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答案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选贤与能与:通“举”举荐,选拔2、古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职业5、货恶其弃于地也恶:憎恶6、*** 乱贼而不作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7、是谓大同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 8、女有归归:女子出嫁二、译句答案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八年级上册:三峡一、解释答案 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上 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6、霜旦下霜的早晨 7、飞漱冲刷 8、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 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 11、良多趣味良:真,实在二、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八年级上册:10、答谢中书书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歇: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二、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三、填空答案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

山水相映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

色彩配合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2. 求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单元习题文言文课内阅读篇(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1—7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6.翻译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7、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1—6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翻下列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中哪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4、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5、赞中的哪句话与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6、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阅读《马说》,回答1~5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虽有名马②不以千里称也③才美不外见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⑤策之不以其道⑥其真无马邪2. 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理解填空。

①突出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

②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③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4.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的理解: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我选第题,我的看法是: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5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 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弗之怠②门人 *** 填其室③援疑质理④卒获有所闻⑤同舍生皆被绮绣⑥腰白玉之环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我的概括: 4. 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

3.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 *** 答案(一)细柳营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3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选文]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讠宣(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矣。

[注释](1)[诵]背诵。

(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3)[讠宣]xāun,遗忘。

(4)[戒]警告。

[练习]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