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3篇
高中物理是一门让很多学生感到难以掌握的学科,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兴趣,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整理了自己的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对于年轻的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如何教授这门学科并让学生掌握它是一大难题。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得出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重视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因此老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充分了解每一节课在整个章节中的作用,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
只有老师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统筹兼顾。
我认为掌握教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阅读整套物理课本,注意观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做近年来的高考真题,注意高频考点在教材中的分布。
3.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注意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二、多角度了解学生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21世纪中学
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了解学生的基础、需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是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
我认为了解学生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
2.注意观察学生对提出问题的反应,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
3.认真批阅学生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存在
的问题。
三、充分驾驭课堂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的改革,也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对老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
因此,教师能否驾驭课堂成为教改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认为驾驭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认真地备课,预先设想授课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2.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在课堂上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3.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四、及时总结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总感觉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例如板书、引入的方式、例题的选择、课后的小结等等。
我会在备课本上注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写下反思。
这样做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真谛。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物理的研究兴趣普遍不高,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首先,我会在课堂上运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解释物理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我会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有趣的物理书籍,以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们对于某些物理概念难以理解。
因此,我会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帮助他们理解,例如在讲解电场的概念时,我会用风的概念来进行比喻,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最后,我认为一个好的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会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研究物理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电磁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除了在学术上的应用,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那些不能升学的学生来说,学好电磁学也会对他们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电磁学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教授这门学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教授电磁学时的体会和经验。
首先,我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带来了很多改变,但是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仍然无法被多媒体所代替。
课件是由人制作的,很有规律,易于控制和验证规律,但实验则更具有真实性。
虽然实验带有很大的误差,但这也让学生更能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因此,我每次在上电磁学时,都尽量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磁学的概念。
举个例子,在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时,我准备了多种电源:学生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和小灯泡(2.5v,0.3w)。
我先
让学生们亲自进行实验,让他们直观地认识到电源有电动势。
然后,我讲解了电源内阻的概念,并用学生电源稳压6v和干
电池6v对同一小灯泡供电,结果却不同,用学生电源的不发
光,电池的发光。
我又用它们对6v的收录机进行供电,都可用。
这时,同学们的想法开始有所不同了,他们发现初中的知识已经不能解释这种现象了。
我又通过实验测得学生电源的内阻为100欧,电池的内阻为0.08欧,让同学们确信电源也有
内阻。
另一个例子,在上电的电容一节时,我也采用了实验教学。
我让学生们进行电的充电、放电和储能实验,使用电解电容(1000μf)即可完成。
这样,同学们看到了电确实有这些特点。
当我讲解电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使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但同学们很难看到现象。
正当同学们开始有些怀疑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进行了物理学历史的教育。
我告诉他们,这个实验在今天做起来很困难,但在200年前,物理学家们研究这个问题时,不知经过多少次失败,才有了结果。
因此,我们今天不仅要研究人类智慧的结晶,更要研究前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其次,我认为激发同学们探索物理的兴趣是提高学生研究物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成功的实验是激发同学们研究物理的最好方法。
例如,在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证明电源内
阻的实验,实验一做,同学们的兴趣大增。
另外,在上静电屏蔽一节时,我带了一个小收音机和屏蔽罩,先让同学们猜测这个现象,然后再进行实验。
当我把收音机放进屏蔽罩时,后面的同学站了起来,声音没有了。
同学们看到这个现象后,情绪高涨,对物理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2、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和器材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有
效提高同学们的兴趣。
将研究的知识变成实际应用,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例如,在研究电阻定律后,我组织同学们自制滑动变阻器;在研究日光灯原理后,我准备了学生实验;在研究交流电一章后,一部分学生自制了电风扇。
这些科技活动调动了同学们研究物理的兴趣。
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同学们研究物理的兴趣。
我在上磁场一章时,收集整理了XXX、XXX等人的资料,并在多媒体上进行放映,让同学们通过了解这些人物来了解物理史。
在补充用电安全常识时,我通过多媒体放映了一些触电事故的图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灵活处理教材的难度,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应用。
我将每节课的知识点精简,并将其总
结为易记的几个字。
例如,在研究库仑定律及电荷守恒一节时,我将其归结为“三个一”,即一个重点、一个补充和一个知道。
在研究电场强度一节时,我将其归结为三个无关和一个牢记的内容,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也降低了入门难度,让同学们更轻松地研究。
例如,在研究电势差与电势能一节时,我只要求同学们记住“两个”关系,让研究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1、有时候改变问题的提法可以让问题变得更简单。
比如
在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时,我将公式e=bvl改为“揭迷e=bvl”。
我主要讲了两点:首先通过实验、分析以及历史的结合,证明了这个公式并非XXX实验总结的结果,而是数学推导出来的。
其次,我解释了这个公式的意义和应用。
2、举办专题讲座可以拓展同学们的视野。
对于一些学生
来说,上课的内容可能不够挑战性。
因此,我举办了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了一些课堂上没有涉及到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电势差和电势能时,我分析了同学们手上参考资料中的结论。
在讲解楞次定律时,我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其正确性。
在讲解
交流电的产生时,我详细解释了正弦交流电的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些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能够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