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PPT课件
配对联
1、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 源记》三文所绘景色,配出下联。 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 琅琊山蔚然深秀;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2、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三国演义》颂英雄豪杰。 《聊斋志异》刺贪官污吏。
心中有读者,笔下含深情。
题型五
情境式
教师节快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 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自拟一副对联,唱出你 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参考答案: 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题型六、话题式
请从“勤学”“立志”中任选一个 作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是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全国卷二)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 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 老欢欣少欢欣老少欢欣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分析]“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上联由 “国兴旺”,“家兴旺”, “国家兴旺”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 并且“国”,“家”又能组合成词语 “国家” ,词语“兴旺”又重复;内 容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
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主谓) (主谓) 育祖国花朵——塑人类灵魂 (动宾) (动宾)
对联的特点 四、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 例: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1.跟着感觉,读起来顺口就写下答案。 2.没有从节奏入手分析词语,字数对就行。 3.只考虑词性和节奏,忽略了对联的内容 衔接 。 4.字数明显的不同,少于或多于所给对联 字数。
对联口诀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词类相当结构同, 节奏相合仄对平。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生。
点击高考真题
对联的特点
五、平仄相协。所谓平仄,就是指汉字的声调。 平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近似 于现在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对联要求上下两联 平仄相协,最起码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 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例:请将下面散乱的对联组合并分清上下联
A、时雨点红桃千树 B、亭闲有竹春常在 C、有闲春色燕双飞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对联的起源
张贴桃符: 秦汉以前,民 间每逢过年就 有悬挂桃符的 古老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
4、平仄相对
5、内容相关
①春种满田玉,秋收遍地食。 ②家中世界小, 网上天地大 书里天地宽 心里乾坤大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连起来,表 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
• 08湖北卷
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周刊,请为此 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 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 “传递梦想”的字样; 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 • 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 • 传递梦想愿梦想的金凤载和谐伴嫦娥飞越四海五洲
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副对联: 教师穿针引线展示传统对联奥妙 学子争先恐后汲取古典文化精髓 横批 教学相长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题型三、 调整式
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 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 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 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点击高考
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浙江卷)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文明播东西 智慧贯西中 知识达亚欧 道德照乾坤
[分析]本题从句式上来说是“二一二”式,
而且又是一图书馆楹联,由此我们便可以从图 书馆的作用这一点上去思考,图书馆的作用至 少有两个:一是藏书,二是传播知识。这样我 们便可以认为上联说出了第一个作用即藏书, 那么我们便可以对出下联。
答案:A---4 B---1 C---2 D---3
猜一猜
1、王盛同学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介绍自己的业余 爱好时,巧用了一副对联,你知道他所说的业余 爱好是什么吗?
品韵方晓丝竹雅,执豪始觉草对联包含了哪两门艺术?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调七彩寄情梅松竹。
戏剧
绘画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
二、词性相对. 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 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例: 1、白 对: 黑 2、来 3、蓝/天 4、风/萧萧 5、大漠/孤烟/直 对: 去 对:碧 / 海 对: 雨/茫茫 对: 长河/落日/ 圆
对联的特点
三、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 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 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 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前 都看 到某种忧患。
对 联 知 识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
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瑰宝。
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人物。
神 荼
郁 垒
秦 琼
尉 迟 恭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 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 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 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 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
第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题型四
概括式
今年以来,上海各媒体努力探索,为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推出了“文明从我做起”等一批群众 喜闻乐见的栏目和报道。为了拯救患白血病的留美学子余健, 文汇报举办了骨髓捐献志愿者验血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 积极响应。请你用对联的形式为上面的新闻拟一则标题。
标题: 题型解析: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结合起来考查。做这种对联题时, 必须首先把主要信息筛选并概括出来,然后才可以用对联的形式组织语言。 参考答案:
平——读时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上——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去——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入——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对联的特点
六、意义相关
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 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
对联寻亲
•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联 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 • • • A、两袖清风存正气. B、竹菊梅兰可养性 C、且喜满园桃李艳 D、风吹不动天边月 1、琴棋书画自陶情 2、莫愁两鬓霜雪寒 3、雪压难摧涧底松 4、一间陋室遗书香
春 满 乾 坤 福 满 门
乐快春新
天 增 岁 月 人 增 寿
春 联
望楹 或联 满: 足题 装在 饰相 需对 要的 。两 根 柱 子 上 , 为 了 表 达 某 种 愿
婚 联
寿 联
挽 联
名 胜 联
对联的特点
一、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 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 少,但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否则称为“对不起”。 例: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副挽联: “中 国 人 民 / 万 岁 袁 世 凯 / 千 秋!” 这副对联隐含的意思是: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杜 甫)
(范仲淹)
(文天祥)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题型一 填空式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
《呐喊》
《彷徨》
题型二、 修改式
纵目豋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 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 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 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1)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2)形成时期——五代 (3)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对联类型:
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 到过对联呢? 从张贴处上说: 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
从用途上说:
婚联(结婚)寿联(祝寿)挽联(吊唁)题画联(题 画上)交谊联(赠友人)名胜联(风景名胜处)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南宋 一位著名诗人的对联。
①池馆重新接草堂 ③烟尘誓扫还金阙 ⑤诗继少陵 ⑦更入清风明月 ② 宦游西蜀 ④ 志复中原 ⑥派开南宋 ⑧高吟铁马铜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