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会计控制无疑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环节。

要抓好内部控制,首先应当从会计控制入手,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标签:会计控制;管理控制;措施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者为了确保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既定的目标,对所属企业和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对所拥有的资金和财产进行维护和有效利用实施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是一种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

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领导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流于形式
有些企业领导缺乏现代的企业管理经验,没有指定成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者虽然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企业领导者并不强调相关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严格遵守执行,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这不仅反映出企业领导者素质不高,也说明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充分重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深刻理解,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堆堆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职责分工不明确,企业自身防范风险意识差
企业的部门也多,内部的机构设置较为复杂,职位职责不明,重叠交叉现象突出。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国有企业中90%左右的财务人员层次不清,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

尤其是内部会计风险控制意识,企业领导甚至完全不关心内部会计控制带来的影响,再面对市场风险时,也不能及时做出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和应对风险控制措施。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不相容机构及岗位交叉或兼任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较为常见,这些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造成了会计核算不实,会计信息虚假现象。

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
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額潜亏隐藏在库存中。

这一状况使得企业很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实现象,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四)资金的使用随意性很强
企业高层人员接受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约束在思想和管理上均存在真空,在企业中,按规定对重大经济事项、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大决策本应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有关意见,进行市场预测,选择最佳方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只凭一把手的主观臆断,致使整个投资过程排除了其他人员的参与监督,导致投资亏损直至倒闭。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制定各种管理办法,明确控制目标,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审计。

在职能划分上,明确岗位的权限、责任、工作职责和授权批准范围,对主管会计,记账会计,财务保管等进行分离,让各部门个岗位进行相互制约和牵制,并定时进行企业财产清查,对企业实物进行控制,做到账实相符,以防挪用和贪污。

(二)提高管理者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的同时,要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增强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不能故步自封,大量接收具有专业水准的会计人才,减少会计业务的偏差。

同时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实现会计控制的管理,定时进行财务报表的公示,建立透明,高品质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三)建立有效会计系统,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
企业要坚持以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制定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凭证制度、会计账簿制度以及财务报表制度,使财务工作人员充分依据制度法规办事,明确职责的权限,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工作时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置审计机构,加强企业对会计控制的监督。

或者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安全隐患并做出修正改进。

光有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是往往不够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和工作,及时杜绝企业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摆设和幌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