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1、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有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是——。
C西藏与川边A东省与威海卫D青海与西藏B蒙古与西藏参考答案:A东省与威海卫;2、西周的卿事僚,其性质属于——。
D军务官A参谋官C神祇官B政务官参考答案:B政务官;3、1.正式形成了群体宰辅制度的朝代是——。
D唐初B西晋A魏晋C隋初参考答案:D唐初;4、3.“三公制度”正式建立起来是在——。
C西汉晚期B西汉前期D东汉初期A秦朝参考答案:C西汉晚期;5、2.按严格的政治身份占有土地数量的名田制实行于——。
B秦和汉初D北魏至唐C魏晋之际A战国参考答案:B秦和汉初;6、3.西周分封制下,大夫的统治区称为——。
C国A天下D家B采邑参考答案:D家;7、南京国民政府的国体是——。
B地主阶级的政权A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D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权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参考答案: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8、宋代监察本路各长官的监察官是——。
A采访处置使C走马承受公事D巡按御史B提点刑狱参考答案:C走马承受公事;9、2.战国时期建立了地方官员行政业绩考核制度,叫做——。
B督查制度D朝觐制度A御史监察制度C上计制度参考答案:C上计制度;10、2.春秋战国时期,有个职官名号“莫敖”,属于——。
A秦国B晋国C燕国D楚国参考答案:D楚国;11、2.郡县制下的“县”,其出现时期是——。
A春秋前期C春秋末期B春秋中期D战国初期参考答案:B春秋中期;12、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与县之间尝试建立的地方行政组织中最普遍的是——。
C首席县长制D行政长制B行政督察专员制A道员制参考答案:B行政督察专员制;13、4.在各代中,地方政权军事化特征突出的时期是——。
D元朝C隋唐B魏晋南北朝A东汉参考答案:B魏晋南北朝;14、2.枢密院职官改由士人担任始于——。
C.D北宋C五代B唐昭宗A唐宣宗参考答案:C五代;15、4.先秦时期由王或国君亲自挑选、任用、提拔人才的制度是——。
B简选制度A世官制度D推荐与自荐制度C乡举里选制度参考答案:B简选制度;16、3.明代内阁制度最后形成是在——。
A成祖时期D英宗时期C宣宗时期B仁宗时期参考答案:D英宗时期;17、2.清朝最初的议政和决策中心是——。
D.B内阁D南书房A议政王大臣会议C军机处参考答案:A议政王大臣会议;18、3.下列诸项中,与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组织变化特点不符的是——。
E.D国家组织进一步体现宗法制原则B开始推行君主委任制A国家组织的设立进一步趋向以君主为中心C神祇官在国家组织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参考答案:E.D国家组织进一步体现宗法制原则;19、5.废除科举制后,清政府成立的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的机构是——。
D通儒院A学部B教育部C国子监参考答案:A学部;20、1.古代地主封建制成熟于——。
B两汉时期C隋唐宋元时期A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C隋唐宋元时期;21、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任用具备了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特征。
A.√B.×参考答案:A.√;22、唐朝的门下省,在武则天时代曾被改称为鸾台。
A.√B.×参考答案:A.√;23、各抗日根据地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各边区政府。
A.√B.×24、1908年,清政府宣布推行地方自治。
A.√B.×参考答案:A.√;25、自秦统一以后中国就成了单一制国家。
A.√B.×参考答案:A.√;26、商朝已实行分封制。
A.√B.×参考答案:A.√;27、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A.√B.×参考答案:A.√;28、征召制度是地方长官自行征用属吏的制度。
A.√B.×参考答案:B.×;29、1909年各省正式成立了民意机关谘议局。
A.√B.×参考答案:A.√;30、商代国家组织的组织原则是亲贵合一。
A.√B.×参考答案:A.√;31、清代监察组织中,六科与都察院处于并立的独立地位。
A.√B.×参考答案:B.×;32、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中国基本上仍属于封建国体。
A.√B.×参考答案:A.√;33、唐代“工商之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A.√B.×参考答案:A.√;34、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根本特点是皇帝职位终身制。
A.√B.×35、在1913-1914年间各省成立省议会,省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A.√B.×参考答案:A.√;36、晚清时期最早设立的涉外机构是总税务司。
A.√B.×参考答案:B.×;37、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建立起了国家封建制度。
A.√B.×参考答案:A.√;38、抗日民主政权与工农民主政权的区别之一,是抗日民主政权实行议行合一。
A.√B.×参考答案:B.×;39、南京国民政府地方监察实行分区监察,抗战胜利后改监察委员行署为监察使署。
A.√B.×参考答案:B.×;40、北宋前期,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虽有正官,不是特别任命,就不管本司的事务。
A.√B.×参考答案:A.√;41、汉代租佃契约已经普遍。
A.√B.×参考答案:B.×;42、汉代丞相制度对君主起着制约作用。
A.√B.×参考答案:A.√;43、从1931年至1947年,国民政府坚持举行文官考试,一般每年或间年举行。
A.√B.×参考答案:A.√;44、1930年以后,国民政府将市分为特别市与普通市两种。
A.√B.×参考答案:B.×;45、政体是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根本体制。
A.√B.×46、《苏维埃暂行选举法》规定,资本家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B.×参考答案:A.√;47、到战国时期,才产生专门的监察机构。
A.√B.×参考答案:A.√;48、秦汉时期地主封建制尚未充分发展起来,国家封建制强大。
A.√B.×参考答案:A.√;49、《太平御览》属于古籍中的会典类著作。
A.√B.×参考答案:B.×;50、清代乡试取中的人,被称为秀才。
A.√B.×参考答案:B.×;51、明代都察院的职能是管理社会治安。
A.√B.×参考答案:B.×;52、清朝的军机处只负责处理军务。
A.√B.×参考答案:B.×;53、隋朝最终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国家组织。
A.√B.×参考答案:A.√;54、南北朝时期,中书省的大权逐渐转移于中书舍人之手。
A.√B.×参考答案:A.√;55、元代六部属于中书省。
A.√B.×参考答案:A.√;56、元代的行政体制从根本上说是一省制。
A.√B.×57、抗战以前,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副院长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
A.√B.×参考答案:A.√;58、西周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A.√B.×参考答案:A.√;59、战国频繁的战争促成了专制君主制的形成。
A.√B.×参考答案:A.√;60、“工农检察委员会”是工农民主政权的检察机关。
A.√B.×参考答案:B.×;61、2.隋唐时期国家政体的特征是什么?参考答案:隋唐时期是专制君主制政体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政体表现形式是君主宰辅制,主要特征:(1)皇帝之下,有一群宰辅。
宰相由一个人发展成为一群人,君主通过群相来专制臣民。
(2)宰辅由一人变为一个群体,既有用“分散相权”的办法来维护皇权的意义,也有发挥集体智慧,减少决策失误的意义。
(3)宰辅仍有一定的决策权。
62、1.为什么说隋唐宋元是封建制社会的成熟阶段?参考答案: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封建制社会进入了它的成熟阶段,因为地主封建制突破了国家封建制的束缚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清除了障碍。
(2)封建租佃关系的契约保证有了普遍发展。
这是地主封建制成熟的重要标志。
(3)封建城市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街市的出现。
二是行会的出现。
三是国际贸易有了大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当时地主封建制经济发展的新水平。
63、1.为什么说明清国家组织体现了绝对君主制的精神?参考答案:(1)废除丞相,皇帝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一身,直接指挥中央、地方行政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独裁。
(2)内阁、军机处(阁臣、军机大臣)均承旨办事,丧失了如唐宋元的中书机构的参与决策权。
(3)皇帝和中央政府对边疆、地方的控制更直接。
户部、刑部按省份设十三司,直接指挥各省事务,体现了专制集权的新发展。
64、2.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参考答案: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1)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
(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清时期考试答卷的形式规定必须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的个性,销蚀了人的创造力。
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65、春秋时期郡县制与采邑制有何区别?参考答案:(1)郡守县令(或大夫、长)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
(2)郡县长官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
(3)郡县长官在中央统一指挥下处理军政财事务,接受中央的监督、考核。
66、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监察制度有哪些划时代的意义?参考答案:(1)第一次确定了国家元首要由选举产生,并接受监督的原则,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新气象。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资产阶级按照“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第一次在中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上,规定了国家元首要由选举产生,并接受监督的原则。
它打破了中国国家元首历来由某些家族内部传承或暴力产生,国家元首至高无上,权力不受监督与制约的传统,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新气象。
(2)制定具有宪法性质的约法,为监察工作提供法律保障(3)开创的议会监督制度。
议会可监督行政,弹劾总统和国务员。
这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7、1.民国初年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参考答案:(1)民国初年,调整行政区划为省、道、县三级制。
(2)在省级政权组织方面,实行军、民分治。
各省在1913-1914年间成立省议会。
省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3)道、县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
曾设县议事会,为立法机关,实行所谓地方自治。
(4)袁世凯政府加强对对地方政权的整顿,加强省的控制,有维护统一的意义,但还含有清除其走向独裁专制道路上的新障碍的用意。
68、3.明清监察制度有何变化?参考答案:明朝监察制度的变化:(1)中央恢复台谏并行体制,旨在加强对臣下的监察.废除御史台,建立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