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 旋”。
下图为美国东部 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降雪量( )“炸弹气旋”格雷森(3 .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A .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 . D 2 . A 3. B【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 示区域的东南部,A 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 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单选题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 “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
“炸弹气旋”是 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 24百帕。
该类图例ii 国界-Ji 等降雪英寸1 英 J =2.54W|£A .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B .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A . 生成于热带洋面B 属于温带气旋 C.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D东南侧盛行偏北风① 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 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 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④ 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 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C 正确;7D 错误。
故答案选 C 项。
2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3 .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 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 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 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
故答案选4 .从14时到20时,合肥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答案】4. C 5 . C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C 对,A 错。
5 .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 A 错。
冷锋降水在锋后,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B 错。
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蹙好转,C 对。
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 错。
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B 项。
B 项。
黄 III.A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A . 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 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解析】4 •读图,从1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 F 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也时佔州I0I7.5 •102020J0[.i “悻川寸U 讣冏20时O 1017.5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某月3~9日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经过南昌市。
下图是南昌市某学校D .下沉气流控制7.导致6~9日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8. 6日的最低气温是13C ,则7日的最低气温可能是(A . 湿度减小B 风力减小 C偏北风影响D .天气转晴A. 12C B . 11CC .10C D .9C【答案】6. C 7 . C 【解析】6 .由图可知, 6日气压最低,说明此时为低压中心控制,气流上升显著,因此降水较多。
故选 Co7 .据材料可知,气旋某月3~9日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经过南昌市,6-9日南昌市位于气旋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具有降温作用。
故选Co8•据图可知,6日最高气温为18C ,最低气温为 13C ,气温日较差为 5Co 7日天气转晴,昼夜温差应加大,图中7日最高气温为15C ,则最低气温可能是 9Co 故选Do【点睛】常见的天气系统有: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前缘的暖空 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
暖锋降水易发生 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于是气温上 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F 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
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
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冷 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低压气旋系 统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系统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 朗干燥天气。
气象站记录的该时段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上升气流控制A .冷锋过境B .暖锋过境C2016年7月9日,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
下图为“尼伯特”台风移动路径局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9 .台风中心过境台湾期间,10 •台风登陆泉州时,泉州【答案】9 . C 10 . A【解析】9 •据图可知,台风过境前,高雄位于台风中心的左侧,风向为西北风,过境 后台风中心位于高雄西北方向,高雄的风向为西南风。
由于台风中心不过高雄,所以风 速一直较快,故选 Co 10 •台风过境会带来降水,台风过境后,降水就会停止,不会形成连续性降水,多狂风 暴雨,BC 错。
台风是低压系统,气压会降低, D 错。
台风过境,带来狂风暴雨天气,气F 图是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2016年1月19— 22日天气预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风向由东南风转东北风B .风速先变慢后变快 C.风向由西北风转西南风D .风速变得越来越快A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B •多艳阳高照C.多连续性降水•气温上升,气压升高温降低,气压降低,A 对。
故选Ao期二)14^6 "C 南凤3〜4^禺期三)金* , ■阵阳1Z^3"C 东北风5-6S11.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A .气旋B .反气旋C .冷锋D .暖锋 12 .下列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该城市4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示意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云a【答案】11. C 12 . B开始降雨,偏北风来自较高纬度,表明是冷气团主动前进,推动锋面移动,所以是冷锋12 .结合前面分析,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中,原来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弱,过境时,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增大,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风速较小。
所以C 错。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 天气是晴间多云-阴雨-多云转晴,所以云量先增加, 后减少,D 错。
线的气压变化。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 .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D .丙地近地面气压低于丁地14 •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 A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B .气温降低,刮风下雨A.19202122 日期19202122 □然C.1920 2122 □期 19202122 日期【解析】11.图示中央气象局信息,说明是我国某城市,开始时是南风,后转为偏北风降雨,冷锋过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 对。
A B 、D 错。
B 对。
A 、F 图a 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 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 图c 示意沿丙丁】015/丙 右7Sa1010lo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答案】13. B 14 . B【解析】13 .根据图示气压变化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内是一低压槽,如图所示。
槽线穿过丙丁两地,丁地靠近低压中心,即槽线在低压中心的西侧,锋面气旋西侧(左 侧)槽线处为冷锋,甲位于冷锋锋线后,降水概率大,气温日较差小;乙地位于冷锋锋小,丁处斜率大,说明丁处附近气压变化大,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读图 可知,丙地近地面气压高于丁地。
故C 、D 错误。
14 •乙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乙地将要受到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降温、狂风暴雨 天气,故B 正确。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为冷锋过境后的天气;连续阴雨为暖锋过境时的 天气;风和日丽主要是受暖气团影响。
故 A 、C D 错误。
二、综合题15 .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读图回答。
-r;曲 A 姜龙 /金〔药 誓1二两磁简述①处霜冻线向北凸出的原因。
简要分析②区域未出现霜冻的原因。
【答案】(1)地形 纬度 (2 )此处为河谷地带,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导致此地气温较东西两侧高 (3)该日此地为阴雨天气,夜间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未出现霜冻(4)来自西北的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天气,温差较大,故B 正确,A 错误。
气压曲线丙处斜率-Rm(1) 说出霜冻线 A 、B 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
(4) 描述造成长江流域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Z0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形成降水【解析】(1) A 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且分布区与我国一、二级阶梯相似,影响 的主导因素是地形;B 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方向相似,影响 B 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2) ①处霜冻线向北凸,说明该地温度较高,①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地带地势低,印度洋暖湿气流沿谷地深入,气温高。
(3) 霜冻多出现在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地面温度低;而图中②区位此时为雨天,云层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不易出现霜冻。
(4) 本题主要考查冷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此时为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当来自西北的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 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形成降水。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 地的气压值范围。
(2) 判断B 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
(3) 与D 地相比,判断C 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答案】1) 1 010 — 1 015百帕。
(2)气旋(低压)。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风。
(3) C 地的风力小于 D 地。
C 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较)小,风力(较)小。
【解析】【分析】(1)图中等压差是5百帕,A 为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 的气压值为1 010 1 015百帕。
(2)根据B 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