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公式
等式i e cos i sin θθθ=+称为复数的欧拉公式(Euler's complex number
formula )。
1714年,英国数学家科兹(1682-1716),首先发表了下述定理(用现代+,
+, +,
在的展开式中把x 换成±ix .
i =,4()i ±
3423(1-+)(-+)!3!4!2!1!3!
x x x x x i +±=±, ix e cos x i sin x ±=±,
ix e cos x i sin x =+ (x R ∈),
这个等式有一种直观的几何解释。
一个实数在实数轴上可以用一个向量表示,旋转这个向量,就相当于乘以一个虚数i 。
据此建立一个以实数为横轴,虚数为纵轴的坐标系。
实单位向量,每次逆时针旋转2
π, 可以分别得到结果1,i ,-1,-i ,1, 即转4次以后就回到了原位。
而当实单位向量保持长度不变旋转θ角度,得到的向量就是:θθsin cos i +。
根据欧拉公式 θθθsin cos i e i +=可以看出θi e 就代表实单位向量1旋转θ角后而得到的向量。
所以πi e 意味着单位向量逆时针旋转了π,结果显然是-1。
用积分的方法也可以证明欧拉公式。
设复数()z cos x i sin x,x R =+∈,两边对x 求导数,得
2dz sin x i cos x i sin x i cos x i(cos x i sin x )iz dx
=-+=+=+=, 分离变量并对两边积分,得
1即dz idx,ln z ix C z ==+⎰⎰,
取0x =得0C =,故有ln z ix =,即ix e cos x i sin x =+。
欧拉公式被称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公式”,关于它也有一个好玩的故事。
欧拉早年曾受过良好的神学教育,成为数学家后在俄国宫廷供职。
一次,俄女皇邀请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访问。
狄德罗试图通过使朝臣改信无神论来证明他是值得被邀请的。
女皇厌倦了,她命令欧拉去让这位哲学家闭嘴。
于是,狄德罗被告知,一个有学问的数学家用代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要是他想听的话,这位数学家将当着所有朝臣的面给出这个证明。
狄德罗高兴地接受了挑战。
“先生,10ei π+=,因此上帝存在。
请回答!”对狄德罗来说,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他困惑得不知说什么好。
周围的人报以纵声大笑,使这个可怜的人觉得受了羞辱。
他请求女皇答应他立即返回法国,女皇神态自若地答应了。
图3-1 意味着单位向量逆时针旋转了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