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遗传学题库

动物遗传学题库

习题一(基本概念)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纯合子;是由含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具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而成的个体限性性状:有些性状仅局限于某一性别,例如母鸡下蛋等,这样的性状称为。

内含子:基因内部的部分序列并不出现在成熟mRNA中,这些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外显子:把基因内部的转译部分,即在成熟mRNA中出现的序列叫做转录:细胞核内,以DNA(某些病毒以为R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单体:指二倍体生物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缺少一条染色体,使染色体的数目为2n-1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等位基因系列,称为。

倒位:染色体上某区段正常排列顺序发生了180度的颠倒染色单体:复制时产生的染色体拷贝。

每条染色单体就是一条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线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

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化:加热杀死的具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可以使活的无毒的肺炎双球菌成为有毒细菌,称为转化侧翼序列:每个结构基因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外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和翻译的非编码区染色体组: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

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包括两次连续的核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而在形成四个子细胞核中,每个核的染色体数减半,称减数分裂密码子:由mRNA上三个相邻的核糖核苷酸组成复制:操纵子:是转录水平的最主要的调控形式终止子:一段位于基因3´端非翻译区中与终止转录过程有关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没有对应的TRNA,是蛋白质多肽合成的终止信号正调控和负调控:当调节蛋白缺乏时,基因是表达的,而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活性被关闭,即为负调控。

反之,如果调节蛋白缺乏时,基因关闭,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活性开启了,即为正调控。

蛋白质结构域:同源多倍体:由同一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含有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指染色体组来自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的杂种经染色体加倍而来的整倍体:具有基本染色体数的完整倍数的细胞、组织和个体非整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上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的细胞,组织和个体,称为非整倍体一倍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如,雄蜂多体:嵌合体:是指一个生物体内存在两种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转座子:能够进行复制并将一个拷贝插入新位点的DNA序列单位转换:同型碱基的置换,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换;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颠换:异型碱基的置换,即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嘧啶替换;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嘌呤置换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通径系数:通径线的系数就是通径系数,是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从性性状:在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或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的一类性状伴性性状: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测交: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即某些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有一定联系的一种遗传方式表现型: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重复率:同一性状不同次生产周期所能重复的程度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基因频率:在一群体内不同基因所占比例。

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应关系遗传相关:指同一个体两个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即由加性遗传效应引起的相关--rP=rA+rE上位作用:一个位点上的某一对基因抑制另一位点上另一对基因的作用回交:n代与亲本个体的交配。

基因交换: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交换的现象伴性基因:决定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叫伴性基因混合家系:对于多胎动物,同父半同胞家系内往往既有半同胞,又有全同胞,称为。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断转移,如果是单向称单向易位,如果二者交换了片断则称相互易位缺体:在染色体数量变异中,二倍体生物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2n-2基因型:生物体中某一基因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方式决定系数:基因型频率:在一个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遗传漂变:在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会产生较大的抽样误差,这种误差引起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称遗传漂变互补作用: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当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F2代性状分离比:9:7两性畸形: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分化异常所致的性别畸形,可分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女性假两性畸形和真两性畸形双交换:指在一个性母细胞内的一对染色体同时发生两次单交换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狭义遗传力:h2=加性方差/总方差×100%=Va/Vp ×100%广义遗传力:H2=遗传方差/总方差×100%=VG/Vp ×100%加性效应:加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间以及非等位基因间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中可以固定的分量显性效应:显性效应是由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互作)产生的效应,属于非加性效应部分上位效应: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基因能够抑制另一对基因的表现习题二(选择)1.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子二代基因型种类有(②)。

①2种②3种③4种2.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构型为(②)。

①XY型②XO型③ZW型3.遗传物质内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称为(②)。

①漂变②突变③一定变异4.能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的核酸,称为(③)。

①tRNA ②rRNA ③mRNA5.同型交配时能改变(②)。

①基因频率②基因型频率③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6.相对性状的亲本交配所生子一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称(③)。

①互交②自交③测交7.决定短角牛红毛与白毛的基因,其显隐性关系为(③)。

①完全显性②不完全显性③等显性8.人类ABO血型系统中,基因IA与IB的显隐性关系是(③)。

①完全显性②不完全显性③等显性9.若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O型,则其子女血型应为(③)。

①A型②O型③A型或O型10.携带有致死基因的杂合子与杂合子之间交配,F2代的表型比例为(③)。

①3:1 ②1:2:1 ③2:111.隐性上位作用,F2代典型的表型分离比例为:(①)。

①9:3:4 ②12:3:1 ③9:6:112.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称:(②)。

①组内相关系数②通径系数③相关系数13.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称(①)①狭义遗传力②重复力③广义遗传力14.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F2代基因型比率为:(②)①3:1 ②1:2:1 ③2:1 15.鸟类的性染色体构型为:(②)。

①XY型②ZW型③ZO型1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称:(②)。

①易位②基因交换③转座17.常羽鸡后代中出现了卷羽鸡,这是由于:(①)。

①显性突变②隐性突变③染色体畸变18.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①)。

①mRNA ②tRNA ③rRNA19.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 的过程称为:(③)。

①翻译②复制③转录20.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为:(①)。

①有丝分裂②减数分裂③对等分裂21.两个不同位点的显性基因发生重叠作用时,F2代性状分离比为:(②)。

①9:3:4 ②15:1 ③9:6:122.若100%的性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

①100% ②50% ③200%23.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相距愈远,则互换率:(②)。

①愈低②愈高③不变24.伴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②)。

①同源部分②非同源部分③X或Z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25.若配子同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则F1代表现为:(③)。

①全部正常②全为伴性性状③交叉遗传26.配子异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则F1代表现为:(①)。

①全部正常②交叉遗传③全为伴性性状27.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导致:(③)。

①位置效应②剂量效应③假显性28.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①)。

①位置效应②剂量效应③假显性29.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导致(②)。

①位置效应②剂量效用③假显性30.二倍体染色体组缺少一条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称:(②)。

①缺体②单体③单倍体31.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①)。

①致死基因②半致死基因③有害基因32.两群体杂交,F1代基因频率为两亲本群体的(①)。

①简单平均数②加权平均数③不定33.上位效应是:(②)。

①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②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③复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习题三(是非题)1.回交是指F1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

×2.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率愈高,则相距愈近。

×3.近交加选择能加大群体间基因频率的差异。

4.同型交配可引起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

×5.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出不完全连锁遗传。

×6.同一窝小猪,其毛色、大小常有所不同,这种现象由基因决定,所以是一定变异。

×7.突变有正突变和反突变,这两个突变的频率是相等的。

×8.近交系数是指交配双方互相间的遗传相关程度。

×9.DNA上的遗传信息转移到tRNA上称为转录。

×10.近交的结果将使群体变得更加一致。

11.杂交使基因杂合,因此群体变得不一致,甚至分化。

×12.表型相同的个体交配称为同型交配。

×13.自交是完全的同型交配是因为所有的基因型都相同。

14.遗传漂变是指遗传物质的变化。

×15.遗传力越高的性状,在杂交时杂种优势反而越小。

16.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的减数第一分裂时期。

17.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片段的交换。

×18.一种基因型只有一种表型,一种表型也只有一种基因型。

×19.DNA分子碱基配对的原则是:A-C, G-T。

×20.近交是不完全的同型交配,因此不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21.每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开始两两配对,这种现象叫联会。

22.短角牛的毛色有红色和白色,红毛短角牛与白毛短角牛交配,子一代全为红毛。

23.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因此,任何白毛猪与黑毛猪交配,后代应全为白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