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

第3章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


修正,如果有爆振发生,最后还要经过爆振传感器确定的爆
振推迟角修正,假设最后这个工况最佳点火提前角为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二步:确定累计记数基准点 由于点火在压缩上止点前发生,所以向电脑反映1缸压缩上 止点前XX°的信号出现的时刻必须要比点火提前角要早得多, 否则第三步的累计记数就来不及了。
况的传感器;处理信号、发出指令的微处理机;响应微机发出 指令的点火器、点火线圈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该点火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 (1)废除真空、离心点火提前装置,由发动机负荷信号和发 动机转速信号代替控制基本点火角。实际点火角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点火角=初始点火角+基本点火角+修正点火角
角不能直接用作点火提前角。如果直接用这个提前角,与传
统的真空和离心机构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就没什么分别了。

基本点火提前角从存储器中取出后,实际点火提前角的确
定,依据厂家不同,其控制方法也不相同。下面分别以日产
汽车ECCS系统和丰田汽车TCCS系统为例,讲述控制其实际 点火提前角的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不精确,考虑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如发动机水温)不全面。

(2)为了避免大负荷时的爆振,必然采用妥协方式降低点火 提前角。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3)仍脱离不开机械控制范围造成点火提前角脉谱图上山顶 较平缓图3-1所示为数字化后的机械式点火提前角脉谱图。 传统点火提前角的计算公式为: 传统点火提前角=辛烷值调整器确定的初始角+(离心机构和
第3章 点火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概述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记数基准点和1°信号的确定 气缸不做功的判断 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火花塞常见故障 点火系统典型故障
第一节 概述

普通点火系统点火模块内虽增加了闭合角控制、恒流控制 等,大大提高了点火系统的性能,但普通点火系提前角仍采 用真空和离心机械式点火提前机构进行控制。其主要缺点为:
可进行简化。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因点火提前角的大小会对发动机油耗、功率、排放污染、 爆振、行驶特性等产生较大影响,而影响点火提前角大小的 两个主要因素是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根据汽车实际运行状 况及不同工况的各种要求,在实验室中将获得的各种工况下
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数据写在微机的存储器中。例如在怠速时,

点闭合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其值又根据空调是否工作而略
有不同。空调工作时其基本点火提前角为8°,不工作时其值 为4°。也就是在同样怠速运转、空调工作时,其实际点火提
前角将从上止点前14°增加到18°,以防因空调负荷使发动
机运转不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平常行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 触点打开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其值是微机根据发动机的转 速和负荷(用进气量表示),从微机的ROM中进行查表,选出 最佳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就是使有害气体排放量最低、运转平稳和油 耗最小的点火提前角;在部分负荷范围,主要要求提高行驶特 性和降低油耗;而在大负荷工况,重点是提高最大扭矩,避免 产生爆振。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图3 -3所示是存于存储器中的一个标准的三维电子点火特 性曲线图。图中三个轴分别代表发动机转速、负荷和点火提 前角。如已知转速和负荷就可以从图中z轴找出相应的最佳点 火提前角,即z轴方向的高度

1.原始设定点火提前角
原始设定点火提前角,也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为上 止点前1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对于丰田汽车的发动机,在下列情况时,实际点火提前角 为直接使用固定点火提前角,不用后边再加基本点火提前角 和修正点火提前角。

(1)当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转速变化大,无法正确计算点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丰田车系,累计记数基准点信号出现时距离1 缸压缩上止点10 ° ,实际点火角都比10 °大,此时点火来 不及了。在应用时,实际压缩上止点前10 °开始输入的压缩 上止信号并不直接为本缸应用,它是为下一工作缸的点火做
准备。假设为6缸机,做功间隔角为120 ° ,此信号出现时,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一步:确定点火提前角 在某种运转状态下,电脑综合发动机转速信号(决定离心点 火提前角)、发动机负荷信号(决定真空点火提前角),从存储 器中选出最适当的点火提前角,这个点火提前角称为基本点
火提前角。这个基本点火提前角经其他如发动机水温、节气
门怠速开关状态、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外加负荷如空调介 入、动力转向介入、挂挡介入、用电器负荷介入等修正信号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以下是常见车系的累计记数基准点,即信号出现时距离1缸 压缩上止点度数: 大众车系:累计记数基准点信号出现时距离1缸压缩上止点 72°。


尼桑车系:累计记数基准点信号出现时距离1缸压缩上止点
70°。 丰田车系:累计记数基准点信号出现时距离1缸压缩上止点

1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发动机尽快暖机;当水温较高时,如超过90 ℃,为避免发动
机过热,其点火提前角必须减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如图3-11所示为稳定怠速点火提前角特性,为了使怠速稳 定运转而控制修正点火提前角,即随着怠速转速的上下变动 而改变点火提前角。稳定怠速点火提前特性如图3-12所示。 例如当空调等作用时,微机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转速下

记数基准点信号的具体产生方法见本章具体车型记数基准
点信号产生方法。 转速信号是电脑产生1°信号的必备信号,没有转速信号点

火和喷油则不能进行。1°信号的具体产生见本章具体车型的
1°信号产生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大众汽车发动机电脑通过凸轮轴信号轮上的标记点信号确 定1缸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前72°,即在压缩行程活塞上行时, 曲轴再转72°到达压缩上止点。这里72°是大众车系的使用 值,不同车设计的1缸压缩上止点前标记距离上止点的度数不
角不变,电脑在基准点出现后累计252°-30°=222个1°信号
开始点火,以此类推,直到电脑综合发动机转速信号(决定离 心点火提前角)、发动机负荷信号(决定真空点火提前角)、其
他修正信号及爆振推迟角修正后,计算出最适当的点火提前
角不再是30°时,累计记数的数值也跟随改变,即“点火角 刷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地增加点火提前角。

当启动转速低于100 r/min时,为防止点火后发动机反转, 点火提前应根据启动转速的下降而适当降低点火提前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二、丰田汽车TCCS系统的点火提前角确 定方法
丰田汽车TCCS系统依据下列因素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其计算公式为:

实际点火提前角=原始设定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 修正点火提前角

图3 -4所示为横轴发动机转速以400 r/min单位,纵轴负荷
以喷油脉宽0. 25 ms为单位当发动机转速为1 800~2 200 r/min, 喷油脉宽为1. 50 ms时,基本点火为A。实际应用时要如图3-5
所示那样进行编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如图3 -5所示为存于存储器中的点火提前角数据。它有两 个轴,分别代表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例如当从转速和负荷传 感器接收到的数字信号是3和2时,从其交点可读出30代表在 此工况下的最佳基本点火提前角为30°。但是基本点火提前
火提前角;

(2)当发动机转速在400 r/min以下时; (3)当TDCL端头短路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触点闭合时,
或当车速在2 km/h以下时;

(4)当发动机ECU内后备系统开始工作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2.基本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储存在微机的存储器ROM中。它分为怠速 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和平常行驶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两种。 怠速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怠速触
冷却水温在50℃以下、车速不大于8 km/h、发动机转速在1
200 r/min以上时,点火提前角几乎保持在上止点前10°。其 目的是推迟点火,加速发动机及催化反应器达到正常工作温
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3.启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发动机启动时,即微机进入启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模式, 如图3 -9所示。从图中看出,当水温在0℃时启动时,其点火 提前角均为16°。而当水温在0℃以下时,根据冷却水温适当
同。电脑则以此点为记数基准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三步:开始累计记数 以1缸压缩上止点时刻72°为基准,微机开始累计42个1° 信号后截止初级点火线圈的大功率晶体管,此时恰好为点火 提前角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四步:多缸点火 以上说的只是1个缸的点火,下面假设发动机是4缸(点火顺 序:1-3-4-2,点火间隔角180° ),在1缸压缩上止点前72°信 号出现,距3缸压缩上止点为180° + 72° = 252°。若点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