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剪羊毛教学设计

剪羊毛教学设计

《剪羊毛》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剪羊毛》是广东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首歌曲。

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也是一首少儿歌曲。

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

我根据音乐《标准》里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歌曲《剪羊毛》,并指导学生用轻
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

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
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
乐。

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
用,能唱的准确。

2、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学情分析】
五年级这几个班的音乐基础比较差,最基本的音乐知识没有专门的学过。

近两年,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才有了综合科目的专职老师。

学生的其他学习才有了一点变化。

但是,要真正的掌握,还需要时间。

五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比较,思想更为成熟一些,上课时比较的腼腆,不愿意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活动。

她们的表现欲望没有低年级学生强,反而更多的喜欢安安静静的听。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还是采用了学生平时喜欢的教学方式,集体参与各个教学环节,达到我的教学目的。

【教学策略】
教法:根据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法进行教学:情景教学法、指导学生看中听,听中辨,顺利解决教学中难点;练中听,听中做,突出学科特点显成效;听中思,思中疑,激情起疑使中之乐学;还运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

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逐步展开,环环相扣,直至完成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学法:一节课学生是主体,所以我准备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通过聆听感受音乐、通过聆听感受节奏的不同、自主学习法、创造与感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钢琴
【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剪羊毛》。

(提前两分钟播放)
师:同学们,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要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大家到澳大利亚去参观一下美丽的自然风光,辽阔美丽的大牧场,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好听的音乐。

在去之前,老师想问问你知道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吗?你对它又有多少的了解呢?(学生如果回答不了,是继续往下讲)
师:没有关系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美丽的澳大利亚。

(播放课件观看澳大利亚风景与本课剪羊毛相关的图片,幻灯片中插入背景音乐伴奏《剪羊毛》)。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五大洲所属的大洋洲中最大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悉尼,(呈现悉尼歌剧院图片)。

最著名的城市建筑就是这座悉尼歌剧院了。

(继续播放)澳大利亚地大物博,自然风光无限。

澳大利亚非常美丽,有辽阔的草原,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

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播放工人剪羊毛的图片)师:你们知道这么工人在干什么吗?师:是啊,因为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所以剪羊毛就成了那里的人们最主要的工作。

剪羊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痛的,为了减轻疲劳,人们就一边哼唱歌曲,一边剪羊毛。

(设计意图:从情境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唱好歌曲做铺垫。

了解澳大利亚畜牧业的知识,五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害羞,所以老师需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二、学习新歌阶段——开始部分
1、通过看图片,说说自己对澳大利亚的初步印象。

师:看到了澳大利亚道的美丽风光,你想说些什么?
2、通过用两句相同的话使用不同节奏的表达,使学生初步感受附
点音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师:是啊!看到如此美丽的风光,老师也想用两句话来夸夸它。

①X X X X X X ∣
澳大利亚真美!
②X X X X X·X ︱
澳大利亚真美!
(学生模仿说)
③感受附点音符所表现出的力度。

师:同样的一句话,老师用了两种不同的读法,请问同学们这两种读法哪一种更能表现出赞美澳大利亚景色的感觉?(指名再读一读,师鼓励语言:是啊,你的话感染着大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的重要性)
3、节奏游戏
(播放幻灯片18)
①x x·x x x x x | x x·x x - ||
②x x·x x x·x | x x·x x - ||
③x·x x x x x x x | x x·x x - ||
④x x x x x | x 0 x 0 x 0 0 ||三、聆听歌曲,初步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澳大利亚的小朋友们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辛勤地劳
动着,为了解除他们的疲劳,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唱起了歌,听,他们
是用怎样的歌声来演唱的?歌曲中唱到的又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播放课件,聆听歌曲。


四、揭示课题:歌曲《剪羊毛》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澳大利亚名歌《剪羊毛》。

(板书课
题)
五、学习新歌阶段——展开部分
1、学习第一部分。

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播放课件
中的音乐,师用打击乐器打节奏)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思考一下歌曲表现的是一幅怎样的
画面?(马上就是五一劳动节了,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热爱劳
动的人!)
2、通过聆听,你学会了歌曲中的哪一个乐句?鼓励学生试一试
师:能唱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3、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乐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休止符,强调休止符在
这使用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观察每一乐句的结尾,有什么特点?(生忘记,是告诉学生每一乐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休止符。

休止符的使用让这首歌曲别具特点,表现出人们剪羊毛时动作干脆利落,使整首歌曲听起来特别有节奏感)师用两种方法弹奏歌曲第一乐句,让学生感觉不同的地方。

4、逐句学唱
①师范唱
②观察歌曲《剪羊毛》旋律结构,相同的乐句有哪些?
③重点解决第四乐句,
④注意第五、第六乐句中的休止符
⑤师先用琴把歌曲的速度放慢一倍,指导学生学唱。

然后再回到原速。

⑥完整演唱第一段(原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其中的一句或两句,师教唱歌曲中的难句单独练习,再过渡到整首歌曲的学习,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歌曲)
5、学习第二部分
①播放歌曲第二段,学生自学。

②师用琴伴奏,学生试唱第二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学习,并且自己想办法运用第一段的旋律来试唱第二段。

让学生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习。


六、歌曲处理,挖掘情感
1、调动学生情绪,为后面的演唱做准备。

师:谁能模仿剪羊毛的动作,如果你亲自加入剪羊毛的劳动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2、学生讨论问题。

3、全班学生看老师指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就让我们用热情、饱满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通过歌声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歌曲教学注意创设情境,我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吧学生带入欢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在学唱时采用了跟琴学唱和自学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歌曲的重难点,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事我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所以我自身也保持饱满的情绪,带动学生更好地学习)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出示节奏图)
①X X X X ∣X X X X ‖
②X 0 X 0 ∣X 0 X 0 ‖
(这是平时用的较多的四种节奏,请学生敲击节奏,其他学生演唱歌曲)
七、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播放课件,欣赏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唱
《剪羊毛》盛况。

师:这是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唱剪羊毛的盛
况。

她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运用了更多的休止。

演唱时速度也比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剪羊毛》要慢。

2、小结:这首歌曲表现出来全世界劳动人民对劳动、对生活的一
种热情。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劳动可以创造幸福的生活!
老师也希望我们五年级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让我们同唱歌曲最后一乐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只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劳动,幸福生活一定来到,啦啦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