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政治制度差异
一、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的涵义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则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
社会中的制度多种多样,如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企业制度等,其中每一种制度都是在其领域内限制、调解、疏导某种特殊活动的行为模式和规范。
政治制度也不例外。
所谓政治制度是指为维护和增强公共利益,在社会政治领域中限制、调节、疏导各类政治实体的法律规定及政治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法定制度和法外制度。
法定制度又称为“法内制度”,主要指规范政治实体的政治行为准则的法律。
一般限于政治方面的立法。
如宪法、政党法等等。
法外制度是指由于传统、惯例的作用,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准则。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政治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即国体,指国家政权为哪个阶级所掌握;第二即政体,指政权的组织形式;第三指通常所说的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在组织制度和行为规范上的具体化。
(二)政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政治制度不是某些先哲们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政治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大发展阶段。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和国家,但存在政治制度的最初萌芽的因素。
当人类跨进有阶级、有国家、有政府、有法律的奴隶社会后,规范意义上的政治制度便随之产生。
人类学家摩尔根指出,“政治社会的建立则是文明伊始以后才有的事情”。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
任何政治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政治制度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奴隶制政治制度、封建制政治制度、资木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未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随着阶级、国家和法律的消亡,一切社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规章等都将失去政治性质,各种形态的政治制度也就不再存在了。
这是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中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现状
(—)美国的政治制度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但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政府机构;若各州的宪法和法律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
美国宪法列举了联邦政府享有的权力,不经《宪法》列举的其他权力,除非《宪法》明文禁止各州行使者外,一概为州政府保留。
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等。
美国采用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
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
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劲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
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
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
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第17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
州长、议员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官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
各级选举一般都由两党包办。
为了保证两党的统治地位,一般实行单名选区制和多数代表制。
政党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是两党制国家,两大政党控制整个国家政治机构,操纵全国政治生活。
两党的主要职能是操纵和包办选举,特别是总统选举。
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
两党不仅控制着联邦政府,也几乎控制着所有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虽然曾经出现过从两大党分裂出的第三党和许多其他政党(即所谓“小党”),但是它们或是昙花一现(如第三党)或虽能长期存在但影响有限(如小党),都不能成为同两大政党分庭抗礼的全国性政治力量。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形式,是中国的政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我国的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原则和主要内容一方面在宪法中得到确定,另一方面,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组织法和选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也根据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对我国选举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它们同宪法一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法律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各民主党派都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国领土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
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人民民主专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集中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依法治国。
三、中美政治制度差异分析
(一)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总体上讲,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掌权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了掩盖政权的这一性质,使国家机器能够以大多数人意志的名义有效的运转,它设计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
方向、在实现社会利益的最佳整合,在提供科学的社会政治化行为规范
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尽管在功能的行使上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从本质上讲,她还是具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从总体上讲是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面对这一情况,中国共产党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稳妥、有序的步骤进行变革,力图通过变革使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某些具体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三)中美政治制度的比较
我们说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究竟什么东西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呢?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哪个好?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好。
”这就是说,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
但是,如同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是完善的,它也有一个由不太完善而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
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示出来。
以美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鼎立或三权分立制度是出于制衡权力的考虑而设置的,在实践中,这种制度也有效地起到了制衡权力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稳定。
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国家机关之间经常摩擦、扯皮、互相牵制,致使许多重要国家无法得以及时决断。
在美国,总统提出的议案常常被搁置,如提出建立海军部、内政部、司法部、劳工部的议案得到国会同意分别用了10年、39年、40年、45年。
三权分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独裁专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政治文明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使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得到解放,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确立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完全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当坚持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应当借鉴资本主义权力分工与制约的作法,但是却不能照搬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