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展示关键词: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鉴真东渡、倭寇,提问:关于日本古代历史,你知道多少?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探索新的知识。
讲授新课
1.展示日本的地图,介绍日本的地理环境和特点,问:这样的环境,对日本有哪些影响?
2.展示汉光武帝赐倭奴国金印,引出日本的历史发展轨迹,简单介绍6世纪前的日本。
3.展示材料,介绍大化改新前的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4.展示材料,介绍中国唐朝的鼎盛。通过对比,日本的有识之士感受到了自身的差距
5.展示图例,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经过
6.让学生概况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评论其影响
7.讲述大化改新中的制度设计弊端,介绍随着时间推移,武士集团发展壮大,最终将天皇架空,天皇大权旁落沦为傀儡。
8.提问:如何理解幕府和天皇的关系?
9.展示图片,简述武士道精神。
10.让学生思考武士道精神的实质。
学生作答
学生完成
让学生讨论回答
为后文介绍日本擅长学习其他先进民族文化埋下伏笔
温故知新法
通过对比,介绍大化改新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也有不少皇帝沦为傀儡的,看看学生能记得多少
课堂小结
日本历史上两次改革,本课学习的是第一次,大化改新,向唐朝学习。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日本民族善于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武士道精神不容易理解,其实质是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二战时期成为日军的精神支柱。
板书
部编版本历史九年级《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课题
古代日本
单元第三单元学科来自历史年级九
学习
目标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明白武士道的实质。
重点
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