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洪水灾害(讲义)

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洪水灾害(讲义)

1.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点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 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
暴雨洪水主要有台风、锋面
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
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
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
川融水形成的洪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
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冰凌堵塞河道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
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
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
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3. 雨涝
(1)分布:
我国特大洪水点位主要分布在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 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
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5.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典例精析】
例题(高考新课标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思路导航: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谷地河边,由江南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推出该居民点易遭受洪灾的原因为: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地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地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由于该居民点地处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所以要避免洪灾影响只能迁往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若不迁走只能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答案:原因: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地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地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总结提升】
图示法解析我国洪涝灾害多发且严重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