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习题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谛听(tí)夹克(jiā)须臾(yú)蹙眉(cù)
B.谂知(niàn) 迍迍(tún) 玉醅(pēi) 调护(tiáo)
C.弃掷(zhì) 靥儿(yàn) 泠泠(línɡ) 青鸾(luán)
D.揾做(wèn) 相偎(wēi) 顷刻(qǐnɡ) 金钏(chuàn)
解析A项谛听(dì);B项谂知(shěn),迍迍(zhūn);C项靥儿(yè)。
答案 D
2.选出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杯盘狼藉蝇头微利衰草萋迷涣然冰释
B.文化融合举案其眉司马青衫丰富多采
C.状元即第功名利禄颇具文彩顿开茅塞
D.衰柳长堤融汇贯通舐犊情深得陇忘蜀
解析B项其—齐,采—彩;C项即—及,彩—采;D项汇—会,忘—望。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2)世界上产生维生素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__这一技术。
(3)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____能力。
A.毕竟袭用鉴赏B.毕竟沿用鉴别
C.究竟袭用鉴别D.究竟沿用鉴赏
解析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相当于“终究、到底”。
究竟: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
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袭用:沿袭采用。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
鉴赏:鉴赏和评定(艺术品、文物等)。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B.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能让我动之以情。
C.在人们提不起精神去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时候,“快餐”就如火如荼地走进了千家万户。
D.如今开发西部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等量齐观了。
解析A项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B项动之以情:用真情感化某人。
D项等量齐观: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看待。
答案 C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预计今年的营业收入可超过去年的四倍以上。
B.在人生路上,只有抢先一步才能掌握最有利的位置。
C.他在危急关头想到的是班集体的荣誉,关于个人得失,他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D.作为一部新锐之作,这部小说应受到青年读者们更充分的重视。
解析A项语义重复,删掉“以上”;B项“掌握”与“位置”搭配不当;C项关联词语误用,“关于”换为“至于”。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阅读《牡丹亭·游园(节选)》,完成6~10题。
【绕地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①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②尽沉烟③,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④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响,整花钿。
没揣⑤菱花⑥,偷人半面,迤逗⑦的彩云⑧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熬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处烟丝醉软。
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
(行介)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
【说明】“游园”是《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
杜丽娘受到《诗经·关雎》的启发,在春香的鼓动下,违背父命,私自到后花园赏春。
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她的青春觉醒了。
【注】①乱煞:缭乱之意。
②炷:燃烧。
③沉烟:指沉香,一种香料。
④晴丝:在春天晴日常易看见的虫类吐的游丝。
⑤没揣:不料。
⑥菱花:指镜子。
⑦迤逗:挑逗,引惹。
揣、迤,都是当时的口语。
⑧彩云:指式样美好的发髻。
6.本剧化用了许多古诗文名句,请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原句。
(1)“朝飞暮卷”,借用王勃《滕王阁诗》“________,________。
”
(2)“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化用《木兰辞》“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7.对【皂罗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这支曲子写杜丽娘来到一破烂不堪的园子里,触景生情,感伤不已。
B.曲子唱出了一位青春少女置身于良辰美景时的惊喜的情怀。
C.杜丽娘看到这“姹紫嫣红开遍”的景象,很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不告知她。
D.从这支曲子里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妇女内心的痛苦和对自由的向往。
解析这是一个春景优美的园子。
答案 A
8.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游园”写杜丽娘走出冷漠深闺去游后花园,迈出了反封建礼教束缚的一步。
B.“三春好处无人见”中“三春”明指美好的春光,暗指美好的青春,“无人见”意思是无人赏识,被白白地辜负了。
C.“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看似实写春日景象,实际也是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暗写杜丽娘青春的觉醒。
D.“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表现杜丽娘对自己的打扮和容貌没有足够的信心。
解析本句意思是说,自己深锁香闺,常常不能随意出来。
答案 D
9.【步步娇】【皂罗袍】这两支曲子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可从艺术手法及语言等方面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绘景抒情,妙合无间。
如“袅晴丝”三句;(2)语言典雅华丽,含蓄委婉。
如“良辰美景”二句。
10.杜丽娘和春香游园即将回去时,春香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而杜丽娘却是一句“提他怎的”,并唱“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这表现出了杜丽娘此时________的情绪。
造成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孤独、怅惘受封建礼教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