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10环工(1)班一填空20分、名词解释20分、判断10分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水土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效益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手段获取的影像数据,通过专业解译提取水土保持专题信息的过程。
P220土壤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或浅层基岩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P9梯田:指的是在丘陵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形状田块。
P69山边沟:在坡面上每隔适当距离,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的反坡式浅三角形沟 P69允许土壤流失量:长时间内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成土速率时的土壤侵蚀量)P43临界坡度:土壤侵蚀量并不是随着坡度增大而无限增加,达到某一坡度之后,侵蚀量不在增加,并有减少的趋势。
P58土壤抗蚀性:土壤抵抗外营力对其分散和破坏的能力。
面蚀: 降雨在坡地上不能完全被土壤吸收时形成分散的地表径流,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表层土粒的侵蚀现象水力侵蚀:简称水蚀,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少耕法:是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尽量减少耕翻次数,以保持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水分下渗。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以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工作。
风力侵蚀:简称风蚀,是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动的沙粒在打击岩石表面过程中,使岩石碎屑剥离出现擦痕和蜂窝的现象,它是地球表面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壤侵蚀形式。
崩岗:崩岗是丘陵岗地上剧烈风化的岩体,在水力与重力综合作用下,向下崩落的一种特殊侵蚀地貌类型,是坡地侵蚀沟谷发育的高级阶段。
降雨的参数:影响土壤侵蚀的降雨因素包括:雨滴特征、降雨侵蚀力、降雨量、降雨强度等。
福建常用的水土保持草:1三叶草 2、南方护坡草种百喜草 3柠条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表示坡地土壤流失量与其主要影响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的侵蚀数学模型。
A=R*K*L*S*C*P式中:A-----单位面积年平均土壤流失量R-----降雨侵蚀力因子K-----土壤可蚀性因子L----- 坡长因子;S ----坡度因子C---- 耕作和管理因子P---- 辅助性保持措施因子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由4部分构成,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土壤侵蚀强度:指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单位时间和面积内被侵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土壤侵蚀程度:土壤原生剖面已被剥蚀的厚度 P47二简答题:30分/5题1、水土保持学内容有哪些?1、土壤侵蚀的形式、分布和危害;小流域径流的形成与损失过程;土壤侵蚀特征2、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3、水土流失与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4、水土保持的效益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2土壤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有哪些? P60土壤通透性:土壤通透性强,不易产生或者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小,不易产生土壤侵蚀土壤抗蚀性:土壤抵抗雨滴打击分散土壤抗冲性:指土壤抵抗径流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土粒间、微结构间的胶结力和土壤结构体间抵抗径流冲刷离散的能力3简述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原理 P68对于不同的类型治理工程其作用原理不用:坡面治理工程山坡防护工程:改变小地形的方法、修筑排水工程或者支撑建筑沟壑治理工程: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小型水利工程:将坡地径流以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4简述水土保持效益的计算原则. P195(1)根据治理措施的使用年限确定效益计算期一般为20到30年(2)采用数据资料要翔实可靠(3)从措施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5简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的优缺点优点:形式简单、方便使用缺点:(1)数据来自落基山脉以东(2)适用于缓坡地(3)适用于土壤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的土壤(4)因子相互作用被忽略(5)未考虑径流因素,如坡长与降雨等6、简述水土保持效益估算评价的目的(1)为水土保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检验水土保持规划实施进度(3)为水土流失防治动态进行检测预报(4)对进一步的治理部署和决策提供依据(5)预测和及规划措施的效益7、简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解释方程总每个因子所代表的含义A=R×K×L×S×C×PA:土壤流失量 R:降雨侵蚀力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C:耕地和管理因子 P:辅助性保持措施8、简述土壤侵蚀的内外动力因素内动力因素:直接作用:地震(海啸)、火山喷发间接作用:地壳抬升或者地壳沉降会导致水流侵蚀基准面变化外动力因素:E=f(c×t×g×s×pc×m)E:土壤侵蚀 c:气候 t:地形 g:地质 s:土壤 pc:植被 m:人类活动9、水力侵蚀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类型特点面蚀:主要发生在裸露的和植被稀少的平缓的坡地表面上沟蚀:集中的线状水流对地表进行的侵蚀潜蚀:主要是地表径流集中渗入土层内部10、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的作用(1)改变小地形(2)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强土壤抗蚀性(3)改善土壤水分(4)增加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5)保持水土,保肥,增产,改良土壤11、简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作用。
(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作用1、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2、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作用(二)森林植被对土壤水文性质的改良作用1、水分在森林土壤内渗透、存储和移动2、消除洪水的作用3、固持土壤的作用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5、改良土壤,增加地力6、调节气候,改善环境12、简述水土保持效益计算的原则?1、根据治理措施的使用年限确定效益计算期一般为20—30年2、采用的数据资料要翔实可靠3、从措施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13、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什么?并举出身边的一个例子?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破坏土地资源,危害生态安全;(二)降低土壤肥力,加剧面源污染;(三)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四)泥沙淤积水库湖泊,影响开发利用;(五)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例如:湖南省洞庭湖由于风沙太多,每年有1400多公顷沙洲露出水面。
湖水面积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缩减到2740平方公里。
更为严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陆地3米,这就丧失了它应承担的长江的分洪作用。
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14、简述崩岗侵蚀的发育条件。
崩岗侵蚀的形成受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影响。
条件:1、深厚的土层或风化母质;2、软弱面的发育;3、强大的径流冲击和地下水在软弱面的运动;4、地表植被及枯枝落叶层遭到严重破坏。
15、简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特征1.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等高耕作沟壑耕作残茬覆盖、免耕少耕2.水土保持栽培措施:间作轮作套种、混播3.山坡地开发利用的水土保持新技术:山边沟百喜草16、植被在水土保持上的主要功效1.拦截降雨2.调节地表径流3.固结土体4.改良土壤性状5.降低风速三论述题20分/两题。
1、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有什么特征? P2(1) 侵蚀地块呈斑点状分布、隐蔽性强,潜在危害性大;(2)降雨充沛、土层深厚加之认为活动频繁,导致崩岗侵蚀剧烈;(3)早起水土流失治理中产生的马尾松红纯林,导致部分区域林下水土流失严重;(4)经济高速发展,导致新增水土流失加剧等。
2、《中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把土壤侵蚀四级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P11该系统共分为四级类型,一级按侵蚀营力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5个土壤侵蚀类型;二级按侵蚀方式或主体形态进行分类,例如水力侵蚀分为溅蚀、面蚀、沟蚀和山洪侵蚀,重力侵蚀分为崩塌、滑坡、泻流,复合侵蚀分为崩岗和泥石流;三级按侵蚀方式的不同形态或性态进行分类,例如面蚀分为层状、鳞片状、砂砾化和细沟状面蚀,沟蚀分为土石山区侵蚀沟和黄土侵蚀沟;四级按侵蚀强度或侵蚀程度分类,例如复合侵蚀按分布密度、物质移动量、发生频率结合定性评价划分侵蚀强度。
3、试述人为活动在土壤侵蚀中的双重作用(P65-66)消极作用:(1)破坏植被(2)陡坡开垦(3)不合理的耕作方式(4)工程建设积极作用:(1)改变地形条件(2)改良土壤性状(3)改善植被状况4、土壤侵蚀分类依据是?请论述水力侵蚀的分类系统?(P11-22需结合课本做适当补充)土壤侵蚀的一级是按侵蚀营力划分;二级按侵蚀方式或主体形态:三级按侵蚀方式的不同形态或性态;四级按侵蚀强度或侵蚀程度分类水力侵蚀按照侵蚀方式或主体形态划分为面蚀、沟蚀、潜蚀。
5土壤侵蚀分类依据是什么?请论述重力侵蚀和复合侵蚀的分类系统。
(P23-36) 该系统共分为四级类型一级按侵蚀营力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复合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二级按侵蚀方式或主体形态,其中水力侵蚀分为溅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重力侵蚀分为崩塌、滑坡、泻溜;三级按侵蚀方式的不同形态或性态。
面蚀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沙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沟蚀分为土石山区侵蚀沟和黄土地区侵蚀沟。
四级按侵蚀强度或侵蚀程度分类。
重力侵蚀分类系统:根据土石物质破坏和位移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泻溜、崩塌、滑坡、蠕动等四类。
发生的条件:①土石松散或滑动易破坏;②土石临空坡度陡,表面土石外张力丸;③地面缺乏植物覆盖,又无人工保护措施。
重力侵蚀它破坏耕地、掩埋庄稼;摧毁城镇、村庄和厂矿;破坏交通道路、通讯设施和渠道;堵塞河流,并为河流和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间接地造成河流治理困难。
泻溜指石体受干湿、冷热和冻融的交替作用,造成石体表面表面松散和内聚力降低,形成不稳定的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滚落或滑落。
形成过程:风化裂痕形成阶段——疏松层形成阶段——泻溜发生阶段崩塌是在陡峭的斜坡上,整个山体或一部分岩体、土体及岩石碎屑突然向下崩落、翻转和滚落的现象。
崩塌按不同原则进行分类,一根据组成坡地的物质结构,可分为崩积物崩塌、表层风化崩塌和沉积物崩塌。
二根据崩塌移动的形式和速度分类,可分为散落型崩塌、滑动型崩塌和流动型崩塌。
三根据崩塌的体积,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由于地下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移动的现象。
防治滑坡工程措施可归结为三类:①排水。
②改变滑坡体力学平衡条件。
③加固滑体抗阻能力。
复合侵蚀分类系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侵蚀类型,如崩岗、泥石流等。
泥石流:指包含固体物质的高粘性流体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①泥石流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②泥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