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培训讲义
五、点检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TPM为重点、 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工序服从为原则, 按照PDCA循环方式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 层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2.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设备技术状况 完好,并不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获得 最好的设备输出效果;
的缩写,被译为“全员生产维修”或全面 生产维护”
TPM是日本的现代维修管理体系,它是 以设备为切入点,其基本理念是“三全”, 其设备管理的核心体制是点检定修制。
。
⑴全员的理念
TPM是全体成员参与的设备维修体制。 ①纵向的全员:
从最高领导到一线职工全员参与设备生产 维修
②横向的全员:
包括设备维修部门、生产、工艺、安全、 质量、设计、供应、后勤等所有部门共同 参与设备生产维修
传统的静态的设备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 现代化设备管理的要求了,只有现代化设备 与现代化管理方式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协 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化设 备的作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 益。
二、设备管理现代化
现代设备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设备管理要树立市 场观念和效益观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 心,以争取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为目标, 以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和寿命周期费用的经 济性为目的,对设备实行一生管理。
现代设备点检体系建设
---讲义稿
2.现代设备管理的概念
现代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以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经济 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目的,运用现 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 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从技术、经济、管理等 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3.实施设备点检是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 的客观要求
⑵全系统的内涵
TPM对设备寿命周期实行全过程和全空间 的管理。 ①时序上的全系统: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②空间上的全系统:
对现场实行全空间的管理 ③功能上的全系统:
TPM在管理逻辑上遵循PDCA循环过程
全系统的核心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队精神,强调 的是协作。在推进点检定修制中,很 重要的一项就是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 (包括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
4.建立四大标准
四大标准包括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 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是对设备进 行点检、维护、修理、技术管理等标准化 作业的基础与重要技术依据。
5.构筑设备的五层防护线
⑴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 ⑵专业点检员的专业点检 ⑶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 ⑷设备技术诊断 ⑸设备维护修理
6.降低六大损失
指导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思想观点
树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依靠技术进步; 树立系统观念,积极推进设备综合管理; 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树立生产经营观念和竞争观念,更好地为经营目标服务; 树立效益观念,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 树立全员管理观念,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设备管理网络; 树立信息观念,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与决策水平;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搞好设备工作决策。
⑶全效率的实现
TPM追求生产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而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OEE)则是其根本途 径。
设备综合效率反映了设备在计划开动时 间,
即负荷时间内有价值的利用,反映了设备 维护和功能发挥的状况。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主要对策是限制和 降低“六大损失”。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
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内容 定法:确定点检检查方法 定标:制订维修标准 定期:设定检查的周期 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设备寿命周期 费用的经济性,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只有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才能 获得设备最佳的综合效益。
3.实行三级点检制度
第一级:岗位日常点检 ------设备点检制的基础
第二级:专职点检
-----第三级:精密点检
----设备点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三位一体”点检制
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 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 三方面的人员对同一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 维护和诊断的点检制度。
3.点检的目的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 良的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 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内容,并且编制出 精确、合理的备品备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 修计划,从而做到“防故障于未然”,保 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
4.点检管理的实质
按“五定”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 定,掌握设备劣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进 而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加以处理,确保设 备性能稳定,达到以最经济的维修费用来 完成设备维修的目的。
管理人才现代化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表层看是产品的竞争;深层次表现为技
术的竞争和管理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即,实质上是经营管理者的才能竞争和员工 素质的竞争。
实践证明,推行TPM与实行 设备点检定修制是企业实现现代 化设备管理的一条成功之路。
三、全员生产维修体系(TPM) TPM是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设备综合效率可由时间开动率、性能开 动率和合格品率反映出来,提高设备综合 效率的主要对策就是限制和降低“六大损 失”。
(即:降低设备故障损失、非计划调整损 失、空转与短暂停机损失、速度降低损失、 产品缺陷损失、初期不良损失)
7.加强七项重点管理
⑴点检管理; ⑵定修管理; ⑶备件管理; ⑷维修费用管理; ⑸安全管理; ⑹故障管理; ⑺设备技术管理。
1.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含义
设备管理现代化是在传统管理的基 础上,吸收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系统 地、综合地应用于设备管理,充分发挥 现代设备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使 之适应生产现代化产品的需要,并取得 最佳的设备投资效益。
2.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①管理思想现代化--------灵魂 ②管理组织现代化--------保证 ③管理方法现代化--------途径 ④管理手段现代化--------技术基础 ⑤管理人才现代化--------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