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文言文重点字句翻译
(1)挐:
撑,划
(3)雾凇:
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4)xx:
哪能更:还(5)强;尽力
(6)客:
客居
(7)及:
等到
(8)痴:
原指极度迷恋而不能自拔,这里指作者极度迷恋酷爱山水的感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注意:
尽、得、仿佛、若。)——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象有点光亮。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注意:
“平旷”“俨然”“属”)——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水塘、桑树、竹林之类。
(1)方:
当„„时。
(2)出:
发,起。
(3)弄:
舞动。标:
树立、举。
(4)逝:
去,往。
(5)xx:
用水淋洗。
(6)容:
许,使。
二、重点句子翻译。
1.xx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人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1)缘:
沿着。
(2)缤纷:
繁多的样子。
(3)尽:
完了,没有。
(4)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5)xx:
都。叹惋:
感叹惊讶。
(6)及:
到。
(7)扶:
沿、顺着。
(8)向:
从前的,旧的
(9)规:
计划。
(10)遂;终于
(11)津:
渡口。
二、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摘抄三个)
(1)成语: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句翻译
第六单元xx诗文
第26课xx
一、重点字翻译补充:
(也就是除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等等之外的。)
(1)xx:上(2)沿:
顺流而下;溯:
逆流而上
(3)疾:快(4)湍:
急流
(5)良:
实在
(6)属:
连接引:
延长
(7)或:
有时
(8)飞漱:
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x月。(点拨:
(6)同:
有和、平的意思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意:
大道、与、信、修等词)——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注意:
理解第—个“亲”和“子”的意思)——因此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得、便、向、志)——(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第22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翻译补充:
(也就是除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等等之外的。)
(1)xx:这(2)是:
表判断
(3)惟;只
(4)调:
调弄,指弹(琴)。
(5)形:
形体、身体。
(6)濯:
洗涤。
(7)妖:
xx而不xx。
——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周围涌起,人与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第29课xx看雪
一、重点字翻译补充:
(也就是除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等等之外的。)
(8)植:
立。
(9)亵:
亲近而不庄重。
(10)宜:
应当。
(11)水陆草木之花:的(12)予独爱莲之出(无丝竹之乱耳):
表舒缓语气..
(13)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表强烈的反问。
.(14)渔人甚异之:
代词,它,指xx奇景。
.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xx。(注意:
“xx”“惟”“馨”等词。)
(1)罔:
无,没有;罔不:
无不,全都
(2)因:
顺着,就着
(3)象:
模仿,指雕刻
(4)贻:
赠。
(5)可:
大约。
(6)许:
上下
(7)比:
靠近。
(8)绝:
极。
(9)类:
像。
(10)xx:
举。
(11)历历:
分明可数的样子。
(12)若„„然:
好像„„的样子
(13)夷:
平。
(14)了了:
清楚xx
(15)xx:黑(16)曾:
曾、盈、简、修狭等词语。)——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大概是挑选桃核中长而窄的刻成的。
第24课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字翻译补充:
(也就是除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等等之外的。)
(1)分:
职分,指职业、职守
(2)归:
女子出嫁
(3)恶:
憎恶
(4)乱:
造反
(5)贼:
害人
(6)作:
兴起
(7)大同:
理想社会
竟然
(17)盈:
满。
(18)简;挑选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注意:
“罔不”“因”“象”等词语。)——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xx。(注意:
重点理解”峨”“冠”“髯”“为”等词语。)——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此句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翻译时要调整词序。)——有什么简陋的呢?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
“染”“濯”“清涟”“妖”。)——我只喜爱莲——莲从白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注意:
“观”“亵玩”等词语。)
——(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点拨:
第l句是正面描写,第2句是侧面烘托。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注意:
“挐”“拥”“毳衣”)——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注意: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注意:
“鲜”“闻”“同”“何”“宜”“众”等词语。)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明说过。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第23课核舟记
一、重点字翻译补充:
(也就是除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等等之外的。)
“雾凇”“沆砀”“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空与云层与群峰与湖水,浑然一体,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4)湖中xx更有此人!(点拨:
世外桃源。意思: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语:
豁然开朗。意思:
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语:
无人问津。意思:
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注意:
“异”“穷”等词。)——渔人觉得这种景象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点拨:
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清xx,良多趣味。(点拨:
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点拨:
重点理解“比””卷底”等词语。)——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注意:
“视端容寂”“若„„然”等词语。)——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注意:
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2)至于xxxx,沿溯阻绝。(注意:
“xx”“沿”“溯”等词)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注意:
“虽”“奔”“疾”等词)
——即使骑者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就像有交织纵横的藻、荇,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意:
“但”“闲人”)——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第28课观潮
一、重点字翻译补充:
(也就是除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等等之外的。)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