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人类行为相关理论

第二章人类行为相关理论

第二章
人类行为相关理论
1
一、精神分析理论
率先提出性欲发展和人格发展理论 组成: (一)古典弗洛伊德主义
(二)新弗洛伊德主义 1.荣格的理论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2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 弗洛伊德(Sigmung Freud 1856—1939), 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与马克思、爱因斯坦合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 三个犹太人
11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与弗洛伊德学说不同是:为”心理社会发展论” 1,既考虑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 用认为: (1)成熟的生物遗传程序决定了个体可能获得各种 经验的时间和顺序 (2)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决定了各个阶段的发展任 务 (3)自我同一性是对心理发展的遗传潜能和社会文 化规范的整合。 2,将人生发展扩展到八个阶段. 并非弗洛伊德肯 定的六岁前完成.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学习理论流派——以机械论为基础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经济学家约翰,史密斯及其三
个儿子)
3,对儿童发展的研究;对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是 情绪发展.其关于情绪的发展课题是(10个月 的小阿尔伯特 恐惧情绪的形成) A,研究儿童在三种非学习性的情绪反应基础上 形成的条件反射 B,重视儿童嫉妒和羞耻情绪的行为研究.
3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核心思想:弗氏认为存在于潜意识的性本
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与社 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主要观点:
1.无意识 2.人格结构 3.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4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无意识
人的心理活动的二分法(早期理论) 无意识 前意识 意识
8
关于超我 1,超我属于意识结构部分,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构成, 2,良心 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的,批判性部分. 3,自我理想是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是抽象的东西. 4,超我与自我均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本我的 盲目的激情保证机体免受伤害.超我有其是非标准,不 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 能获得满足. 5,超我在人身上逐步地按文化教育,宗教要求和道德 标准而采取行动.
7
关于自我: 1,自我属于意识结构部分,本我不能直接地接 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 作用,自我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发展出来. 2,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自我因为能 联系现实,知觉和操作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 调节本我. 3,自我尊循现实原则,又是本我与外界的中介, 自我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 动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弗洛伊德称之”二级 过程思维.
A,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 体与客体的平衡; B,认为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与质的变化. C,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源于后天的经验, 而是源于动作,动作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中介;主体通过 动作对客观作出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D,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的 过程
25

新皮亚杰派 信息加工论的新皮亚杰派 日内瓦新皮亚杰派 主要针对皮严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问题,在其 创造的理论框架及基本概念框架中从不同的 方面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修正和改进
26

二、 行为主义的心理上发展观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

1912年华生任约翰,霍尔金斯大学教授时,开始 提出一个关于人类研究的观点, 最重要的书《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于1919年 出版,他断言:心理学不是研究心理的科学而是 研究行为的科学,他批评心理学家探讨意识状态, 也批评对人类进行精神分析解释的复杂和模糊。 为了了解人,华生坚持心理学必须坚持研究可观 察的条件;心理学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华生认为 1,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也被归结为行 为。 2,各种心理活动包括高级的心理活动如思维也是行 为的组成因素,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剌激-反应来 论述。 27
20
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一书中又指出,思维结构 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要素. 整体性说明结构有内部的融贯性,各成份在结 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联系,整体与其成分都由 内在规律所决定. 转换性:结构并非静止,而由一种内在的规律控 制结构的运动与发展. 自调性说明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不需借助外界之力,是自调和封闭的.
5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格结构
心理结构的三分法(后来引进) 本我(属无意识) 自我(与超我均为意识层面) 超我
6
关于本我: 1,本我属于无意识结构部分,是原始的,本能的 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 2,本我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被压抑的习 惯倾向. 3,心理动力的力必多便被围困本我中.并且由 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 4,在心理上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是 重要. 5,因本我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如果 受挫可能产生幻觉或闯入梦境.弗洛伊德称之” 初级过程思维”

18
图式: 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包括外部的 动作及内化了的思维活动. 图式最早来于遗传,是一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 此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丰富起来. 图式从低级到高级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 式进行的. 同化: 同化是指客体将环境剌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 有的图式中.加强和丰富原来的认知结构.是一 种量的变化
10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六期: 口唇期(0-1)是发展对看护者对他人和世界的信任的时期 肛门期(1-3)如果照看者不知在排便前训练肛门括约肌训 练或者以惩罚或强制为训练手段婴儿的自我发展会因此 受阻变得倔强固执或是过度焦虑. 前生殖器期(3-6)应在此时给儿童的未来一个在爱和性方 面均为积极的异性模式,否则或以混乱的性别自居或不 能建立正常的异性关系. 潜伏期(6-11)将性能力集中到创造性游戏和学习中,同一 性别的小组活动令其更趋于摆脱父母的控制. 青春期(也称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始于青春期,持续一 辈子.
30
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奠基者华生的继承人 虽然斯金纳强烈倡导一种客观和行为方法方面 与华生类似.但他认为华生较极端的陈述助长 了人们对行为主义的某些错误印象.
24
3,具体运算阶段(6,7_11,12岁) 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 运算,但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的认知 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4,形式运算阶段(11,12_14,15岁) 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能提出假设,凭 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认知活动达 到抽象逻辑水平. 皮亚杰也根据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_12岁 的儿童进行研究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 三阶段:分别是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 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1)弗氏认为性快感包括几乎给任何给人带 来快乐的活动如饮食,游戏及创造性活动. (2)性心理发展从幼儿期到成年早期一系列 的同样的阶段组成,而力必多在不同阶段必 依付于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人.如早期集 中于人的身体器官上,以后发泄到人的身上 (父母异性一方,同性中同龄人或异性中某一 人). (3)某一阶段的心理冲突必须在下一阶段来 临前解决否则将导致心理问题.
12
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个阶段 (以人格特征为 标准每个阶段都包含一个在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 的特殊矛盾) 信任—怀疑(0 ~ 2岁,婴儿期) 自主—羞耻( 2~ 3,4岁,儿童早期或学步期) 主动—内疚(5 ~ 8岁,学前期或游戏期) 勤奋—自卑(9 ~ 12岁,学龄期) 同一感—同一性混乱(13~ 19岁,青年期) 亲密—孤独(18 ~ 25岁,成年早期) 生殖—停滞(25 ~ 50岁,成年中期) 完善—失望(50岁~,成年晚期) 13
28
华生的剌激-反应心理学认为: 发生反应指不出其剌激时也假定剌激物的 存在.只是实验者要设法找出这些剌激. (斯金纳将这种行为反应称之为应答反应.而将 发生时看不到剌激的行为反应称为操作性行 为)
29
华生理论在发展心理学的作用: 华生完全否认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有 失公充,但是他重视早期的训练,认为早期训练 与教育的重要性是很有价值.影响至今. 由于华生突出早期训练的价值他自然注重 后天学习的意义,对于训练孩子的良好 行为和 纠正不良行为确有其意义, 但这种教育典型的教育万能论,夸大了环境 和教育在儿童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了儿 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
14
4,保证人格结构的正常活动的能量系统是利 必多,不同于弗氏的是它不代表性驱力,而是一 种包括性欲在内的普遍生命力,
5,在荣格的后期,提出了心理能的概念它表现 了两个定律,等量定律和熵定律. 6, 认为每个人身上有一种占优势的人格,可能 还会有第二种或者第三种人格存在并在同一 个人的意识中发挥作用.

(三)荣格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 1,人的总体是心灵. 2,心灵深处包含一切有意识的和潜意识的思想感情 与行为. 3,心灵这人格结构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三个层而构成. 依次为意识(心灵唯一被个体劳动直接感知的) 个人潜意识,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及被压抑 的经验,属于个体的梦与幻想.(相当前意识) 集体潜意识;潜意识部分,受生物进化和文化历 史发展影响
15

荣格的心理上发展观 1,提出了前半生和后半生的观点. 2,重视中年危机 3,论述老年人的心理上尤其是临终的心理上 等埃里克森便于工作是依荣格的研究基础上 将老的精神分析的年龄阶段划分到青春期,扩 充到老年.
16
二、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关于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哲学中属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