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铺轨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1.人工铺轨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
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铺轨时利用既有或已铺线路,把钢轨、轨枕及配件卸至施工路段附近,先采用履带式拖拉机或汽车将钢轨配对拖拉散开后拨到两侧路肩上,再用汽车或四轮拖拉机将轨枕及配件分段卸散,然后分段铺设。
⑴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①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路基工程竣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桥涵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和所铺底砟等进行现场复查。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排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②卸轨料利用8t~10t汽车吊或组织人力由平板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分类集中堆码,卸钢轨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
③拖散钢轨用履带式拖拉机或汽车,按轨排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将钢轨拖拉到对应铺设地点,并按上、下股拨移到两侧路肩上。
④散布轨枕及扣配件利用汽车把轨枕、扣配件运到施工现场,根据轨排表中注明的每节轨排的轨枕根数及所需的扣配件数量均匀散布,并按线路中线桩将轨枕方正。
⑤钢筋混凝土枕螺旋道钉锚固在作业区安设两口铁锅轮流熔制硫磺砂浆,每锅熔制量50kg左右,熔制锚固砂浆时,按选定的配合比,称好各材料的一次熔制量,先倒入砂子加热到100~120℃后,将水泥倒入加热到130℃,最后加入硫磺和石蜡,继续搅拌加热到160℃,溶浆由稀变稠成液胶状时即可放入保温锅保温待用,同时要不断搅拌,使砂子不致离析;同时进行人工堵孔工作,硫磺砂浆熔制好后,即可人工挑浆进行锚固作业,随着锚固进程熔浆锅亦随之迁移。
⑥连接钢轨人工用撬棍将钢轨由路肩拨移到轨枕承轨槽内,安装鱼尾板,螺栓及垫圈,并按规定力矩拧紧螺帽。
⑦方枕及散扣件按照轨排表中所注明的轨枕间距,用粉笔在轨面上划出间距印,并用白油漆在轨腰上打上正式点位,然后用起道机顶起钢轨,将轨枕方正,放入轨下绝缘垫板,落下起道机,再将扣件按规定规格、数量散放在钢轨两侧轨枕上。
⑧上扣件上扣件前先细方轨枕、摆正轨下绝缘垫板,铲除承轨槽面余渣,然后将各种扣件依次放入承轨槽内,用小撬棍将扣件拨正落槽,最后用梅花扳手拧紧螺帽。
⑨线路维修线路铺好后,按线路中线桩拨至设计位置、串砟捣固、消除硬弯、鹅头、三角坑和反超高现象。
⑩质量检查对已铺线路进行全面检查,补齐或更换不合格扣配件、补齐轨枕、更换失效轨枕、拨正线路方向和水平等。
⑵质量控制线路上铺设的钢轨、轨枕及扣配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符合本线设计要求。
无合格证或经检验不合格的轨道材料不得上线使用。
螺旋道钉锚固所用硫磺砂浆配制工艺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D的规定,锚固后的螺旋道钉拉拨力不小60KN。
螺旋道钉与承轨槽面垂直,歪斜不大于2°,道钉中线与承轨槽面交点偏离预留孔中心不大于2mm,道钉圆台底面应高出承轨槽,但不大于2mm。
对于轨枕锚固,尽可能安排集中进行硫磺锚固,以提高螺旋道钉锚固质量。
轨缝预留应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F的规定。
当轨温低于当地历史最高轨温时,不出现有连续3个及以上的瞎缝。
任何情况下,不出现构造轨缝。
轨缝实际平均值与检算平均值差±2mm;接头错牙≯1mm;接头相错量直线≯40;曲线≯40mm 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轨距误差允许+6mm、-2mm;轨道中心与设计中线差≯20mm。
各种扣配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扣件应涂油,拧紧扣件的力矩为80~,轨距挡板、挡板座号码的配置附合《规范》要求。
轨道大方向远视直线顺直、无硬弯、曲线圆顺、无反弯或鹅头,无反超高和三角坑。
⑶安全措施使用吊车卸轨料时,一定要挂吊牢靠,起吊时两端应设专人稳定,控制平衡,并由专人统一指挥装吊作业。
在吊起的轨料下面或移动范围内,禁止人员通过和逗留;拖拉轨料时,挂钩一定要稳妥,防止脱钩,钢丝绳伤人,卸轨枕或扣件时,一定要站在确认安全的位置,防止作业人员闪落车下或挤伤手脚,同时注意轨枕和扣件下落时不要砸伤他人。
拨移钢轨时,作业人员一定要站在钢轨的同一侧,撬棍插稳,统一指挥、统一动作,防止撬棍滑落伤人。
上扣件时,禁止将手伸入承轨槽和轨底之间,拨动扣件和轨枕时,要用手推撬,防止手拉撬棍碰伤头部。
拨道时,须将撬棍插在轨底成45°角以上,深度不小于20cm,以免滑撬摔伤。
2.道岔铺设道岔铺设施工流程图详见“道岔铺设施工流程图”。
道岔铺设施工流程图人工现场预铺道岔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人员对平面图和站场设计说明书进行认真审核,确定道岔型号、道岔开向及采用的标准图,绘制施工平面图,提出道岔铺设材料表,编制施工计划和铺岔作业指导书。
明确道岔铺设作业所需的劳动力及工器具的配备,并组织调迁到施工现场。
施工技术人员对测量班移交的岔位桩,依据站场平面图进行复测、验证,并对所铺道砟,按有关规定进行自我验收。
岔料装运采用拖车将钢轨运至现场,轨枕、零配件统用汽车运至现场,装车时将尖轨与基本轨捆牢装车。
岔轨料装好车后,按有关规定进行捆扎加固,对装运长钢轨和长岔枕的车辆,要按长大货物运输的规定加设标志。
卸车时,要首先确认岔位各桩号,将各钢轨对准其相应位置,利用8t~10t汽车吊将岔料按序卸下。
(2)、铺设混凝土岔枕单开道岔铺设混凝士岔枕(以下简称岔枕)道岔,若无干扰,施工场地宽阔,则可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卸车,以及就地组装的施工方法。
考虑经济效益,宜预留岔位,然后再用火车平板车运输全部道岔材料。
道岔运输及装卸岔枕长,重量大,易产生裂纹和被碰伤,一组道岔的材料应将钢材和岔枕分别装在两个平板车上,最好一次运到工地。
装岔枕的平板车底面要平,平板与岔枕以及岔枕之间应垫两根以上垫木,长岔枕适当多垫,垫木厚度应高出承轨槽。
装车后要用铁丝捆牢,防止岔枕串动和互相磨擦碰伤。
岔枕配件多,装车时应清点配套,分类堆码,不允许混乱。
岔枕及钢轨一般应使用机械装卸。
装卸时应慢装轻放。
每次装卸岔枕应限制数量,防止压裂碰伤。
吊枕钢丝绳要有相当长度,防止吊重打滑。
道岔钢轨尽可能一次吊卸到位,如不能到位再用机械拖拉,不允许转硬弯,道岔尖轨应与基本轨捆牢。
(3)施工程序及作业技术要求施工作业程序平整道碴、散布混凝土岔枕、硫磺锚固、上轨连接夹板、画轨枕印、细方轨枕、安装扣件。
道碴①道碴必须符合部颁标准;②铺碴前先铺一层厚度不小于20㎝的碎石道碴,其宽度岔前不少于3m,依次递增至岔后不少于;③按水准桩及中线桩平整道碴并与相邻道岔或线路高差进行顺坡。
散布岔枕①用机械吊铺岔枕就位(短岔枕也可人工抬运就位);②用测绳自岔前至岔后拉直,并标出岔枕间隔距离,逐根散布,小范围内的细方岔枕用撬棍调整。
硫磺锚固①使用的材料、配合比、操作工艺、技术要求等详见《轨排生产作业指导书》;②锚固螺旋道钉应使用模具,其高低差及横向误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上轨连接夹板道岔钢轨一般直股直接卸车吊轨就位,弯股人工用撬棍拔移到混凝土枕承轨槽就位。
连接夹板后要求轨缝均匀,岔前接头方正,道岔纵向误差不宜超过5mm。
如果与其他道岔相连,将龙口轨连接好后,留有轨缝,为保证后继道岔及龙口渡线位置,误差也可超过5mm。
画轨枕印、细方轨枕①道岔钢轨上所画的岔枕印应严格要求,测量准确、标志明显。
②应按标准图要求点画,并注意1~54 号岔枕应垂直直股方向,55~57号岔枕逐渐向垂直辙叉角平分线方向扭转,57~84号岔枕均垂直辙叉角平分线,第87~89号、90~92号岔枕又逐渐向垂直于岔后线路方向扭转。
上扣件①上扣件前应先垫好钢轨下塑料垫板及橡胶垫板,胶垫圆点朝下,沟槽朝上,特别注意斜坡胶垫不要放错位置。
②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混凝士岔枕扣件种类较多,安装前要按标准图对号核实就位。
③组装时对一些不合适的扣件不可用锤硬打入位,以防打坏配件和轨枕挡肩。
④按规定力矩拧紧扣件。
质量检查检查材料数量、道岔位置、轨距、扣件安装、导曲线支距、附带曲线支距、轮缘槽宽度、尖轨密贴程度等项目是否符合规定。
道岔结构件、轨枕、配件等均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外观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数量齐全。
道岔铺设后,符合以下要求:铺设位置正确,基本轨、尖轨、辙叉及配件铺设符合标准图。
转辙器搬动灵活,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在转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的间隙不得大于2mm,尖轨无损伤,尖轨顶面宽50mm以上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顶面1mm。
轨距允许误差:装有控制设备的道岔,除尖轨尖端处为±1mm 外,其余各部均为+3mm、-2mm。
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查照间隔)不小于1391mm,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护背距离)不大于1348mm。
道岔的大方向与其连接线路的中线一致,与道岔偏差不大于30mm。
导曲线应圆顺,支距正确,其误差不大于2mm,连接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量不大于3mm。
接头处轨面高差和错牙不大于1mm,轨缝实际平均与检算值误差控制在±2mm,岔头或岔尾接头相错量不大于20mm。
基本轨落槽、滑床板平直,滑床板与尖轨间有2mm以上空隙者,不多于1块。
道岔铺设完毕,串砟找平,逐步捣固,全部滑床板在同一平面上,轨面平顺,在道岔全长内高低差不大于4mm。
导曲线没有反超高。
安全措施使用吊车及其他机械卸岔轨料时,必须执行装吊作业安全操作规章,吊点要选准挂牢,起吊时两端设专人稳定控制平衡,由专人统一指挥,在吊起的岔轨料下面或移动的范围内禁止人员进行作业。
装运钢轨、长岔枕的车辆,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捆扎、加固牢靠,并按长大货物装运的规定,加设醒目的防护标志。
押运人员要随时观察岔料变化情况,发现异常位移及捆扎失效等情况,及时通知停车予以处理,严防岔料滑落发生意外。
人工拨岔轨时,作业人员全部站在钢轨的同一侧,统一指挥。
翻转钢轨时用撬棍敲击轨头示警,待全部人员离开钢轨确认安全时,再开始翻轨,撬棍前后严禁站人,叫号时两人要一致,防止撬棍飞出伤人。
拨道时,须将撬棍放在轨底,与钢轨轴向相交的角度不小于45°,插入深度不小于20cm,以免滑撬摔伤。
起道时,起道机应平衡地放在道碴上,不得歪斜俯仰,以免倾斜,放落时作业人员不得将手脚放在轨枕或钢轨上,以免压伤。
上扣件时,禁止将手伸入承轨槽和轨底之间,拨动扣件时,用手推撬,防止手拉撬棍碰伤头部。
混凝土岔枕重量大,宜用机械装卸,散布装卸时应慢吊轻放,以免互相撞击发生碰伤或折断。
使用机械装卸和散布钢轨、岔枕时,吊件下面严禁站人,防止绳索拉断或岔枕滑落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