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学案(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熟练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通过合作探究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三.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大化改新
【学习难点】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

(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日本统一的时间?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2)、大化革新的时间、人物?
3)、大化革新的影响?
4)、大化革新的启示?
5)、武士的职责是什么?
6)、幕府统治的实质是什么?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
1、大化改新日本的学习对象是哪国?具体内容是什么?
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得买卖;统一赋税。

2、大化改新的意义和启示?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
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3、什么是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道精神:武士道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的实质: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这种价值观对日本民间社会也逐渐产生了影响。

五、〔课堂小结〕:(2')
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
一、选择题:
1.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的大和政权兴起于()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

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
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
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4.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改革派势力强大
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
5、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6.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日本正规的国家军队②是日本庄园主畜养的私人武装力量③是日本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
④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天皇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实权
C.幕府统治下,地方分成多个“藩”
D.武士是幕府的统治基础
二、非选择题
8.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内容及意义。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改革?
(2)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是该国向哪国学习而进行的?
(3)诏书是谁颁布的?时间是何时?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改革在该国历史上具有怎样深远的影响?
(5)通过对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D 5.C 6.D 7.B
二、非选择题
8.
①时间:646年;
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④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9.
(1) 日本的大化改新。

(2)中国隋唐。

(3) 孝德天皇;
7世纪中期。

(4)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5)
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