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

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

中铁四局杭长客专(江西段)轨道工程编号:轨007人工铺轨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审批:2013年 6月10日发布 2013年 7月1日实施中铁四局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7标项目部铺轨工区目录1.适用范围 (1)2.施工准备 (1)3.技术标准 (1)4.施工作业流程及技术要求 (5)5.劳动组织 (8)6.设备机具配置 (8)7.质量要求 (9)8.安全及环保要求 (11)人工铺轨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四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7轨道工程施工作业,其中南昌西站、杭长向莆联络线、动车东走线、高安站、萍乡北站只铺设枕木和钢轨及配件。

2. 施工准备2.1内业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2 外业准备提前备齐作业指导书上的施工工机具和检查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满足施工要求。

3.技术标准3.1钢轨类型:1.江西段正线采用100m定尺长的60kg/m无孔新轨,钢轨材质为武钢U71MnG;2.江西段车站站线(不含维修工区)、动走线、联络线采用100m 定尺长的60kg/m无孔新轨,钢轨材质为武钢U71Mn;动走线、联络线半径小于2800m曲线地段采用攀钢U71Mn热处理钢轨。

3.江西段连接联络线、动走线和站内3/4道的安全线采用100m 定尺长的60kg/m无孔新轨,钢轨材质为武钢U71Mn。

4.江西段车站维修工区及其连接的安全线钢轨采用25m的50kg/m 有孔新钢轨,钢轨材质为武钢U71Mn。

3.2轨枕及扣件1.正线采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扣件采用WJ-8C型扣件。

2.车站紧邻正线的到发线(3、4道)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扣件采用WJ-8B型扣件。

3.车站除3/4道以外的站线站台内外均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667根/km、图号:研线0322)与弹条II型扣件(图号:TB/T3065)。

4.连接3/4道的安全线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520根/km、图号:研线0322)与弹条I型扣件(图号:TB/T1495)。

5.维修工区及其连接的安全线均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440根/km、图号:研线0322)与弹条I型扣件(图号:TB/T1495)。

6.杭长向莆联络线桥梁地段采用新Ⅲ型混凝土桥枕(图号:专线3448,1667根/km),路基地段采用Ⅲ型有挡肩混凝土枕(图号:专线3393,1667根/km),扣件均采用弹条II型扣件(图号:TB/T3065)。

连接下行联络线的安全线: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520根/km、图号:研线0322)与弹条I型扣件(图号:TB/T1495)。

7.南昌西动走线桥梁地段采用新Ⅲ型混凝土桥枕(图号:专线3448,1667根/km),路基地段采用新Ⅱ型混凝土枕(图号:研线0322,1760根/km),扣件均采用弹条II型扣件(图号:TB/T3065)。

连接动走线的桥梁和路基地段的安全线均采用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520根/km、图号:研线0322)与弹条I型扣件(图号:TB/T1495)。

3.3道岔1.江西段正线道岔区采用板式无砟轨道结构,18#道岔图号为CN-6118AS,42#道岔图号为CN-6142AS,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采用德国R350HT钢轨,导轨材质为武钢U71MnG。

2.紧邻正线的到发线道岔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道岔图号为GLC(07)02W,其余道岔均为有砟道岔。

站线道岔均由中铁重工供货,道岔尖轨及辙叉材质为攀钢U71Mn热处理轨,其余钢轨采用武钢U71Mn热处理轨。

3.4有砟-无砟过渡段过渡枕图号采用通线(2008)2201-2,其中有砟过渡枕采用通线(2008)2201-2-58~59,无砟过渡枕采用通线(2008)2201-2-60~61,扣件采用WJ-7B型扣件,辅助轨采用扣板式扣件。

1.长枕埋入式道岔岔尾连接安全线时,预留安装辅助轨的条件,即岔后铺设5.8m无砟过渡轨枕和19.2m有砟过渡轨枕,但是不安装辅助轨,道砟不胶结。

长枕埋入式道岔岔尾连接车站站线或维修工区并且连接的有砟线路(不含道岔区)长度大于25m时,岔后铺设5.8m无砟过渡轨枕和19.2m有砟过渡轨枕,并安装辅助轨,但是道砟不胶结。

长枕埋入式道岔岔尾连接的有砟线路(不含道岔区)长度不足25m 时,岔后铺设普通有砟线路,但道砟需胶结(由站前单位胶结)。

2.南昌西209、215、217#道岔曲股岔后铺设5.8m无砟过渡轨枕(或者一块预埋安装辅助轨螺栓套管的II型板)和19.2m有砟过渡轨枕,并安装辅助轨,但是道砟不胶结。

南昌西206、210#道岔曲股岔后连接的有砟线路长度不足25m,岔后铺设普通有砟轨道,但道砟需胶结(由站前单位胶结)。

杭长向莆联络线L1、L2#道岔曲股岔后铺设5块II型板,然后铺设5.8m无砟过渡轨枕(或者一块预埋安装辅助轨螺栓套管的II型板)和19.2m有砟过渡轨枕,并安装辅助轨,但是道砟不胶结。

3.5轨道结构标准1.站线轨道结构基本标准见表3-1:表3-1 站线轨道结构表备注:①其他站线系指动车(运用)段(所)内的到发停留线与整备待班线、综合维修工区及连接车站与综合维修(工区)的线路、牵出线及安全线。

②道岔的道床厚度不应小于连接的主要线路的道床厚度。

③有垫层指非渗水土路基采用的双层道床;无垫层指岩石、渗水土路基采用的单层道床。

④站线宜采用单层道床。

⑤联络线暂按采用弹条II型扣件,到发线、动车组走行线应采用弹条II型扣件,其余线路铺设混凝土枕时,采用弹条I型扣件。

⑥不同类型的钢轨连接采用异型轨连接,异型轨长度采用12.5m。

⑦表中没加注明均以m为单位。

2.站场路基线路直线地段轨道高度见表3-2:表3-2 站场路基线路直线地段轨道高度表备注:①适用于枢纽联络线、既有沪昆改线单层道碴形式;②适用于客运专线到发线站台部分;③适用于客专到发线非站台部分、枢纽动车走行线单层道碴形式;④适用于动车所、综合维修工区内线路;普速铁路其它站线(如调车线、牵出线、机走线等),线路有特殊要求的除外;⑤表中没加注明均以m为单位。

⑥本标段已将站台内铺设宽枕变更为铺设新II型枕。

4.施工作业流程及技术要求人工铺轨作业施工步骤为:按照轨排布置计划将轨料装车、检查→预铺底砟、轨料运输、卸轨料→抬运钢筋砼轨枕粗方→钢筋混凝土轨枕锚固→散轨底大胶垫→配轨、上钢轨→细方枕、上扣配件→紧扣件→检查验收。

具体要求如下:1.轨排布置计算以线路实际长度(考虑曲线缩短量、内业断链、外业断链等因素)进行轨排到达里程计算,轨缝预留根据现场测量实际轨温通过查表得出,基地内配轨时应准确反映钢轨的实际长度。

由于人工铺轨不固定铺轨方向,轨排布置表中应表明铺轨方向,从而准确体现缩短轨布置股别及轨头到达里程。

2.桩橛的钉设及道砟摊铺铺轨前由测量组对线路进行交接复测,符合设计要求后,对线路中心桩、道岔三大桩等以实际位置或外移的形式予以明示。

起道桩在曲线地段设置于股道内股,以便于现场作业。

道砟摊铺厚度:双层道床以道砟厚度按垫层厚度铺足,单层道床厚度铺设控制在150~200mm,顶面应整平,中间拉成槽,凹槽宽度宜为600mm。

桥梁两端各30m的预铺道砟厚度,应使道床高出桥台挡砟墙不小于50mm,并做好临时砟面顺坡。

3.人工散枕、散轨、粗方轨枕砼枕运输至工地后,利用吊车卸枕,人工配合,将砼枕按大致铺设数量均匀散开。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线绳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线,人工方正轨枕。

每段轨枕及钢轨数量依据轨排表中数量得出。

4.硫磺锚固现场锚固作业采用正锚方法进行,具体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将详见《硫磺锚固技术交底》。

5.上轨、细部方枕上轨前应检查钢轨型号、长度、曲线缩短轨等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将路基两侧的钢轨抬到轨枕槽上,按照当时的实测轨温正确预留轨缝,利用轨距片控制。

连接接头夹板、螺栓并涂油,并在钢轨内侧用白油漆画点作为方正枕木标准。

铺轨时,预留轨缝按此式计算:a=0.0118×(Tmax-t)L-C式中:Tmax取值为66.6℃;t为铺设时实测轨温;L为钢轨长度当钢轨长度小于15m时,C值取2mm;钢轨长度大于15m时,C值取4mm。

铺设标轨时各枕木间距如下:(1)25m钢轨,混凝土枕按1760根/km布置,每节轨配置44根;枕木间距为:a=570mm b=549mm c=540mm(1)25m钢轨,混凝土枕按1520根/km布置,每节轨配置38根;枕木间距为:a=664mm b=610mm c=540mm(3)25m钢轨,混凝土枕按1440根/km布置,每节轨配置36根;枕木间距为:a=704mm b=614mm c=540mm(4)12.5m钢轨,混凝土枕按1520根/km布置,每节轨配置19根;枕木间距为:a=672mm b=604mm c=540mm(5)12.5m钢轨,混凝土枕按1440根/km布置,每节轨配置18根;枕木间距为:a=714mm b=625mm c=540mm其中a,b,c值如下图所示:6.扣件安装根据轨型及枕木类型选择相应的扣配件(将在轨排表中说明)进行安装,各种扣配件具体安装使用条件见各扣件说明书。

需要进行轨距调整时,对照下表,选取合适号码的轨距块或轨距挡板进行安装。

7.线路上砟、起道作业铺轨后第一次上砟厚度不宜大于100mm(单层道床厚度不大于250mm,可一次按设计铺足),第二次上砟应在第一次上砟整道并通过5对列车后进行。

起道作业时,直线地段以线路左股为标准,曲线地段以内股为标准,按照水平桩起道至设计高程,找平小洼,校正轨道左右水平和前后高低。

直线两股钢轨面保持同一水平,曲线外轨超高数值按不同线别分类如下:(1)到发线高程等高于正线,曲线应设置外轨超高,超高顺坡率按2‰设计。

车站站线半径:800≤R≤900m时:超高设置为35mm;半径:R=1000m时:超高设置为30mm;半径:1100≤R≤1200时:超高设置为25mm;半径:1300≤R≤1400时:超高设置为20mm;(2)维修工区曲线可不设超高,若设超高宜为15mm。

8.道床整理道床整理要求全面、均匀,并分层夯实。

作业后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应符合设计横断面标准尺寸的要求。

5.劳动组织铺轨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见表5-1。

表5-1 铺轨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6.设备机具配置人工铺轨铺设作业设备配备见表6-1。

表6-1 设备机具配置表7.质量要求1.原材料进场要求(1)钢轨标准长度钢轨进场时,需对钢轨长度逐一丈量,将实际长度标识于轨头端部,配轨时综合考虑长度误差。

(2)砼枕砼枕进场时,需对轨枕的型号尺寸(长度、宽度、高度、预埋件相对位置)按照2%进行抽检,并对轨枕外观质量全部检查,对存在掉块、露筋现象的轨枕坚决禁止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