,并设专人指挥。

2、支承线轴的放线架应设置牢固,防止放线架在拖放线时倾倒,在放线过程中随时调整线盘转轴,使其保持水平状态。

3、展放线经过岩石地带或其它坚硬土质时,应采取防磨措施,派人看守,一般可垫以木棍,草垫等防止磨损导地线。

4、展放导线经过河流,水塘,水库等应防止在水底磨损或刮坏导线或导线冻在水中,同时还应避免发生水中打筋钩,松股现象。

5、放线通过重要交叉跨越时,应设专人看守,保证导地线始终在跨越架上通过。

6、整个放线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导地线沿线路方向前进。

7、在放线过程中,应保证导地线不被卡住,如有导线被卡住现象,监护人员应在线弯的外侧用大绳进行处理,不得用手推拉。

8、用拖拉机放线时,工作前应让驾驶员熟悉前进路线,对险要的道路地段和桥梁应采取加固措施,拖拉机爬坡时,后面不得有人,拖拉机行走中,任何人不得爬车,跳车或检修部件,拖拉机牵引绳与导地线应采取防捻器联接,以防线股松散。

9、当有接头可能通过滑轮时,为避免压接管弯曲损坏或在滑轮槽内卡住,影响放线和损伤杆塔,放紧线时必须设专人监护接头越过滑轮或使用复滑轮辅助通过。

5.紧线施工的安全措施5.1 紧线的准备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⑴按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现场布置及选择工器具。

⑵紧线杆塔的临时拉线和补强措施以及导线、避雷线的临时拉线准备应设置完毕。

⑶牵引地锚距紧线操作杆塔的水平距离、地锚受力方向应满足安全施工技术的规定,埋设可靠。

5.2 紧线前应由专人检查下列工作⑴通信畅通;⑵临时绑扎的导线、避雷线必须解开;⑶障碍物以及导线、避雷线跳槽应处理完毕;⑷分裂导线不得相互绞扭;⑸各交叉跨越处的安全措施可靠。

5.3紧线过程中,监护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⑴不得站在悬空导线、避雷线的垂直下方;⑵展放余线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或线弯内角侧;⑶不得跨越将离地面的导线或地线;⑷监视行人不得靠近牵引中的导线或地线;⑸传递信号必须及时、清晰,不得擅自离岗。

5.4 紧线应使用卡线器,卡线器的规格必须与线材规格匹配;5.5 挂线时,当连接金具接近挂线点时应停止牵引,然后作业人员方可从安全位置到挂线点操作;5.6 挂线后应缓慢回松钢丝绳,在调整拉线的同时应观察耐张金具串和杆塔的受力变形情况;5.7附件安装的安全措施5.7.1附件安装前,作业人员必须对专用工具和安全保护用具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5.7.2相邻杆塔不得同时在同相位安装附件,作业点垂直下方不得有人;5.7.3双钩紧线器或链条葫芦应挂在横担施工的孔上提升导线,无施工孔时,承力点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并在绑扎处衬垫软物;5.7.4附件安装时,安全带(绳)应通过差速自控器固定在横担主材上。

5.7.5在跨越电力线、铁路、公路或通航河流等的线段杆塔上安装附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导线或地线坠落的措施;6.施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定⑴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并有操作合格证才能进行操作。

必须按照操作说明和操作规定正确操作,合理润滑,定期维护保养;⑵重大施工机械实行专人专机,严禁无证操作;⑶必须在额定负荷下工作,严禁超载使用;⑷起重链条葫芦不得有错扭的链环,封固要可靠;⑸操作现场严禁烟火入内,并设置充分的消防器材和设备。

二、质量部分1.放线的质量要求为了提高放线质量,放线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对导线、避雷线妥善保护,防止磨损和受伤。

2.紧线质量要求2.1 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⑵紧线段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⑶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⑷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⑸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应增加,但不得减少。

2.2 观测弧垂时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线或避雷线的温度,温度计应在观测档内测量;2.3 挂线时对于弧立档,较小耐张段及大跨越等的过牵引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耐张段长度大于300m时,过牵引长度宜为200mm;⑵耐张段长度为200~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宜超过耐张段长度的0.5‰;⑶耐张段长度在200m以内时,过牵引长度应根据导线安全系数不小于2的规定进行控制,变电所进出口档除外;2.4 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允许偏差±2.0%;⑵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当满足上述标准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偏差最大值不超过250mm;2.5 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3.附件安装质量要求3.1 绝缘子安装前应逐个将表面清擦干净,并应进行外观检查。

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

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验收前应清除瓷瓶或玻璃表面泥垢;3.2 合成绝缘子的包装应在安装附件时在塔位下打开,并按说明书检查和安装;3.3 金具的镀锌层若有局部碰损、剥落或缺锌,应除锈后补刷防锈漆;3.4 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面。

个别情况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位移不应超地5°,且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200mm;连续倾斜档除外。

3.5 螺栓穿向应符合规定要求。

3.6 各种类型的铝质绞线,在与金具的线夹夹紧时,应在铝股外缠绕铝包带,缠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铝包带应紧密缠绕,其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⑵所缠铝包带可露出夹口,但不应超过10mm,其端头应回夹于线夹内压住。

3.7 防振锤应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4mm;3.8 引流线应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各间隙应满足设计要求。

3.9 引流板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连板的光洁面必须与引流线夹连板光洁面接触;⑵应使用汽油清洗连接面及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导电脂。

用细钢丝刷轻刷涂有导电脂的表面氧化膜;⑶保留导电脂,并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要求数值。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