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实例

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实例

7冻干果蔬生产实例
小香葱
⑴工艺流程
原料→分检→清洗→切段→铺盘→预冻结→冻干→卸料→半成品分检→包装→入库。

⑵操作要点
原料要求新鲜,无病害、无枯黄叶、无损伤,色泽青绿。

分检按原料验收方法将合格的原料挑选出来,注意剔除夹杂物,
清洗用流动水漂洗,洗去表面泥沙。

切段用切片机切成4~5mm的小葱段。

铺盘把截切好的葱段均匀铺入冻干盘中,装载量为8~9kg/m2。

速冻铺好盘后的小香葱连同冻干盘一起放置在专用吊车上,推入急冻库中速冻,注意放置好测温探头,当温度达到-18℃以下,维持0.5h即可。

冻干把预冻结好的物料迅速推入准备好的冻干机中,动作越快越好,迅速关上干燥箱门,并立即开始抽真空,完成上述部骤的时间一般在10~15min左右,太长则有可能引起物料表面的熔化。

到工作压力后,开始按设定的加热曲线加热,冻干小香葱加热曲线一般分成6段:①在30mim内,均匀升温至120℃,性能优良的设备可在15min内达到;②在120‖持恒温3h;③在1h内,均匀降温至80℃;④在80‖持恒温2h;⑤在1.5h内,均匀降温至60℃;⑥在60‖持恒温2h。

整个冻干周期约10h,由于各台动干设备的性能有所不同,上述参数仅供参考,能否采用,应先试验后确定。

卸料卸料应在密闭、少尘埃的洁净区域内进行,室内相对湿度50%以下,温度22~25℃,卸料后如来不及进行半成品分检,则应先密闭口在容器中。

半成品分检主要挑去夹杂物,分切不良及其它不合格品,其环境要求与卸料同。

包装按与客户签订合同时的规格包装,通常有5kg/箱、8kg/箱、10kg/箱可供选择,为防止堆叠时外包装箱变形,外箱常设计成高箱式(四方底,高为底边长的两倍半左右),且装料时只装至离顶2~2.5cm为宜。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将冷冻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技术、亦称真空冷冻升华干燥技术[1]。

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真空冷冻干燥(简称冻干)技术有了很大的完善和发展,从最初的生物制品和医药行业,发展到军需、宇航、石油、地质、海洋、食品等工业领域[2]。


其在食品工业方面,该技术能够很好地吻合“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三大发展趋势[3]。

利用其低温、高真空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高和极易氧化的食品的干燥,可以保留新鲜食品的色、香、昧及营养成份,同时维持固体骨架结构,形成多孔结构,防止表面硬化和营养损失现象;采用真空或充氨包装和避光保存,可保持5年不变质;且易于运输和贮藏,成本低等特点[4]。

现在市场上很多方便食品基本上都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生产。

比如方便面、速溶咖啡、软罐头等等。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安全意识和营养意识的加强,外出旅行的频繁,方便食品开始成为首选[5]。

所以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广泛,潜力大。

1.冷冻干燥机理
冷冻干燥过程是水的物态变化和移动的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低温低压的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低温低压下传热与传质[6]。

物料中所含水分有2种存在方式。

一种是游离水,即机械结合水和物化结合水。

另一种是结合水,以化学结合形式存在于物品的组织中。

通常需要将物料快速冻结,快速冻结的目的是使水成为细小冰晶粒。

接着抽真空,使冰晶在真空环境中加热升华[7]。

真空冷冻干燥是生产和保存微生物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它能使细胞内的游离水在冻结状态下脱去,细胞的生理活动停止并处于休眠状态而被长期保存[8-9]。

图1水的三相图
(1)当压力高于610.5Pa时,从固态冰开始。

水等压加热升温的结果是先经过液态再达到气态。

(2)当压力低于610.5Pa时,水从固态冰加热升温的结果是直接由固态转化为气态。

这样,可将物料先冷冻,然后在真空状态下对其加热,使物料中的水分由固态冰直接转化为水蒸气蒸发出来,移去水蒸气,达到干燥的目的。

这就是真空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10]。

2.工艺研究
一般食品的真空冷冻干燥流程:
原料检验→预处理→预冻→真空冷冻干燥(升华干燥)→加热干燥(解析干燥,或称解吸干燥)→成品检验→封装→进入储、运、销领域。

2.1冻结时间和温度
速冻加工技术就是通过提高冷却速率,加强传热速率,使食品的表面和中心都能够迅速地达到指定的过冷状态,在细胞内外的游离水同时迅速冻结成无数直径小于100μm的细小晶粒,并在很短的时间内(30min或更短)通过食品最大冰晶生成带(大多数食品为-1℃~-5℃),在整个冻结过程结束时,最终平均温度不高于-18℃.采用这种食品速冻加工技术,生成的球晶细小而数量多.分布也均匀。

在速冻过程中细胞内外不会发生水分的渗透和迁移.对食品的组织结构的损伤最小[11]。

2.2冻结物料的厚度
被干燥食品的厚度也是影响干燥时间的因素。

冷冻干燥时,食品的干燥是由外层向内层推进,因此,被干燥食品较厚时,需要较长的干燥时间。

在实际干燥时,被干燥食品物料被切成15~30mm的均一厚度[12]。

3.第一干燥阶段
3.1冻干温度
冷冻干燥时,为能缩短干燥时间,必须有效地供给冰晶升华所需要的热量,因此设计出各种实用的加热方式。

干燥控制在以不引起被干燥食品中冰晶融解、已干燥部分不会因过热而引起热变性的范围内。

因此,在单一加热方式中,干燥板的升华旺盛的干燥初期应控制在70℃~80℃,干燥中期在60℃,干燥后期在40℃~50℃。

在辐射加热方式中,干燥板不与加热板接触,被干燥食品的已干燥部分经常会因升华潜热而被冷却,因此,加热板的温度在干燥初期被调节在200℃,干燥中期为90℃,干燥后期为70℃左右。

无论是单一加热、辐射加热还是接触加热,在于燥初期即干燥开始后的1~2h内,升华处于旺盛阶段,这时虽然充分地供给食品热量[12]。

随着升华部位向食品内部移动,升华所需的潜热量的降低,所以加热的温度要逐步调低,防止表面热变性或干裂,在干燥后期,升华量与升华速度更低,加热温度应降低到被冷燥食品的加热允许温度。

3.2冻干压力
采用适度的真空度和较高的板层温度(但不能使制品超过崩解温度)比用高真空、低温度时冰晶升华速度快,减轻了样品的过干程度[13-14]。

升华时冻干箱内的压力不是越低越好,而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冻干的合适压力一般认为是10Pa至50Pa。

生物制品对质量的要求严格,压力在10Pa至30Pa较好。

食品和抗菌素可在20Pa至50Pa。

压力太高时产品升华速率减慢[3]。

3.3干燥程度
干燥是由外表面逐步向内推移的,冰晶升华后残留下的空隙就变成以后升华水蒸气的逸出通道。

当全部冰晶除去时.第一阶段干燥就完成了,此时约除去全部水分的90%[15]。

4.第二干燥阶段
4.1解析干燥
在解吸阶段产品内不存在冻结冰,产品温度可迅速上升到最高许可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一直维持到冻干结束。

解吸阶段的压力一般在20Pa至30Pa左右为好。

冻干的最后阶段真空度可以高些。

解析阶段水汽凝结器的温度会因水蒸气量小而下降,当冻干室压力下降到20Pa附近,有利于水蒸气从产品中逸出[3]。

4.2.解析程度
冻干结束之后.在干燥物质的毛细管壁和极性基团上还吸附有一部分水。

这些水是未被冻结的。

经历第二阶段干燥后,产品内残存的水分含量一般在0.5%~4%之间[15]。

5.冻干后产品的复水性
冷冻干燥法能最好的保持食品原有形态。

食品脱水前先经过冻结,形成稳定的固体骨架。

脱水之后固体骨架基本维持不变,且能形成多孔海绵状结构,无干缩,具有理想的速溶性和快速复水性,加水后溶解迅速而完全,几乎立即恢复原来的性状[16]。

6. 冻干设备现状
冻干技术的应用和设备是分不开的,到目前为止,冻干设备的形式主要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大类,设备的规模从不到一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都有。

间歇式冻干设备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别是在食品领域适用于季节性强的食品生产。

采用单机操作,如果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连续式设备的特点是适于品种单一而产量庞大、原料充足的产品生产,特别适合浆状和颗粒状制品的生产。

连续式设备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简化了人工操作和管理,其主要缺点是成本高。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三大品牌冻干机为:美国sim冻干机,日本astece冻干机,德国chist冻干机。

据调查,国内可以生产大中型冻干机的有广州、深圳、杭州、上海、抚顺、兰州等地,有ZDG-100、ZDG-60等型号;可生产中小型冻干机的有武汉、天津、沈阳等地,有ZDG-40、ZDG-20等型号[17]。

7.包装
真空冷冻干燥制品因其多孔的组织结构使之表面积猛增到原来的100~150倍,应在氮气环境中恢复常压,使其多孔结构空隙中充满氮气,防止与氧接触而氧化变质。

在适当的相对湿度(30℃~40℃)和温度(≤25℃)下,“不透水、不透气、强度高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免氧化回期。

包装完毕后抽真空封口,以利于长期贮存[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