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姓名:夏雪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指导教师:邓卫20080101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城市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相互影响2.2.1居民总体出行特征分析我国自1981年开展第一次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到目前的20多年的时阃里,已经有六七十座城市进行了这项工作,不仅涵盖了大部分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且一部分中小型城市也逐渐认识到掌握居民出行规律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管理的重要性【l”。
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除了能够分析得到我国特有的出行特征外,还能对我国城市和交通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而将相同城市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能够理清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并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居民出行调查中,主要的分析结果可以归纳为居民出行目的构成、出行次数、出行时耗、出行方式结构等。
1.出行者特征分析居民出行调查的基础信息部分主要包括了被调查居民的性别、年龄,与户主的社会关系、户口所在地、职业、单位(或学校)地址、月票与驾照的持有情况和调查日是否在家与家中拥有的车辆信息等内容。
比较所获得数据可以发现,城市公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工人、职员、中小学生以及家务人员,年龄集中在12至32岁II“。
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出行者乘坐公交车上班、上学。
这部分出行者数量多且较为固定,对公交车的准点性和舒适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公交客运规划时,要对上班、上学客流采取价格和服务上的优惠政策,加大公交对上班、上学群体的吸引力。
另外,不同的城市情况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就要求该城市在公交客运车辆的选择、公交站台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点,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公交对老年人的吸引力。
2.出行目的构成居民出行耳的构成即不同目的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百分比。
以出行起点分类,通紫出行类型有:①上班出行,②上学出行,@公务出行,④生活出行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由于经济体制、发展水平、家庭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的不同。
在居民出行目的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购物、文化娱乐、社交及探亲访友等与私人生活有关的出行较多,一般约占到全部出行的20%甚至30%以上.我国城市由于居民家庭收入长期以来处在较低水平,通常认为生活性出行所占的比例基本上都在20%以下。
而从图2-6可以看到,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出行目的分布已经开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出行目的结构则与通常的观点一致,还处在较低水平“”。
因此,解决好上下班(学)高峰时段的交通问题,以及城市中心商业区与居住小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问题,就可以解决我国城市大部分的交通矛盾。
公交运营以高峰期最为紧张,根据各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统计结果,上班、上学为城市居民高峰期公交出行的主要目的,由于担心迟到,出行者总希望以图2-6近年国内国外城市居民出行目的分布比较注:资科来源11m最短的时间完成出行,出行时间最短这一目标本身就包含了要求换乘次数少且换乘方便。
这就需要第二章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关系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地铁快速轨道小汽车速度范围(kra/h)4.58.1510-2520.3530-4035-45速度取值(kin/h)5102030364030min行程距离(1an)2.5510151720以30min行程为半径计算出208032071091013∞建成区面积(km2)注:数据来源于文献1261.由于人们对出行时耗有一个可容忍的限度,为保证出行时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居民必然根据不同交通工具或交通方式能提供的运送速度而选择其出行方式。
城市居民出行空间距离的增加,将促使人们对城市交通网络服务水平及机动化快速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强。
以降低出行时耗,因此,城市居民各项活动的出行距离结构也在客观上决定了不同交通方式可能分担的出行量比例。
现状我国大城市的用地布局形态多为单中心连片密集布局,用地紧凑集中,居民平均出行距离较短.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与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出行距离延长,居民对机动化快捷交通方式的需求必将随之增长。
如表2-7、表2-8分别列出了团块状和带状城市在不同用地规模情况下采用公共汽车交通方式出行的不可容忍出行比例。
表2.7团块状城市采用公共汽车交通方式出行的不可容忍出行比例(单位:%)枷建成区面积(km2)l∞1502∞2503∞15O.81.I3.35.O7.311.5公交车运行120.13.04.29.010.215.0速度(km/h)105.86.912.116.320t433.4注:数据来源于文献….表2-8带状城市采用公共汽车交通方式出行的不可容忍出行比例(单位:%)建成区面积(km2)l∞150200250300400152.15.18.612.015.421.6公交车运行124.59.910.514.919.026.8速度(kin/h)109.216.322.628.132.940.6注t数据来源于文献1271.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建成区范围的扩大,市民出行距离迅速增大。
采用公共汽车出行不能容忍的比例也相应在增大.当建成区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时,不可容忍的公共汽车出行比例最大达到了加.6%(带状城市布局形态、公共汽车运行速度仅为10公里/小时的情况),最小也达到11.5%(团块状城市布局形态、公共汽车运行速度为15公里/小时的情况).图2-7直观地显示出居民采用公共汽车交通方式出行,不可容忍出行比例随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图2-7居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不可容忍出行比例和建成区面积关系图可见,当城市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为保持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快速公共交通第二章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关系系统和居住区的结合比较紧密。
广源村位于沙田新市镇。
由14座高层住宅组成,有人口32000,用地llhm2。
住区的儿何中心是结合公共汽车终点站的社区公共中心,使得公共汽车站的最人服务’}径仅有300m。
居民能够非常方便地步行到达车站乘坐公共汽车。
搭乘公共汽车剑沙田中心换乘地铁。
这种内聚型的密集开发,换来的是周围大片的自然绿地。
良好的步行可达性。
提高了公交服务质晕。
这种组团式的布局不同于平铺的方式,功能的紧凑使得土地利用效率更高,与公交的结合更紧密;同时拥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形态.为生态休闲等城市辅助功能提供了场所,能够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环境。
巴西的城市库里蒂巴(Curidba)成功地发展了他的常规公交系统。
该市已有50kin长的公交专用路(每公里耗资20万美元),整个公交系统每天运送130万人次。
使人均年公交出行达到430次,占通勤总量的80%。
该市从70年代开始实施沿轴线发展的城市结构设计,通过一系列分区用地控制规划,城市沿着五条轴线发展。
位于结构轴沿线的七地。
允许的开发密度非常高(容积率可以达到6),同时抑制远离公交服务范围区域的开发。
中心区以外的建设必须沿着五条结构轴线分布。
通过这一系列的规划控制手段和其他土地开发政策.使高密度的住宅和商业开发项目都能得到良好的公交服务。
2.城市功能与公共交通的结合通过对土地合理的利用、规划,使得居民的工作、购物、就学、娱乐等不同的活动都在同一条线路上展开,可以提高公交的出行效率、强化使用公交的方便性,在与私人汽车的对比中获得比较优势。
美国加州政府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集散的人流有利于商业氛嗣的形成.公交节点附近地块的商业价值比相邻地块高22%。
城市区域性公共中心与公交的合理结合,既保证了核心地块的交通町迭性。
也提高了公交的服务品质,增加其对市民的吸引力。
香港在建设地铁线路的时候采取出售周边物业的方式,将地铁站点附近的土地出售给开发商进行开发。
由于:公交的发展导致人4fJ出行方式的步行化,而步行化又必然要求开发商在开发的时候注重广场,花园、商贸,天桥等公共设旌的建设以吸引和方便居民搭乘地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商代替政府进彳亍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优惠.比如说如果开发商可以将建筑退红线增加I米的话。
允许开发商提高容积率以增加建设面积。
这种捆绑式开发使得政府、开发商,市民三者共同受益。
与公共交通结合所体现的价值,对开发商拥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城市功能的革新分布。
形成了沿公交走廊发展的城市布局,避免以往单核城市城区中心连片密集开发给城市带来的环境、交通压力。
3.城市土地的复合利用有三种用地因素直接影响人们出行方式:①用地组团的规模;②用地功能的复合程度;③土地开发的强度。
虽然减少城市机动交通与土地的复合利用没有直接联系,但有资料显示混合居住的区域内的居民用车的频率明显低于单一居住区域的居民。
复合功能的区域使得居民有机会选择离工作场所不远的地方居住.他们更多的选择步行或者短途公交作为通勤交通方式。
这样使得帑个交通系统分配趋于合理,缓解了干线公交系统的压力。
70~80年代,多伦多在城市中心区兴建写字楼的同时,也建造了许多公寓、住宅。
通过将这种工作、居住混合的土地利用,抵消了部分高峰时段该区域的通勤出行。
中心区一半以上的住宅由在该区工作的员工雳篡鬃嚣呈竺霎焉呈鬈裟雩i翌善:二:;:::i焉图z母香港地铁上卦站仍然维持较好的交通条件。
库里蒂巴市在中心区的一一一第三章城市公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性质规模的城市中,用地组成的内容和比重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城市总用地为∞~100平方米,人.一般上业占总用地25~30%.仓储和交通运输分布占5~lO%左右,城市生活居住用地占20%左右。
公共建筑、公共绿地、道路广场等分别占10%左右1361。
混杂的J【{j地、多样性空何尺度等具有较强的公交亲和性,为了了解城市用地是否适应公交发展,本文引入吉布斯一马丁指数(Gibbs---Martin)1341来进行与公交系统相关的城市用地多样化分析.其模型为:∑z2厶,‘GM=l一—型——:(3-4)隆)2式中GM为多样化指数..『;为第f种城市用地类型的面积。
如果某一区域只有一种城市用地类型,则多样化指数为0;如果城市用地均匀的分布在各种类型中,则多样化指数为l。
多样化指数越低则齐合程度越小。
但必须注意的是,GM的值受到城市用地类型数的影响,一般地当有n种土地类型时,其最大值为(n-I)/H;因此,当有4种城市用地类型的时候,达到绝对多样化的G.M指数最大值是0.7500。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
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旌用她四大类士她的混合利_Eij。
能够有效减少长距离和生活出行和弹性出行需求.因此该指数主要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十地利用进行评价。
当多样化指数处于中高程度的时候,最有利于公共交通发展。
例如,根据‘银川市城区公共交通规划》交通中区划分(见图3.4),籽银川城区划分为lO个交通中区,其土地利用面积见表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