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精编版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 素有3个: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频繁程度); 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合理划分辨识单元。企业要对整个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 特点和作业活动方式划分辨识单元。
2、编制辨识清单,开展辨识。根据《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 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及《使用指南》、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 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等 规范标准以及本单位生产工艺和岗位等特点分别编制危险 (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全面、详细地排查辨识各个 岗位、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遏制重特大事故:
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以安全风险辨识为基础 ,突出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构建持续有效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通过系统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 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 隐患,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 故发生前面,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 能力和水平。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示例
风险程度 控制级别
公司
日常监控要求 部门
班组
颜色
重大风险
公司级
每月检查
每周检查
每天(班)检 查
红
较大风险
部门级
每季抽查 每月检查 每周检查
橙
一般风险
班组级
抽查
每月抽查 每周检查
黄
低风险
员工关注
抽查
抽查
员工自查
蓝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告知卡
安全风险评估
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组织对所辨识出 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估。
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预危险性分析(PHA)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6)故障树分析(FTA) 7)事件树分析(ETA) 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室内外作业 环境不良(气候、光线、场地等)。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 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 入不足等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低 置应设置防护罩。
(GB15760)
2 转动部位的连接销、刀排的突 2、《磨削机械
出高度应符合标准。
安全规程》
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 (GB4674)
XXX
2017X月X日 2017X月X日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 ”的方法,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要建立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 控原则和责任主体,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 险管控职责和风险管控清单,分类别、分专业制定部门、车 间、班组、岗位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应急等防控措施。 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 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重大风险 工艺、环节、设备设施和重大危险源要实施重点管理。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及告知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 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 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公告警示。风险的公告实行公司、车间、岗位三级公告。企 业要对重大以上风险实施公司级公示,在醒目位置设置公 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分布图;车间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 栏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进行公示;岗位要制作安全风险告 知卡。
危险性分值D=LEC
风险等级
分值
危险程度
重大
大于16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较大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
20~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低
小于20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 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企业在 风险辨识评估基础上,制定防控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应 急处置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控清单。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存在主要问题:
1、没有全员参与,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流程、全区域。 如厂区环境、高危作业、办公休息区域等。
2、片面理解风险管控就是预防和控制人身伤害事故,对设备事故、职业健 康、自然灾害等类型辨识评估不全面。
3、风险辨识不深入,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 4、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概念不清。 5、风险辨识管控没有与职业健康体系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
2、制定方案。制订本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方 案,内容可包括: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企业 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全员参与)、列出工作计划表(包含 制订方案、召开动员会、全厂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等 各环节开展时间及工作任务)、明确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等。
3、专项培训:对全体员工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危险(有害) 因素辨识的方法、风险评估办法、防控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安全风 险描述
编号
场所/环 节/部位
主要防范 措施
应急处置 措施
(照片)
警
易发生的
示
事故类型
标
志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持续运行
企业要定期组织对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正发现问题和偏差,做 到持续改进。要制定企业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 动态更新制度,制定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文件定期评估制度,确保 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完善,持续保持有效运行。凡是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关键设备设施等出现变化,要重新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 分级管控措施;凡是企业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要对风险管控、隐患排 查治理等管理制度、责任体系重新制定完善;凡是企业发生伤亡事故 ,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进行重新评估, 针对事故原因全链条修正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各个环节。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人的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 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 因素(三违)。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 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防护缺陷 ,电,高温,机械伤害等)、化学性伤害、生物性伤害。
序 场所/环 风险 易发生的 风险 主要管控 主要 责任部 辨识 号 节/部位 描述 事故类型 等级 措施 依据 门/责 时间任人一Fra bibliotek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序 场所/环节 较大危险因素
号 /部位
名称
易发生 的事故
类型
风险等 级 等级
主要管控措施
主要依据
责任部门 责任人
辨识时间
1. 必须根据制冷压力管道设计图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
隐患
事故
一、安全风险分级及管控
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 态。
安全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 、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 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施,安全标准化中的危险源辨识(新版标准化已改为“风险管控”)结合起 来。 6、把该项工作全权委托第三方机构,企业自身并未参与或参与程度不高。
二、隐患排查与治理
完善治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 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 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完善隐患 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 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对发现的隐患 要及时实施重点整治;建立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保障隐患 整改资金的需求;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 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完善事故隐患的排查、治 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