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今年我校将承办雅安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为迎接艺术节的到来,班集体发动大家折幸运星,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你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制作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2.揭示课题教师:刚才,大家想到了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来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
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统计图。
板书课题: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例1
1、回顾旧知。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这是六(二)班同学开展“我最喜好的颜色”调查,每人限选一种,下面是他们统计的结果。
看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喜欢红颜色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是怎样算出来的?(生答)对,利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求喜欢红颜色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就是求10人是40人的百分之几--------你能算出喜欢黄颜色、蓝颜色和其他颜色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吗?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绘制一幅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你认为应该绘制什么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对,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因此可选用条形统计图。
(点击出示)
你从条形统计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生答)从刚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的多少,同学们,如果想知道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还能看出来吗?好,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总数与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他叫扇形统计图(补写课题,点击出示扇形统计图)
2、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师:在这个统计图里,我们用整个圆来表示全班总人数,用4个扇形表示喜欢各种颜色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其中红色扇形表示喜欢红色人数占全班的百分比,那黄色,白色、蓝色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说给同桌听听,好,谁来说?黄色扇形表示什么? (喜欢黄色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
分比,)那蓝色和白色呢?(喜欢蓝色和其他颜色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教师:我们初步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请大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喜欢红颜色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就用四分之一圆表示。
喜欢黄颜色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就用二十分之一圆表示。
喜欢蓝颜色颜色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0%,就用二分之一圆表示,喜欢其他颜色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就用五分之一圆表示。
)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齐读:整圆面积代表总数,扇形面积的大小反映了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三、课堂活动。
完成第67页“试一试” 1.的题目
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出示课件)这是六三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图。
请仔细观察后获取信息并填空,学生先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检查同学是否已经掌握。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展示作业)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提问,后独立作业)。
汇报展示。
教师:从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圆代表全班总人数,每块颜色代表参加每类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板书关键词强调)。
四、探究三种统计图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1题探究3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三种统计图。
(出示三种统计图。
)
教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小组汇报。
五、拓展练习。
1、填空。
(学生独立做在本子上,订正,板书)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 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 总数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观察两幅统计图能获得哪些信息?(生观察后汇报,)
六、教学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生结合板书说)
我们回去也可以在报纸,杂志、网络上收集一些扇形统计图,和大家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信息。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圆表示总数扇形表示部分
扇形统计图反映出总数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
容安排在小学数学最后一单元。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位为: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现信息。
教学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争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1、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如,利用投影展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资料,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
”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如,引入课题结合学生熟悉的学校情况等,布置让学生收集各类自己熟悉的统计图,力争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体会数学带给我们的人文性。
3、运用探究法。
探究的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遗憾的是,尽管这节课我做了精心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
如:展示汇报学生的作业浪费不少时间。
没能控制好课堂节奏,使伸缩题没有时间展示。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用心设计,让课堂趋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