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七年历史下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邹平审核:东山中学历史备课组时间:2012-5.20 【活动目标】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影响。

【学习流程】
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
1、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学生自学教材
3、问题:
(1)明朝初年,明政府为什么能够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2)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3)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4)什么是闭关政策?请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5)闭关政策给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个人默学课本(8分钟)
(三)小组交流(2分钟)
二、展示与质疑:
三、点拨与归纳:
教学反思:四、巩固与检测
(一)巩固训练
(二)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
1、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
A、福州印度半岛
B、刘家港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福州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促进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4、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住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
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
C、阻止西方殖民的入侵
D、维护清朝的统治
6、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A、限定通商口岸
B、进出口货物的无限制。

C、提高关税,抑制出口。

D、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7、下列对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朝的闭关政策限制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闭关政策从根本上防御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D.闭关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8.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
A.明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C.明统治者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D.掠夺土地和财富
9.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学习后记:
明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清朝的对外政策
郑和下西洋闭关政策

清对外政策
时间:
出发地:到达地:
闭关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七年历史下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1)明朝初年,明政府为什么能够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1.明朝初期国力强盛。

2.造船技术发达。

3.指南针的运用。

4.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

目的: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大明国威。

(2)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1.造船技术的领先。

当时我国处于明朝的初期,国力强盛,造船技术世界一流,造的船不仅坚固,而且很大,适合远洋航行。

2.指南针在船上的应用。

指南针在宋代已经得到了应用,在明代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3.气象知识的积累,因为远洋航行要穿过季风带,所以这方面的积累是中国此前好几个世纪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计划好出航和返航时间,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和时间。

意义:郑和推动了中国远洋事业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宣扬了国威,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为当时中国的国际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3)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最终结果: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由于国库耗费巨大,加上郑和已死,后来封存船只,颁布禁海。

(4)什么是闭关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的无知是“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
2、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

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

(5)闭关政策给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他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一、选择题
1. A
2. D
3. C
4. B
5. D
6. ACD
7. C
8. C
9.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