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头”》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
技术
评价方案设计
【主要内容】
1. 在课件的图片中圈出身体部位“头”;在课堂趣味活动中点击头的图片。
2.读儿歌,模仿做动作:这是头,摸摸头,点点头,摇摇头。
3.利用白纸正确朗读爆破音“t”以及生字“头”的读音,跟读、自由读、轮流读,观察白纸是否有被吹动。
4.字卡分组分类练习:A组学生把生字“头”和“人”做区别辨认并读一读;B组学生把图文卡“头”和“人”做区别辨认并读一读;C组学生把图文卡“头”和“人”做区别辨认。
【评价方式】
1.利用多媒体课件,趣味检测学习内容。
2.通过白纸的颤动,检测学生是否发音正确。
3.字卡分类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生字字形。
【主要内容】
1. 与家长一起练习儿歌,模仿做动作或听儿歌做动作。
2.在家进行字卡认读和分类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3.常做头部运动,舒缓放松头部。
【评价方式】
以家庭作业形式巩固学习内容,特殊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较弱,需联系生活场景多次反复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1.
教师利用蒙层擦出一幅卡通人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请学生猜一猜他们是谁;仔细观察,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他们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呢?
2.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 创设情境:今天这两个特殊的人物想跟我们一起学习,但是他们在来的路上被困住了,需要我们完成四个学习任务,才能把他们救出来。
(教具箱展示困住的两个卡通人物玩偶,四个任务卡片贴在箱子的锁上。
)
【设计意图】
1. 用蒙层擦出可爱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表达。
2. 通过创设任务情境,真实卡通人物玩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任务一:我会做,认识头的位置 】
1.师:头在我们身体的顶端,是身体重要的部位。
(1)教师示范,指着自己的头说“这是头”;在PPT 上圈出人物的头,说“这是头”。
(2)请学生指一指自己的头。
2.跟着儿歌做动作:这是我的头,摸摸头,点点头,摇摇头。
(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动作。
(2)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
(A 、B 组学生)
3.教师点评学生的动作,完成后撕掉箱子的任务一卡片。
【设计意图】
1.视觉图片和视觉动作是一年级特殊学生学习的优势通道,通过图片和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认识头的位置,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2.通过简短的儿歌设计三个与头有关的动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同时能适时调整学习状态。
【 任务二:我会读,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
1.初读生字,了解学生的发音,感知学生的发音。
2.老师指导发音:舌头抵住下齿,向外吐气,嘴巴圆圆的,第二声调。
3.突破难点,发音t :老师用白纸放在嘴边,让学生观察,发声母t 的音时,白纸有什么变化:发音时白纸会因为气流颤动。
(1)用白纸放在学生嘴边,指导学生发音。
(2)拿麦克风,让学生一一跟读、正确发音。
4.教师点评学生的读音,完成后完成后撕掉箱子的任务二卡片。
【设计意图】
1.借助白纸,学习声母“t”的读音,通过气流颤动让学生感知自己的发音。
2.借助道具麦克风,激发学习读字的兴趣。
【任务三:我会认,认识生字“头”的字形】
1.用图片和动画演示生字“头”的字形:生字“头”就好像一个人伸开双手在做操,旁边有一双小眼睛在观看;图片和动画转换到笔画:“一”“人”加两点,就变成了“头”的字形。
2.请学生仔细观察,认读生字卡片“头”。
3.希沃课堂活动,分组竞争认识生字“头”。
4.小组合作,辨认字卡:A组学生把生字“头”和“人”做区别辨认并读一读;B组学生把图文卡“头”和“人”做区别辨认并读一读;C组学生把图文卡“头”和“人”做区别辨认。
5.教师点评学生的认读,完成后完成后撕掉箱子的任务三卡片。
【设计意图】
1.把生字“头”通过动画和图片演示出来,让学生直观认识生字“头”的字形。
2.根据学生能力分层辨认字卡,巩固学习内容。
【任务四:我会说,说说“头”的好朋友】
1.师:生字宝宝“头”一个人太孤单了,他想找几个词语好朋友一起玩,你们能帮他找一找吗?说一说与“头”有关的词语朋友有哪些?(提问学生)
2.师:“老师这里也有几个生字宝宝“头”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
”
(1)课件出示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头发”“额头”等,并跟着老师读句子:“这是头发。
”
(2)课件出示各种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并跟着老师读句子:“这是石头。
”
(3)课件出示各种木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木头”,并跟着老师读句子:“这是木头。
”
3.带领学生仿说词语、仿说句子。
(A组学生仿说句子,B组学生仿说词语,C组学生指认词语。
)
4.教师点评学生的仿说,完成后撕掉箱子的任务四卡片。
【设计意图】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找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词语。
2.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通过带领学生仿说词语和句子,锻炼学生的口语仿说能力。
【爱护我的头,做头部运动】
1.师:“哇,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四个任务,现在可以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救出来了。
”(从箱子里拿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玩偶。
)
2.请同学们摸摸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头。
3.头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位,刚刚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里面待太久了,头有点不舒服,我们一起来做做头部运动,放松我们的头。
【设计意图】
通过做头部运动,引导学生爱护身体,爱护我们的头部,以快乐的体验方式巩固升华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
1.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2.课堂点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学生可以挑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玩偶,作为奖励。
3.课后延伸:
请学生回去跟家长一起唱儿歌,做动作,并录制视频,明天一起展示。
(儿歌:这是我的头,摸摸头,点点头,摇摇头。
)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收获之处。
情境创设和动作体验等有趣的教学设计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安坐及举手等常规表现很好;根据学生能力分层教学,本课不同层次学生均达成了教学目标。
2.创新之处。
运用白纸吹气突破爆破音发音难点;同组学生合力找字卡,初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合作能力;根据学生喜好制作不同的增强物,学生评价方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与建议】
1.不足之处。
教师评价和反馈不够具体和细致,学生增强物张贴凌乱;课件采用他人照片,学生连接较难。
2.改进之处。
重视评价用语,教师的口头禅不能随意,应更具有指向性和精准性,让学生知道因为什么得到了表扬;课前准备应充分,采用学生本人照片作为课件素材,联席学生生活,回归生活。
(授课教师: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 廖思娜)
【优点与特色】
1.教师的语言亲切有感染力,脸上始终挂着甜美的笑,笑容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该课教学思路清晰、思维引导精巧,学生上课积极性高,学习过程自然。
2.教师尤其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准确性。
如在发“t ”的音时,老师反复示范反复教,直到学生都掌握“t ”的正确发音。
课堂上老师特别注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问题与建议】
在课堂中有一个环节,老师设计了“找头”的希沃课堂游戏,这个游戏可以让多个小朋友轮流玩,让更多学生参与游戏。
(评课教师: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 吴晓丽)
【优点与特色】
1. 教学环节清晰流畅,教学导入直接明了,告知学习目标,并有分组活动,进行个别训练。
2. 课件制作较好,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较好的视觉示范作用,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问题与建议】
1.教学的准备可再精细一下,建议统一奖励物代币的样式。
2.整体过于关注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练习机会较少,建议多可提供一些机会给能力较差的学生。
(评课教师: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刘伟康)
【优点与特色】
1.充满童趣。
教学内容贴合一年级培智儿童的学习特点,以孩子们熟悉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创设教学任务教具箱,目标清晰,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充满支持。
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支持策略,借助实物、卡通话筒、视频动画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体验、参与,在规范化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习生字“头”音形义,并能组词练习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3.充满语文味。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富有感染力,重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模仿和理解的能力,重视语文生字词的规范学习,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提供图片辅助、动作提示、口语引导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认读、识记所学生字,仿说词语和句子,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表达能力。
【问题与建议】
1.在教学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选择的教学内容的梯度更加有针对性,运用选择性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模拟生活场景,注意培养一年级培智儿童初步的倾听与说话的能力。
(评课教师: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邓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