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3.(2008·广东文基)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0·泰安模拟)读图,回答4~5题。
4.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
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5.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6~7题。
6.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A>B >B>D>C >D>A>B >D>B>A
7.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
完成8~9题。
8.该城市可能是()
A.重庆
B.广州
C.天津
D.哈尔滨
9.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云量大小
C.空气质量
D.昼夜长短
读“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11.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A.位于乙地北侧
B.位于乙地南侧
C.纬度高于乙地
D.纬度低于乙地
下图是北半球高空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
读图回答12题。
12.这种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应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平衡力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二、非选择题
13.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
是。
(2)此风是在半球,判断理由是。
(3)图中的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
示。
(4)图中a的特征是,c的
特征是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地,原因是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P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慢
C.在莫霍界面,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D.在古登堡界面S波完全消失2.地震发生时,下列各地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最迟的是()
3.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D.岩石圈就是地壳
4.从地壳到地心()
①温度越来越低②压力越来越大③密度越来越大④波速越来越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幔的厚度最大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快
C.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D.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二、综合题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________是地震波纵波曲线,A是________界面。
(2)字母A以上是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组成。
(3)图中A、B之间是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核的物质接近________态,因为________波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