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
导学案抚顺二中王金杰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分析氯化钠电离过程让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知道离子反应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探究酸碱盐的定义
【课前预习区】:
1、什么叫电离?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
2、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课堂互动区】
【问题1】根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有哪些?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铜、蔗糖溶液、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K
2SO
4
溶液、熔化的CaO
一、酸碱盐的电离
分析NaCl的电离
1、电离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课堂练习1】书写电离方程式
H 2SO
4
Ba(OH)
2
K
2CO
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交流讨论1】从电离的角度分析酸碱盐的定义
酸
碱
盐
【引入】酸、碱、盐不仅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如果将它们的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同样也能导电,象这样一类化合物,我们称为电解质。
1、电解质:
2、非电解质:
【交流讨论2】学生讨论找出两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深入理解两个概念
【课堂练习2】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葡萄糖 B. Fe C. 硫酸溶液 D. BaSO
4
【问题2】演示实验:探究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思考同一条件下两种溶液导电,观察灯泡亮度分析原因?
【分组实验】探究实验2-1
【交流讨论3】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进一步得出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的定义。
1、定义: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钾溶液能导电,氢氧化钾溶液是电解质
②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③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④SO
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
2
是电解质
⑤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⑥AgCl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AgCl是非电解质2.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阴离子的是()
A.Na
2S B.Ba(OH)
2
C.KMnO
4
D.KCl
3.分析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本质。
4.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NaHSO
4 B.H
2
SO
4
C.KHCO
3
D.CaCl
2
5.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Cu丝 B.熔融的MgCl
2 C.BaCl
2
溶液 D.蔗糖
6.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K 2SO
4
KNO
3
Ca(OH)
2
CuCl
2
Al
2
(SO4)
3
【课堂小结】学生完成。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预习离子方程式书写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