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舍写的《养花》教案板书及反思

老舍写的《养花》教案板书及反思

《养花》教案马栏小学丛洋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下册2、学科:语文3、课时:第1课时4、师生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索老舍的相关资料;教师课前搜索相关课件和案例,查找本课资料。

【教学课题】《养花》【教材分析】《养花》是人教版(新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综合复习里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讲他在养花过程中的种种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为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及成语;抓住核心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通过让学生品评重点词句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就是生活的乐趣,且是五味俱全的乐趣,教会孩子们热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情境教学。

二、教学过程(一)交流1.互动:同学们,咱们又见面了,隔了个周六周日,你们还没忘了我吧?(生:没有!)我可想着大家呢,因为在上周五的第一次见面中,你们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在接人待物方面,你们热情有礼貌有修养;其二在学习方面,特别善于思考课堂状态投入,而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我最欣赏你们的一点。

2.今天这堂课,老师是“绿叶”,你们才是“红花”。

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相信大家都能做到:那就是忘了后面的评委老师们吧,因为他们是专门来考我的,给我打分呢,不是考你们,你们可以自由的、尽情的发挥。

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二)导入1.咱们先聊个轻松愉快点的话题吧——每个人都有爱好,对吧,就拿老师来说吧,闲下来的时候特别爱看书,尤其是文学类的,那真叫“爱不释手”啊;假期里呢,喜欢旅游……不是有这么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知道说的是谁吗?说的就是我呢!开句玩笑哈。

那同学们都有什么爱好呢?说来听听?(生自由回答)咱班同学的爱好可真不少,可见课余生活还是挺精彩的。

但是,把咱们的爱好加一块,可能都不及这个人多,他就是文学大家老舍先生。

2.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书为证啊——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曾经写了一本书叫《老舍的关坎和他的爱好》,其中就谈到,老舍的爱好有19种之多,比方说打拳、收藏古玩、相声、戏曲、养猫、绘画、书法等等,可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老舍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散文,就是老舍写的他的爱好之一《养花》。

(板书课题,生齐读)(三)新授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先来看看大家会不会读这些词语?●(出示本课生词PPT)●指读正音●请同学们注意这个词“门道”,请问有几种读法?两种读法意思一样吗?在本文应该读轻声,齐读两遍。

●全班齐读所有词语2.词语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来看课文:题目是《养花》,内容肯定离不花(板书:花)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一共七个自然段中,哪个自然段最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齐读这一段(PPT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觉得这段能概括主要内容呢?(点拨中心句的用法)●提示学法:我们可以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方法值得借鉴。

3.导学:同学们,在老舍看来,养花充满了无限乐趣,(板书:乐趣)尤其是,这些花花草草在老舍亲自侍弄下,长得生机勃勃的,你说老舍的心情怎么样啊?(生:高兴、愉快、舒畅…)对啊,心里那叫一个美!(PPT出示核心问题:那么就请同学们默读第3-6自然段,注意体会:你从哪些词句中能够感受到老舍的高兴心情呢?勾划相关词句,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讨论。

)好,开始吧。

4.汇报第三自然段:●①“有意思”说的是什么有意思啊?②仅仅指“花老开着”有意思吗?(还指“摸着门道”有意思)●①“摸着门道”和“找到方法”表达意思一样,用哪个好呢?为什么?(“摸”含有摸索、探索、反复实践之意)②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摸索、反复实践”呢?(一来二去、天天照管)●小结:对啊,花如人,脾气秉性都不一样,得朝夕相处才行。

若是置之不理,花草就会——自生自灭的。

(板书:见识)这些见识,绝对是老舍通过反复实践得来的,比赵括的“纸上谈兵”可强多了。

所以,老舍觉得有意思呀,自然就会“笑逐颜开”。

(板书:笑)第四自然段:●①“有意思”又出现一次,这里又是指什么有意思呢?(找的句子完整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②都找到了吗?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三句话,注意想象: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自由答)③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抢救花草的事儿,在老舍看来,是“多么有意思啊!”对吧,都同意吧?(生:同意!)但我怎么有点想不明白了:老舍本身就有腿病,都达到了不能久坐的程度,还把自己折腾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感谢花草……有益身心、胜于吃药)●①老舍往返于“写作”与“照顾花草”之间,如此循环,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哪句写出“如此循环”的含义?②正像老舍所说“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请同学们顺着老舍的思路,想想看“不劳动”除了连花也养不活以外,还会怎样?(生自由答)换言之,从小处着眼:要想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做,就必须劳动;从大处着眼:要想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文明,就必须劳动!(板书:劳动)③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并牢牢记住它,时时刻刻鞭策自己。

●小结:老舍这花真没白养,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悟出了人生道路,有这样的意外收获,老舍自然喜上心头。

(板书:喜)●朗读本段:读出老舍的喜悦,和参悟到人生道理的深刻(指读——配乐范读——自己练读——配乐指读)第五自然段:●①能说说老舍为什么“骄傲”、“喜欢”?(花分跟,送友人——喜欢,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板书:果)(夸“好香”——全家骄傲,肯定了劳动成果)(板书:香)②还有高兴事呢!(“秉烛夜游”)什么叫“秉烛夜游”?简介昙花?所以有个成语叫“昙花一现”(PPT昙花图片)●小结:老舍不仅与友人分享了果、香,还分享了花的优美姿色,(板书:色)老舍把一份快乐复制成很多份快乐,真是个乐于分享的人啊。

第六自然段:●同学们,生活是不确定的,这是《桃花心木》里的种树人告诉我们的。

养花也是一样,除了有“喜、笑、花、果、香、色”这些乐趣之外(画线),还有什么?(板书:忧、泪)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伤心事呢?(砸死菊秧)●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转瞬间化为乌有,换了谁都会难过的。

可是,这么难过的事,有必要写出来吗?全文不都在“乐趣”吗?(以忧衬乐,说明爱花,“反衬”的写法)(四)总结完整的人生应该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人生,所以,老舍能够把品味养花过程中的艰辛、忧伤,也看作是“乐趣”,共同装进这个叫做“乐趣”的花瓶里。

(勾勒“花束”)让我们也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养花的乐趣啊——(师生共同背说最后一段,边说边完成最后的板书)把这含义深刻的特别的鲜花,送给在座的每一位,也送给我自己,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下:其实,养花的乐趣,又何尝不是生活的乐趣呢?这节课就学到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下课,同学们再见!附:板书三、课后反思《养花》这篇课文是老舍比较有名的一篇散文,无论是文章的思想、结构,还是语言的表达都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范文。

结合在本校六年级各班试讲的经验及同学们的理解程度,我最终确定了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欣赏作者的谴此造句中感悟作者的语言魅力;抓住核心问题,体会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受到情感的熏陶,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本课的亮点是,能够将讲课过程中升华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大的花束中,不仅点明主题,且形象生动,从学生们最后的惊叹中,我知道了,这个独特的板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耳目一新、过目不忘。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核心问题设置得合理,学生有发挥的空间,课堂学习效果很好,通过体会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高兴心情来领悟文章主旨:养花的乐趣就是生活的乐趣,且是五味俱全的乐趣,教会孩子们热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

但是有一个小环节的进行有些“小坎坷”:当我问及“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请同学们顺着老舍的思路想一想,不劳动还会怎样?设置的初衷是通过学生日常不劳动所造成的麻烦反观劳动的意义。

但是学生一下子有点蒙,不知道从何答起,都在想很深奥的答案,造成暂时冷场。

也可能是教学语言习惯的差异,这个问题在试讲时是同学们最能发挥的话题,但是在玉华小学遭遇尴尬。

不过,这也是考验老师教学机智的时候,我用比较轻松的语调调整了问题,“大家都不劳动了,世界不就瘫痪了吗?”一阵笑声之后,学生领悟到了老师的意图,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从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有小插曲,一定会有小坎坷,而这才是最真实的学习的状态。

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真实的人,说真实的话,是老师最应该教给学生的做人之根本。

只要心态是正确的、理念是正确的,这样的课堂“小危机”不是坏事,而是展示教学功底和个人魅力的时刻。

同时,设计漂亮的板书和必要的配乐朗读环节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并将知识点尽在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