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篇一: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土地的水平范围包括()a. 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b. 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海洋c. 陆地和内陆水域d. 地球表层所有陆地部分2.合理利用土地的首要问题是()a. 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b. 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c.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d. 加强土地管理,包括地权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3.某乡土地总面积1000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0公顷,林地200公顷,有林地100公顷。

该乡土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是()a. 90%和20%b. 90%和30%c. 70%和10%d. 90%和10%4.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a. 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b. 土地利用中需要与可能的矛盾c. 各用地部门之间的矛盾d.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5.土地人口承载量是指()a.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最多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b.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至少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c.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和生活水平上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d.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6.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用地区之间()a. 可以重合,还可以有复区b. 不可以重合,也不可以有复区c. 可以重合,不可以有复区d. 不可以重合,可以有复区7.从土地管理角度,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是()a. 土地利用的全部问题b.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问题c. 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问题d.土地利用方式的问题8.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确定必须根据()a. 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 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c. 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d. 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有关部门审批实施,就具有()a. 控制土地利用效应b. 行政效应c. 监督土地利用效应d. 法律效应10.不宜作为水库库址的是()a. “肚大口小底平”地形的地区b. 集水面积大的地区c. 喀斯特地貌地区d. 占用部分农田地区11.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反映()a. 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b. 耕地利用程度c. 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d. 耕地利用的生态效益12.不是土地利用分区基本依据的是()a.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 土地评价c. 自然社会经济资料d. 单位和个人用地需求1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分()a. 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b. 行政、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c. 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d. 行政、技术和法律手段14.不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土地利用评述内容的是()a. 土地利用成绩b. 土地利用问题c.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d. 土地利用分区15.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范畴的是()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 土地估价c.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d.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基本农田不单指“高产稳产”农田,还包括必须保留的中低产田。

()2.土地利用预测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起点。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具体确定各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的范围和每个地块的用途。

()4.在土地利用分区中,某一用地区内不允许其他用地类型存在。

()5.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一般可用定额指标法。

()6.交通用地规划、城市规划等部门规划不属于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7.土地开发专指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

()8.一般水库工程占地面积概算是对库区的淹没面积进行估算。

()9.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必须先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用地指标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任何情况不得改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农业生产用地结构是指各种农业用地的面积和。

2.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自身的适宜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要求,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的矛盾,寻求最佳土地利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规划。

其基础和起点是分析。

4.总人口预测一般用法、法或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生物繁殖模型。

5.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分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规划三种类型。

6.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是从组织土地利用的、和的三大方面进行评价的。

7.垦殖指数等于除以土地总面积,复种指数等于农作物播种面积除以。

8.土地利用计划按时间分可分为中期用地计划和计划,按调节控制程度分可分为计划和计划。

9.土地利用预测应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状况。

10.居民点布局有卫星式、式、集团式和自由式等形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哪些内容?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 简述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5. 为什么说农业用地预测是土地预测的核心内容?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五、论述题(本大题满分为15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什么要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并要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保生态环境”的用地方针?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2.d3.d4.b5.c6.a7.c8.c9.d 10.c 11.a 12.d 13.b 14.d15.b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9. ╳ 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 比例2. 交通结构3. 用地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现状4. 人口自然增长回归方程预测5. 特定目的土地开发土地保护6.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7.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8. 年度用地指令性指导性9. 土地资源10. 条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答案要点:1.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1)控制土地利用。

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2分)(2)协调土地利用。

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2分)(3)组织土地利用。

包括宏观组织和微观组织。

(2分)(4)为土地利用监督服务。

(2分)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内容有:(1)土地利用基本情况描述:自然、经济、社会情况。

(1.5分)(2)土地利用分析:1)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1分)2)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1分)3)土地利用率分析;(1分)4)土地产出率分析;(1分)5)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

(1分)(3)土地利用评述: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做出结论。

(1.5分)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性表现在:(1)从规划对象看,是区域内所有土地资源;(2分)(2)从规划任务看,要协调解决所有用地部门的用地需求;(2分)(3)从规划内容看,不单是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同时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综合利用土地;(2分)(4)从规划效果看,要同时取得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优。

(2分)4.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有:【篇二: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试题答案。

】xt>一、概念题部分答案1.规划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是发现事物多种联系的最优手段,是生产力布局的最优方法,能减少全局中局部决策的个体局部性,提高政策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和决策的整体性和科学性5.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8.土地整治: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就是土地整治。

9.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经济措施。

10.土地保护: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11.土地利用分区:根据土地利用上的土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定地域分为若干个区,这些区就是土地利用分区,按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的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分区。

13.农地整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14.土地利用:土地质量与人的干预活动所决定的土地功能。

16.城市规模:指一定区域内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

17.土地资源: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18.土地复垦: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称作土地复垦。

20.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现状各类型面积的比例关系、在总面积中的比重及在空间组合格局。

21.土地用途管制:为了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规则,并据此对各类土地利用和对各利用区域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引导,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行为及方式。

22.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内或国家中,由不同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23.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4.城市规划区:按《城市规划法》,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承载潜力草地载畜量二、填空题部分答案1、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土壤。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法律意义上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指整个地球表面;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是指整个地球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的底层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上面的空气空间;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山区资源、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包括水面在内的地球表面积;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某个国家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场所,又指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国土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土地资产是指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