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惠民政策
苏州市财政局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一、财政惠农政策……………………………………………………()
二、教育、科学、文化惠民政策……………………………………()
三、就业、社保、医疗惠民政策……………………………………()
四、稳增长、转方式、促和谐政策…………………………………()
五、其他惠民政策……………………………………………………()
财政惠民政策
一、财政惠农政策
(一)支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
年苏州市级财政仔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水利投入,积极筹措水利建设资金,支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重点支持城区防汛设施建设、维修及运行管理,确保城区防汛安全;二是积极筹措资金,做好七浦塘整治工程,为通江达湖,逐步改善苏州水资源、水环境做好准备。
(二)支持农村小农水建设。
年全省各级财政将加大对小农水建的支持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苏州市委、市政府建设都市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要求,苏州市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是加快推进“中央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三是加快推进喷滴灌等节水工程建设;四是加快小型泵站的更新改造步伐;五是进一步提高苏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支持农村河道整治。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河道整治力度,年苏州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款,加快推进水系调整和沟通步伐,全面实施畅流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河道轮疏,强化河道长效管理,继续完善并创新河道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
(四)支持农村圩区建设。
年苏州市级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以支持农村圩区建设,加快圩区水利工程达标建设进度,争取用三年时间使圩区水利工程全部达标。
(五)支持农村环境建设。
年,苏州市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
村环境建设以奖代补支持力度,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六)支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继续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增量扩面,为地方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
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服务形式的创新。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年省财政安排万元,用于扶持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对当年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在亩以上或单宗土地流转面积在亩以上的土地流出方(入股农户)一次性给予元亩的补助。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年省财政安排农业三项工程资金亿元,将围绕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支持现代农业重大技术示范推广,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安排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亿元,以解决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要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为创新重点,以集成创新为主要手段,着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完善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年,为重点扶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构建农业生产产业链的项目,苏州市级财政仔细落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开展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予以贴息,并将对新认定为市级和新提升为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的,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相关品牌称号的企业予以直接奖励,以鼓励市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年,苏州市专门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安排一定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和为农服务社建设,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年,省财政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对农产品检测、监测的补助;二是扶持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三是对获得“三证”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四是对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显著的市县,经省考核,实行以奖代补;五是对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探索。
苏州市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农业标准化建设等。
、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
年省财政加快推进农技服务体系发展,支持粮食高产创建,农业信息工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
年省财政专门安排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以加快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
苏州市级财政将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扶持资金,重点对规划万亩以上,当年新建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予以支持,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
(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
、农机具购置补贴。
年苏州市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一是安排一定财政资金,重点对水稻、植保、秸秆还田等农业机具购置和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给予补贴;二是积
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对农民购买农机具实施财政补贴,重点补贴农作物生产环节急需的农业机械;三是围绕现代高效农业,扩大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等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
、生猪补贴。
年,省财政安排生猪良种补贴资金万元,对我省母猪养殖大县使用良种实施补贴。
按照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胎,每胎输精份(瓶、袋)精液,每份(瓶、袋)精液补贴元计算,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精液份(瓶、袋),合计补贴元。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
年我省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
水稻直补按核定面积每亩补贴元,农资综合补贴按核定面积每亩补贴元。
补贴面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天。
按照省政府的规定,全省补贴资金月底全部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和“一折通”兑付到农户,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严禁虚报面积冒领补贴资金,严禁干部收回农户专用存折代领补贴资金,严禁用补贴资金抵扣农户上交费用。
、农作物良种补贴。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年,我省将继续实施水稻、小麦、棉花、玉M、油菜、花生(大田)良种补贴政策。
具体政策为:根据上述农作物品种的实际种植面积,按照水稻、棉花每亩元;小麦、玉M、油菜、花生(大田)每亩元的标准,通过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将补贴款直接发放给生产中使用农作物良种的农民(含农场职工)。
苏州市级与县(市、区)两级另安排水稻良种补贴每亩元,用于农民购买良种时价格优惠补贴。
(八)支持农民就业创业。
年省财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农民就业创业。
同时,从年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面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获证奖补。
(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支持农村清洁能源工程。
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
同时,对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予以支持。
、支持秸秆综合利用。
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员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年)的通知》,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及综合利用,计划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万亩以上,并开展腐熟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固化、秸秆饲料等综合利用。
、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做好生态公益林补助。
年省财政安排绿色江苏专项经费亿元,市财政安排农村绿化专项资金万元,主要用于村庄绿化、植树造林、中幼林抚育、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补助。
省财政安排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万元,苏州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好了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费,从而使我市的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标准达到每亩元。
(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水利建设资金、土地复垦资金、千亿斤粮食专项资金,省级统一布置指导,县级负责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
各类专项资金分别下达,分别管理,按下达各市县建设任务,县级统筹规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十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中央财政下达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亿元,省级配套亿元,计划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田万亩。
加快我省中低产田改造步伐,积极推进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
苏州市级财政部门配合农业主管部门积极申报项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