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简介学院亮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企业创新研究所”、“灾难与危机管理研究所”为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列入黑龙江省高端智库项目◆“企业创新研究所”、“绿色技术管理与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兴海学术团队◆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现已建成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简介经济管理学院源自始建于1985年的管理工程系,是我校首批成立的学院之一。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
学院现有“金融学”、“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及“金融学(中澳)”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被为黑龙江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和工程硕士(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5个专业硕士学位招生领域;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坚持走开放式办学之路,除2016年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2”金融学专业外,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日本帝国理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20余所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或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并将于2017年与美国内华达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学生入学后,将有机会赴美、英、澳、日、韩、新西兰、港澳、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名校学习和交流。
学院是全国跨境电商考培点,学生在读期间有机会参加培训并获得跨境电商操作专员岗位证书。
学院除了国家及学校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之外,还有基于学院校友捐资设立的励志基金,用于奖励学习优秀的同学、资助贫困学生。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6人,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经历教师占29.8%。
在校生近1200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400余人。
学科特色:学院教师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9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软科学项目9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防软科学项目、国防技术基础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科基金、省攻关软科学等省部级课题94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2595万元;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1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出版著作50部;发表论文683篇(其中SCI\SSCI\国家自然基金委AB类\CSSCI等高水平论文504篇)。
建有“企业创新研究所”、“船舶工业经济管理研究所”、“技术管理研究所”、“灾难与危机管理研究所”、“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等5个学术研究机构,其中“企业创新研究所”、“灾难与危机管理研究所”为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企业创新研究所”下设“黑龙江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列入黑龙江省高端智库,“企业创新研究所”、“绿色技术管理与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兴海学术团队。
专业设置:●金融学专业实力: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教师博士化率100%。
主要任课教师均拥有一年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国际化程度高。
教师群体的科学研究实力强,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该专业教学与科研结合紧密,历年来均属热门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金融学前沿理论知识和金融业务技能,掌握金融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信托等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培养特色: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银行从事信贷服务及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投资理财服务及管理工作;能够在投资银行及证券业从事证券交易及投资服务和管理,为企业提供证券融资、上市等服务;能够在保险公司从事人寿与财产保险、保险服务、保险营销及市场规划、保险管理等工作;能够在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及其他管理工作。
该专业学生每年有机会到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朴茨茅斯大学和澳大利亚的麦考瑞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新英格兰大学交流,并获得学校留学基金资助。
毕业去向:该专业学生适合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工作。
该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择业机会多,连续多年一次就业率100%。
●金融学(中澳)学生首先在我校进行前两学年学习,取得赴合作院校学习资格并获得签证后,大三年级起赴合作院校进行后续一至两学年学习。
专业实力:本专业师资水平高,教学与科研结合紧密,历年来均属热门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体系上与国际金融领域接轨,获得金融领域基本训练的国际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旨在通过中外两种教育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金融业务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
毕业去向:该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多选择在国外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国内外知名银行、会计事务所、证券公司、知名企业等,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城市。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实力:师资力量雄厚,工商管理系目前拥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教师博士化率97%,主要任课教师均拥有一年以上的国外学习经历,国际化程度高,教师群体的研究实力强、研究经费充足,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即可以通过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渠道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技能实训。
该专业连续多年被武书连教授的《大学专业排行榜》评为全国前6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经济管理前沿理论,熟悉国内外工商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掌握经济、管理及工程等多方面的复合知识体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技能、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全新的本科培养方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育与提升,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以及模拟实验与实践训练课程平台,分别针对完成学生的“知识凝练”、“能力培育”以及“实践应用”等三个培养环节;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将具备企业的战略分析与运营管理能力、报表分析与财务管理能力、市场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组织协调与人力资源管理能力、ERP信息系统管理与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能力,通过能力的培育挖掘学生潜力并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学术研究能力。
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社会需求旺盛,择业机会多,连续多年一次就业率100%,适合到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各级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科研单位从事管理、经营、策划、咨询、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力: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十余人,主要从事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教育管理与科技创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批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及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够在政府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坚定信念与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环节、专业选修课构成。
专业核心方向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环境管理学、城市管理学等。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预期职业发展方向,自行选择专业选修课。
由辅导员、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择业或考研咨询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和一些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学校以及国企和民营企业。
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保送或考入国内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电子商务专业实力: 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教师博士化率100%,4人具有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技术力量强。
11名教师拥有一年及以上的国外学习、访学经历,国际化程度高,教师群体的研究实力强、研究经费充足,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即可以通过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渠道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技能实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色:全新的本科培养方案强调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育与提升,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以及模拟实验与实践训练课程平台,着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实践过硬的优秀本科生;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具备网络营销、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策划、电子物流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和动手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解决电子商务相关问题,具备独立开发电子商务相关程序的能力。
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目前市场需求较大,主要到国内外知名网络公司、外贸企业、电信部门、银行机构、海关、政府机构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系统开发和管理工作,就业去向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薪水丰厚。
连续多年实现一次就业率95%以上。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深圳腾讯(QQ)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联想中望系统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财大科技园有限公司、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