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汇总
• 用作图法做出滑块的两个极限位置,并求出该机构的急回 特性系数。
B
A
C
用作图法做出图示机构的急位夹角θ ,并求出该机构的急 回系数。
C B A D
• 所示为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轮廓曲线为 以C点为圆心,以R=50 mm为半径的一个圆,凸轮的回转中心 在其半径R的中点O上,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转动。要求: • (1)画出凸轮的基圆,求出基圆直径rb、推程角θ0和行程h。 • (2)画出从动件的位移曲线;(作图长度比例尺:按图示长度 量取;角度比例尺μ=6° /mm)
1.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大齿轮已损坏,小齿轮 的齿数z1=24, 齿顶圆直径da1=78 mm, 中心距a=135 mm, 试计算大齿轮 的主要几何尺寸(m、Z2、d2、da2、df2)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
2.有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模数m=4,中心距 a=210mm,传动比i=3.2,正常齿。试计算这对齿轮的d1、d2、da1、 da2、df1,df2.ha、hf、h、(单位:mm)
在图所示的周转轮系中, 已知各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 z1=15 , z2=25 , z2′=20 , z3=60 , n1=200 r/min ,
2
n3=50 r/min, 其转向如图所示。 求系杆H的转速nH的大小
和方向。
2′ H 1 3
已知轮系如图所示中,ZI=30, Z2=50,Z5=Z6=25,Z3=40, Z4=80,
在所示轮系中, 已知各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15, z2=25, z2′=15, z3=20, z3′=15, z4=30, z4′=2(右 旋), z5=60, n1=1440 r/min, 其转向如图所示。 求传 动比i13和i15。
3
3′
4
2
2′
4′
5
n1 1
在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 z1 =2(右旋) , z2 =60, z3 =15, z4 =30, z5 =15, z6 =30 求: (1) 该轮系的传动比 i16 =?(2)若 n1 =1200r/min,求轮 6 的转速大小和方向?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机构急回特性的判定
B
A C2
C
C1
第4章 凸轮机构
R O A
• 如图示。已知:R=30 mm,LOA=15 mm求: rb=? h=?
第5章 间歇运动机构 1、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特点
分析: 时间t 之比,用 表示。
运动系数: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槽轮的运动时间tm与拨盘的运动
【练习3】 在图所示的周转轮系中, 已知各个齿轮的齿数 分别为z1=15, z2=25, z2′=20, z3=60, n1=200 r/min, n3=50 r/min, 其转向如图所示。 求系杆H的转速nH的大小
和方向。
2
2′ H 1 3
图示的周转轮系为差动轮系
H n n1 nH z2 z3 25 60 H 1 i13 H 5 n3 n3 nH z1z2 15 20
LAD=30 cm。当分别固定构件1、2、3、4机架时,它们各属于哪一类机构?
C
B
A特性 (行程变化系数K概念) (2)压力角与传动角的概念
连杆机构从动件具有急回特性的条件是:
(1)主动件为曲柄作等速整周转动; (2)从动件作往复运动; (3)极位夹角 >0 或 K>1
3
3
H 2 4
3’
Ⅰ
1
H 1
5
2
2
’
4
第10章 连接
1、平键联接:平键的工作面——侧面
2、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功用。 固定式连轴器与可移式连轴器的类型、区别
轴系部分(11、12)
第11章 轴
轴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的方法、轴的加工工艺工艺、装配工艺。( 第12章轴承
滚动轴承的组成 、 滚动轴承的代号
根据图示所注出的尺寸,分析确定各构件的名称(说明理由)。
1 10 90
40 1 10
50 1 20
80 50 (a)
1 20 50 1 10 (b)
80
80 90 (c)
70 80 (d )
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如图示,分别以1、2、3构 件为机架时将演化成何种机构?
• 齿轮1和齿轮3的转动方向相反。 设齿轮1的转动方向为 正方向, 在代入公式时取
•
n1=200 r/min; 而齿轮3的转动方向与之相反, 所以 将n3=-50 r/min代入公式, 有 由此解得
200 nH 5 50 nH
nH 8.3r / min
系杆H 转速nH的方向与齿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
第9章 、齿轮系
1、外啮合、内啮合圆柱齿轮、圆锥齿轮传动方向的判断。 2、蜗杆传动、齿轮系齿轮转动方向的判断。 3、定轴齿轮系、行星齿轮系、混合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4、齿轮系的应用、惰轮的概念 例题,习题、 补充练习
相交轴
交错轴
【练习1】如图所示轮系,已知齿轮齿数 Z1=30、Z2=20、Z3=30、 Z4=20、Z5=80 、蜗杆头数Z6=1、蜗轮齿数Z7=60,齿轮1转速 n1=1200 r/min,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求齿轮1与蜗轮7的传动比, 蜗轮7的转速n7,并在图中标出其转动方向。
3、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i=3, z1=20, 模数m=4 mm,试求大齿论的分度圆直径d2、齿顶圆直径da2,齿根 圆直径df2、两齿轮的中心距a 。
4、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两齿轮齿数分别为40和80,并且测得小 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420mm,求两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模数、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5、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已知传动比 i 2.5 ,现测得大 齿轮的齿数 z2 60 、齿顶圆直径 da 2 123.8mm(1)求齿轮的模数(2)求小齿 轮的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3)求该对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
简答题
• 1、联轴器和离合器在功用方面有何区别? • 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带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些?设计准则是什么? 4、简述蜗杆传动的优缺点 5、带传动中弹性滑动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对带传动各 有什么影响? 6、分析带传动中心距a的大小对带传动的影响。 7、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较具有哪些优点?
tm z 2 1 1 t 2z 2 Z
由上式可知: 1.由于 必须大于零,所以z 应大于或等于3 2.单圆柱销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 总小于0.5,也就是说槽轮的运 动时间总小于其静止的时间
第6章带传动与链传动
(1)带传动 (1)类型:摩擦型(平带、V型带)、啮合型(同步齿型带) (2)特点: (3)V带的工作原理 (4) 弹性滑动、打滑现象、对带传动各有什么影响?
噪声,适用于低速传动。
第7、8章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1、齿轮传动的特点 2、蜗杆传动的特点 3、直齿、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4、直齿主要参数计算(齿数、模数、传动比、中心距、分度圆直径、齿 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表7-3 练习 5、齿轮传动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17(直齿), 6、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与设计准则 7、齿轮、蜗轮的材料
(5)影响带传动的主要因素(包角)
(6) 带传动张紧轮的布置。
Ld
1
d d1 d d2
2
a
(2)链传动
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较具有哪些优点? 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因此能保持平均传动比准确;
链传动不需要很大的初拉力,故对轴的压力小;它可以像带传动那
样实现中心距较大的传动,而比齿轮传动轻便得多,但不能保持恒 定的传动比;传动是有一定的动载和冲击,传动平稳差;工作时有
第3章 四杆机构
1、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内燃机、缝纫机等) 2、四杆机构的存在条件、判断方法。
1 10 90
40 1 10
50 1 20
80 50 (a)
1 20 50 1 10 (b)
80
80 90 (c)
70 80 (d )
图示为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各杆长度:LAB=10 cm,LBC=25 cm,LCD=20 cm,
且顺时针 转动。求杆系H的转数和回 转方向。
在下图所示的组合轮系中, 已知 Z1 =15,Z 2 =25,Z 3 =20,Z 4 =60,Z 5 =30 ,Z 6 =24,Z 7 =30 , 齿轮 1 的转速 n1 =500r/min,顺时针方向转动。试求齿轮 7 的转速 n7 及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