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山大佛简介500字

乐山大佛简介500字

乐山大佛简介500字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是利用了自然山形,借助山河的灵气,使人工雕琢与自然融合。

大佛呈“U”形布局,坐南朝北,背靠凌云山,面向乐山市市中区,乐山市市中区和大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形。

大佛是由海通禅师创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而后经历代君王相继修葺完善,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海通禅师为治愈水患,减杀水势而发起营建这座大佛的。

他先募捐到一笔款项,但还不够营造经费,于是他便利用了江南寺院伽蓝与山门之间同治一线的特点,在临江绝壁上开凿成这座“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弥勒佛像。

大佛在漫长的时间里也经历过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明末张献忠攻打四川时。

大佛残破不堪,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以重修。

1996年12月6日,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