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病因]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据以前调查,新生儿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约为1:1000,根据我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1996-2000年所获得的结果显示,在全国31个省市的2218616围产儿中,检出唇腭裂2265例,其患病率为1.625:1000,说明我国唇腭裂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据统计,唇腭裂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1,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原因沿未完全清楚,主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受遗传、营养、感染、损伤、内分泌、药物、物理(射线微波等)、烟酒等因素的作用,使上颌突与球状突未能融合而形成。
[表现]1、根据裂隙部位可分为(1)单侧唇裂不完全裂(裂隙未裂至鼻底)完全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2)双侧唇裂不完全、完全、混合于型(一侧完全,另一侧不完全)2、根据唇裂裂隙的程度可分为(1)Ⅰ度唇裂:仅限于红唇部分的裂开。
(2)Ⅱ度唇裂:上唇部分裂开,但鼻底沿完整。
(3)Ⅲ度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
临床上还可见到隐性唇裂,即皮肤和粘膜无裂开,但其下方的肌层发育不良,致患侧出现浅沟状凹陷及唇峰分离等畸形。
[治疗]手术是修复唇裂的唯一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吮吸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
单侧唇裂整复术最适宜的年龄为3-6个月,双侧唇裂因整复术较复杂,手术时间也较长,一般可推迟至6-12个月左右,术前应注意检查有无合并其他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具体手术时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麻醉耐受能力而定)[术前护理]1、饮食(1)术前3天用汤匙或滴管喂流质或母乳,以利婴幼儿适应术后进食的需要。
(2)交待全麻清醒后4-6小时,可用滴管或汤匙喂流质或母乳,喂时尽量不接触创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
术后10天方可吮吸母乳或奶瓶。
2、注意保暖,以免感冒而影响手术。
3、注意口腔清洁:术前一日作局部皮肤准备,用肥皂水清上下唇及鼻部,并用盐水擦洗口腔;如为成人,应剪除鼻毛及剃须、洁牙、清除病灶,并用含漱剂漱口。
4、术前根据医嘱使用术前药及做相应的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1.活动:全麻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一侧,及时吸出口内分泌物,清醒后可取屈膝侧卧位,头偏一侧,以利口内分泌物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术后保持口腔及伤口清洁,有血液、鼻涕、泪水、食物附着时应及时擦洗干净,防止感染。
3.术后安放唇弓以保护唇部创口和减少唇部张力,避免哭闹及过度张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抓伤碰撞上唇导致伤口裂开,10天后方可拆掉唇弓。
4.术后未拆线前用汤匙喂食,禁止用奶瓶喂食,防止因用力造成伤口对位不良。
拆线后的伤口,愈合尚不十分牢固,需提醒家长防止患儿碰伤唇部导致伤口裂开。
成人患者应嘱咐在术后半月内继续进软食,并避免唇部过度活动。
[出院指导]1.拆线后可继续用唇弓10-14天,保护唇部,避免碰伤。
2.婴儿唇裂手术后3个月内复诊,唇部仍有缺陷可考虑12岁后施行二期整复。
出院时强调安全意识,小儿唇部是最容易摔伤和受到撞击的部位,因此要求家长注意看护患儿,以防摔碰,造成伤口裂开,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影响以后的伤口美观。
3.复查时间及指征:出院后根据医嘱复查。
唇裂整复术后往往遗留众多的继发畸形,应视具体情况进行二期整复手术。
腭裂[病因]腭裂与唇裂一样,是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因某种因素的影响,使面部各突起的互相国连受到阻挠而形成的裂隙。
腭裂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唇裂伴发。
绝大多数畸形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妇科疾病或经常接触放射线等,也可能导致胎儿发生畸形。
[表现]1、Ⅰ度腭裂:只是腭垂裂。
2、Ⅱ度腭裂:部分腭裂,裂开未到切开牙孔根据裂开部位又分为浅Ⅱ度仅限于软腭,深Ⅱ度包括一部分硬腭裂开(不完全性腭裂)。
3、Ⅲ度腭裂:全腭裂开由腭垂到切牙区,包括牙突裂常与唇裂伴发。
[术前护理]1、全麻清醒后4-6小时,可用滴管或汤匙喂流质或母乳,喂时尽量不接触创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
术后10天方可吮吸母乳或奶瓶。
2、注意口腔清洁:术前一日作局部皮肤准备,用肥皂水清上下唇及鼻部,并用盐水擦洗口腔;术前3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或呋麻滴鼻液滴鼻,如为成人,应剪除鼻毛及剃须、洁牙、清除病灶,并用含漱剂漱口。
3、注意有无口鼻和咽部的感染,特别是扁桃体炎和增殖腺肥大。
如有应清除病灶后再行手术。
[术后护理]1、全麻未清醒应去枕平卧,头偏一侧。
全麻清醒后4-6h可喂少量温开水,观察半小时,无呕吐方能进流质饮食2周,必须温冷适宜;第3-4周给半流质饮食;第5周改为软食和普食;对术后进食困难的患儿,可适当补充液体。
儿童进食应由家长喂,避免损伤腭部伤口,造成复裂。
2、修复术后,腭部应减少活动,术后2周内患儿必须安静,严禁大声哭闹,否则可导致出血和创面裂开。
(1)术后口腔护理每日四次,每次进食后用漱口剂漱口。
(2)口腔内放置的碘仿纱条可随肉芽生长逐渐脱出,切忌用手拉,可用消毒剪刀剪除。
(3)注意呼吸情况,吸痰时应避免吸管接触伤口,以免引起伤口出血;应将吸管放在下颌龈颊沟间吸引,切勿将填塞的碘仿纱条吸出。
对采用咽后壁组织瓣移植者,由于咽腔缩小,咽后壁创面可能渗血,易发生呼吸道阻塞。
应严密观察,防止呕吐、创口出血和呼吸道阻塞。
(4)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因咳嗽、大声哭闹叫喊、吃过硬食物而影响创口愈合。
(5)术后7-12天取出松驰切口的纱条,取出后2h内禁食,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腭部缝线术后10天拆除。
(6)对于咽后壁组织瓣移植者,给氧时勿从鼻孔插管,避免损伤咽后壁组织瓣。
[出院指导]1、裂手术患者出院后,继续用软食,术后1个月可改普通饮食。
2、裂手术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术后2个月开始由专人负责指导进行语音训练。
3、术后1—2个月开始为患者进行语言矫治,可分以下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软腭及咽部肌肉活动的练习,如吹气球、吹笛子、吹喇叭、口琴等,加强腭咽闭合。
第二阶段进行发音练习,练习汉语拼音,从单音,单字的拼音,语句及说话。
4、复查时间及指征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以观察语音改善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再行手术或专门进行语音训练。
舌癌根治术护理舌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是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早期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手术治疗是舌癌患者治疗肿瘤的首要方法,手术大多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加皮瓣修复术。
[发病因素]1、烟酒嗜好2、紫外线与电离辐射3、慢性刺激与损伤4、生物性因素5、营养因素与肝功能紊乱6、机体免疫状态7、遗传因素8、精神及内分泌因素9、医源性致癌:指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
[术前护理]1、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配血型、血交叉,备血。
2、皮肤准备:剃净头发、胡须,备皮范围包括双侧腋窝、胸腹部、左(右)前臂;沐浴、更衣,剪指趾甲。
3、需要做游离组织移植者,应保护好供皮区,防止皮损并保持清洁。
4、学会有效的咳嗽和咳嗽方法。
5、沟通表达方式的训练,术后由于气管切开,患者不能讲话,在术前可以教会患者一些固定的手势表达基本的生理需要,或用书面方式进行交流。
6、术前根据医嘱导尿、留置胃管、术前用药。
7、训炼床上大小便。
[术后护理]1、术后全麻未清醒应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患侧适当制动。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咳嗽,配合护士吸痰。
2、严密观察生命休征,观察神志意识。
3、气切者术后呼吸方式改变,严格控制陪护,每日房间空气消毒二次。
4、注意保暖。
5、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管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敷料干燥。
6、定时雾化吸入,持续气管内湿化液滴入及套管口覆盖湿纱布,7、术后早期的气道分泌物是血性的,一段时间后色泽变清,应及时记录色、质、量并观察气道压力,预防潜在并发症。
每日更换气切口处敷料1-2次。
8、密切观察皮瓣的色泽、温度及弹性9、保持负压引流通畅,随时检查引流管内有无血凝块阻塞。
10、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将24小时的引流量记录于特护单上,一般术后12小时内不超过250ml,若量超过250 ml或短时间内引流过快、过多,呈鲜红色,应孝虑有无颈内静脉或小血管出血,若无引流物流出或流出甚少而面颈部肿胀明显,可能为引流管阻塞、折叠、或放置于伤口部分的引流管位置不佳影响引流所致,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1、观察引流物颜色,正常情况下,引流物颜色由暗红-深红-淡红色逐渐变淡。
若引流液为乳白色,应考虑乳糜漏。
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拔除负压引流管。
严重者还须再次手术,缝合胸导管。
12、适时拔除引流管,依据伤口情况,一般在术后第3天,其24小时引流量少于30 ml时,即可拔除负压引流管,并行伤口加压包扎,同时注意观察伤口肿胀情况。
13、术后第一天就可插入胃管,当患者恢复肠嚅动后,就可以开始鼻饲。
术后第一天一般先给予温生理盐水500 ml,然后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可过渡到蛋白质类营养剂。
14、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
(一)功能锻炼1、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多主诉同侧手臂和肩部疼痛并有功能障碍,功能锻炼可以减少不适,增强上臂和肩的功能。
2、术后第2、3天可为患者被动运动。
3、去除引流管和敷料后,可进行主动运动和肌肉逐步锻炼。
(二)游离组织移植术后的护理1、颜色:皮瓣颜色与供皮区颜色相一致,如皮瓣颜色变暗,发绀,则说明静脉淤血;如为灰白色,则提示动脉缺血,应及时探查。
2、皮纹:皮瓣表面应有正常的皮纹皱褶,如果发生血管危象,皮纹消失。
3、质地:皮瓣移植后仅有轻度的肿胀,往往比周围组织程度轻,但如果发生皮瓣区域的明显肿胀,质地变硬时,则可判断血管危象的发生,应予以抢救。
4、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在皮瓣血管危象发生早期或程度较轻时,可表现为轻度充血或淤血现象。
以手指按压放开后可见变白的区域再度流红,流红的过程越快,说明微循环状况越好。
如果该过程较长,超过5秒,多提示循环功能差。
(三)心理护理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提供心理调节方案,并取得家属支持,唤起患者的社会认同感。
对于情绪持续低落者,应需心理医生帮助,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出院指导]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规律,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情绪稳定,戒除烟酒并促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进食,加强营养但要避免刺激性食物,给予高热量、高营养,告知2年内每3个月复查,2年后可每半年复查,如出现口内异味、疼痛、溃疡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其继续治疗的患者指导其一个月后应及时进行化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护理[病因与临床表现]病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学说很多。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一组疾病,类型很多,对每一位病人的发病因素更要做具体分析。
1、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展一般有3个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
这3个阶段一般显示了疾病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可循序渐进,也可长期停留于某一期或好转。
2、主要症状下颌运动异常、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疼痛、关节运动时弹响和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