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上趣味数学拓展课教案教学计划
三上趣味数学拓展课教案教学计划
在“趣味数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自主地位,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与自主能力的提高创造最佳条件和机会。
考查与评价
“趣味数学”可以在课内进行考察,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还可以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广阔空间,把数学评价与运用数学服务社会、服务生活结合起来。
第三关:找方法
一张长方形有四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为了让全班同学看得更明白,抽小组把不同的剪法画在黑板上:)
四、小结:
同学们经过这次闯关游戏,你觉得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练习题略)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这样的课有趣吗?以后还想不想上这样的课?那下个星期的数学思维训练课老师还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更精彩的数学趣题的。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精讲精练
【典型例题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小试牛刀】
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典型例题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课程
目标
(1)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弥补以往因时间、应试、包括教师自身因素产生的教材利用不充分情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
(2)通过了解更多的数学家的故事、接触更多优秀的数学书籍,使学生逐步了解数学的历史性、人文性,从而得到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
(3)通过组织各种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丰富性、趣味性、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
其他
课 时 安 排 表
序号
周次
内容
具体要求
1
3
趣味数学题
要靠认真读题
2
5
平均数问题(一)
领会题目的意思
3
7
平均数问题(二)
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4
9
数字谜
迷惑性的题目
5
11
年龄问题
+1-1要小心
6
13
和倍问题
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
7
15
差倍问题
理解差倍数的意义
8
17
乘除法巧算
简便运算
9
19
还原问题
认真审题
10
【小试牛刀】
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典型例题3】
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智 慧 课 程
活动记录表
课程名称:__趣味数学___
指导教师:___余勇鸿___
_2018_ 学年第_2_学期
江山市大溪滩小学拓展性课程 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趣味数学
开发教师
余勇鸿
课程
类型
知识拓展
()
体艺特长
()
实践活动
( √)
教学
材料
选编
()
改编
(√)
创编
()
校外资源
()
课程
类别
主题:(数学)课程群
课程板块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堂趣味数学课,喜欢吗?你们对数学题的解答有信心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趣的题目,不需要列复杂的算式计算,只需要发动你的脑子认真想一想,但有可能你一不小心在回答时就可能落入老师设置“圈套”里了,你想不想尝试尝试?让我们一起发动脑筋去闯关。
二、看谁脑筋急转的快
一只小兔5分钟吃一棵白菜,5只小兔同时吃5棵同样大的白菜需要几分钟?
说一说为什么?
三、闯关游戏
第一关:找秘诀
5千米○4000米5千克○5000克3米○200厘米
你的秘诀是什么?请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第二关:找规律
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6
7
16
21
5
4
9
说说这道题的规律是什么?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江山市大溪滩小学拓展性课程 课程纲要
教师特长、兴趣等分析
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多年,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感悟。教师认为在“趣味数学”设计与实施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要鼓励学生个人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综合潜力,实现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学习、教学方式
活动反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 动 记 录 表
活动内容
2.平均数问题(1)
活动时间
_3_周_2018_年_9_月_29_日 星期五__
缺席学生
名单及原因
无
【知识回顾】
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小学数学
总学时数/学期
10
学分
30
适合对象
三年级学生
人数
29
课程
简介
数学学习不是追求要学会多少知识或是掌握什么方法,而是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汲取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将从文化渗透、知识延伸、方法提炼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
课程开发背景意义
开发前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21
24点
寓学于乐
活 动 记 录 表
活动内容
1.趣味数学题
活动时间
_1_周_2018_年_9_月_15_日 星期五__
缺席学生
名单及原因
无
教学内容:三年级趣味数学题
教学目标:通过正确解答这些习题,让学生懂得要想正确解答题目,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有时还要打破常规。解答这些看似简单,却有迷惑性的题目,要靠认真读题,领会题目的意思,再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巧妙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