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1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11)

新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设计巨人教室”的具体任务,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知识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

体会图形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方格纸、尺子、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比眼力:课件出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字很小,看不清楚),谁能
读出来?
2、感知图形的放大:老师将图形放大,使图形看不完全。

学生思考:怎么办?
3、感知图形的缩小:老师将图形适当缩小,使学生看清楚。

4、揭示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合作探究,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一)任务驱动,出示课本情境图。

1、出示巨人身高与我们身高的比是4:1,如果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可以设计些什么呢?(如课桌、黑板、书本等等)。

2、按相同的比应该怎样设计呢?
小结:同学们通过动脑筋,为“巨人”教室的设计出了很多主意,下面请看屏幕,请一名同学把题目读一遍。

【设计意图:创设“为巨人设计教室”的情境,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

通过举例使学生知道可以设计什么,按相同的比怎样设计等,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二)学生讨论,自主合作完成放大图。

1、要将这个长方形放大,需要知道什么?
2、同桌为一组展开讨论,设计“巨人”教室(课件出示讨论需要思考的问题)。

3、学生展示汇报。

4、老师:看来同学们画得都一样,那题中按4:1的比放大,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小结: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长的比是4:1,放大后长方形的宽与原来长方形的宽的比也是4:1,我们就说放大前后长方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5、理解了按4:1的比放大的意思,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长方形按照4:1的比放大呢?
6、如何将这个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呢?
(1)先说说按3:1的比放大是什么意思?
(2)怎样将这个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呢?
(3)学生动手操作后,指名展示。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画放大图掌握得很好,那么你们知道4:1,3:1这些比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吗?
7、理解4:1,3:1这些比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

8、练习:回到课题图,下图是上图按几比几放大的?
小结:同学们通过“巨人”教室的设计,了解了图形的放大,你能把图形缩小吗?下面就让我们试着把图形缩小吧!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在亲历把图形放大的过程中明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就是放大前后的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从而掌握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方法并了解比的前项、后项的意思。


(三)学生自学,尝试独自完成缩小图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24页下面的内容。

(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汇报。

(指名学生到展台展示并汇报他的设计思路)。

总结: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8格,经过缩小后,两条直角边都是2格,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分别缩小到原来的41,那么这条斜边也同时缩小到原来的4
1吗?(指名回答) 3、你还能将这个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吗?(动手操作,汇报) 4、1:4,1:2这两个比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图形放大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图形的缩小,让学生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从而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整个教学过程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认真观察,体验图形的相似。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放大图和原图,缩小图和原图,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同桌商量一下。

2、学生汇报。

小结: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和缩小后,图形的大小改变,形状不变。

(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观察、交流,发现并归纳概括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数学本质,初步体验图形的相似。


三、拓展延伸,了解生活中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亲近数学,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姚明图,分析并理解哪幅图是图A 按2:1放大的,哪幅图是图A 按1:2缩小的。

2、(1)将正方形按1:3缩小,重点思考: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也是1:3吗?
(2)将长方形按2:1放大,重点思考: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也是2:1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另外,通过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懂得图形按比放大或缩小时,面积的比和边长的比是不相等的,避免了学生认知上的错误。


五、全课总结: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你认为在将图形进行放大和缩小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4:1 1:4
3:1 1:2
大小改变,形状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