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梯队(解读)
★纯粹管理工作 • 选拔人才 • 分配工作 • 评估下属 • 教练辅导
高管必须擅长
• 战略规划
★主要区别体现在• 调配资源
接触专业外的内容 • 工作理念
• 制定战略
• 时间管理
• 跨部门协作
• 领导技能
• 提高核心能力 • 评估业务 • 培养下属
• 争夺资源
• 适当授权
集中在经营理念 • 洞察机遇 • 权衡取舍 • 平衡利益关系 • 培养领导人才
领导技能
制定业务战略规划/管理不同职能部门/熟练地与各方面的人共同工作/敏锐地意识到部门 利益点、顺从沟通/顾虑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平衡/对支持性部门的欣赏和支持
6. 集团高管
(管理业务群组)
工作理念 时间管理
领导技能
开放和善于学习的思维/关注他人的成功/重视选育事业部班子成员 花大量时间和事业部班子人员沟通 评估财务预算和人员配置的战略规划/教练辅导事业部经理/评估业务的投资组合策略 冷静客观地评估管理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发现和管理新的业务
A
一线经理
• 通过他人完成任务 • 下属员工的成功 • 管理性工作和修养 • 像一位真正的管理者 • 正直诚实
• 年度时间计划-时间安排、项目进度 • 与下属沟通的时间-自己与下属需要的时间 • 为部门和团队工作设定时间方面的优先次序 • 与其他部门、客户和供应商沟通的时间
• 制定计划-项目计划、预算计划和人员计划 • 工作设计与获取资源 • 人员选拔与教练辅导 • 授权与奖惩激励 • 绩效监督与评估 • 为部门发展建立上下左右的良好关系
在部门内部配置各种资源
• 通过资金调配,技术资源调配,以及人员配置,来提高工作效益
有效协调各部门工作
• 在经理和员工中灌输平等的理念,让信息、想法在各部门见顺畅的流通
A
21
2.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帮助部门总监实现领导力转型的目标和指标
• 工作效率提高的程度 • 工作质量提高的幅度 • 教练辅导的频率和效果 • 提升或者为其他部门输送一线经理的人数 • 新任一线经理的成功率 • 工作中的团队合作 • 在新的领域中团队合作
18
1.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转型的三个方面
界定和布置工作
• 包括与上司、员工沟通,需要他们做什么,以及工作计划、组织架构、人员选拔 和工作授权
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
• 通过监督、指导、反馈、获取资源、解决问题和交流沟通,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 从而高效开展工作
建立人际关系
• 建立与下属、上司和相关部门(甚至包含供应商和客户)坦率交流与相互信任和
• 将高层战略传达给基层员工,将基层员工执行能力反馈给战略制定者。不做“混凝土层”。
要理解,管理深度的缺乏通常是源于公司对部门总监层面的要求不够
• 要求他们参与长期计划及拓展预算,为他们提供机会展现自己成为事业部副总经理的潜力。
A
23
3.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成熟度的要求
成熟:职能部门的领导者要创造出新的职能结构来更好地支持公司的要求 他们需要将结构从集中式改为分散式、同时忍受转变带来的困难
A
4
2.驱动企业持续增长三阶段
第一阶段
市场驱动型
第二阶段
创新驱动型
第三阶段
领导力驱动型
A
5
3.中国企业在领导梯队建设方面的 问题
无从下手 临时抱佛脚
重事轻人 拔苗助长
A
6
4.组织持续发展之痛
1
“帕金森定律”——组织麻痹病
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可能有三条出路:
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4. 事业部副总经理
(管理职能部门)
工作理念 大局意识,长远思考/开阔视野,重视未知领域
时间管理 花时间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
领导技能
管理自己专业外的其他工作/新的沟通技巧/与其他部门协作、争夺资源 制定业务战略实施计划
A
15
4.领导梯队模型总览
5. 事业部总经理
(管理事业部)
工作理念 时间管理
从赢利的角度考虑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 花更多地时间分析、思考和沟通
初任经理的三项重要工作
内容
个人贡献者
工作 理念
• 通过个人能力完成任务 • 高质量技术或专业化工作 • 遵循公司的价值观
时间 • 遵守考勤-按时上下班 管理 • 按时完成任务-通常就是短期的时间安排
领导 技能
• 技术或业务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 为了个人利益和个人成果建立人际关系 • 合理运用公司的工具、流程和规则
我应当具备哪些新的管理技能?
A
12
3.领导梯队模型与传统领导力体系 区别
传统领导力体系特点
点线 发展
系统性 发展
静态 发展
动态性 发展
业绩 导向
成果性 导向
领导梯队模型体系特点
A
13
4.领导梯队模型总览
★兼顾个人与团队 • 工作计划 • 知人善任 • 分配工作 • 激励员工 • 教练辅导 • 绩效评估 • 时间管理
A
14
4.领导梯队模型总览
1. 个人贡献者
(管理自我)
工作理念 通过个人能力完成任务/高质量的技术或专业化工作/遵行公司的价值观 时间管理 遵守考勤—按时上下班/按时完成任务—通常是短期的时间安排 工作技能 技术或业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合理运用公司的工具、流程和规则
2. 一线经理
(管理他人)
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2
“彼得原理”——魔咒
在组织层级中,每个员工都可能晋升到他/她不胜
任的阶层。
A
7
5.跨越从优秀到卓越的天堑
卓越企业不仅业绩出众,更重要的是”人才辈出“。
判断一个企业家是否伟大的标准绝不仅仅是看他在任 时公司的业绩,更重要的是他离任后公司的发展, 而这主要取决于他对各级领导人才 和未来接班人的培间管理 领导技能
系统性发展 动态性发展 成果性导向
目录页 第一部分:领导梯队模型的概述
A
9
1.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阶段6 阶段4 阶段2
阶段5 阶段3 阶段1
A
10
1.小公司领导力发展模型
阶段2
阶段3 阶段1
A
11
2.领导梯队转型的三角模型
工作 理念
时间 管理
领导 技能
什么事情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我应当把时间重点花在哪些方面?
发全体员工的潜能/确保执行到位/管理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司
A
16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1 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2 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3
6 从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 5 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 4 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目录页 第二部分:领导梯队模型的详解
A
17
1.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在公司内部,必须给予每位员工平等的倾听机会。
在职能部门各个层级安排与员工的例行倾听会议是绝对必要的,这是建立“纳谏能 力”和在危险与机会出现前觉察它们的唯一方法
A
26
3.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识别职能紊乱的信号
识别经理出现问题的三个方面的症状: 无法从项目运作导向转变到战略导向 • 缺乏经营业务的整体思维 • 缺乏长期考虑,更多关注短期 • 缺乏将职能活动与业务目标相联系的职能战略 • 忽视公司的职能部门标准、需求、政策和规划 不能重视和应对不熟悉或兴趣不大的工作 • 把时间花在熟悉的人和领域上,对不熟悉的不愿意投入时间 • 在薪资、奖金和预算方面表现出对熟悉部门的偏爱 • 职能部门内的人员流失率高于正常比率 作为领导者的表现不成熟 • 不愿意扮演领导者,而更愿意做执行者 • 不相信他人,尤其不相信不熟悉的职能部门的下属 • 不能授权,必须掌控所有事情 • 倾听能力和表达方面沟通能力很差,不愿意与不熟悉的人沟通 • 授权过多,缺乏有效的控制系统
合作关系
A
19
2.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部门总监错位的五种现象
授权问题
由于对权力分散的挫折感,使决策变得集中且缓慢
绩效管理问题
不能正确指出下属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下属会失去目标
团队建设问题
仅仅把下属当作单独的个人,助长个人主义,影响团队信息共享和协同支持
仅仅局限于完成任务的思维模式
不能充当下属导师的角色,忽略战略文化方面的问题
7. 首席执行官
(管理全集团)
工作理念 时间管理 领导技能
耐心细致地推动公司循序渐进地变革与转型/在长期与短期之间寻找平衡点,并有效执行 /保持与董事会密切沟通与协作/倾听个利益攸关方的意见
不能忙于外部应酬忽略内部管理/要在公司软实力建设方面投入时间
善于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设定公司发展方向/培训公司的软实力,激
在支持业务战略,赢利和竞争优势:职能部门主管还要了解战略和系统思维,这样才能将它 们正在负责的事情与更大的业务问题和目标联系起来
A
25
3.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管理整个职能部门
经理一般已经具有自己的沟通技能,但现在是要交谈技能转变为倾听
这个层级的领导是信息密集型的,如 果一位经理没有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事 实和想法就作出决策和政策发布管理整个职能部门
所有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线经理,使 他们对新的岗位做好准备
缺乏经验的一线经理,可塑性很强,他们会 模仿上司的一言一行,上司需要做好榜样
部门总监必须要向一线经理传达正确信息, 教练辅导是一种更加互动的方式
部门总监必须有全局战略思维。他们在向下 属传达公司发展目标时发挥重要的作用
A
22
2.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