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尊重为话题的作文_高三作文

以尊重为话题的作文_高三作文

以尊重为话题的作文_高三作文以尊重为话题的作文文/张洁[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我们每个人都曾试图去帮助别人,但常常事与愿违,明明是善意的举动,结果却给别人造成困扰;更有甚者,还给自己带来了伤害。

善意,为什么被扭曲了?富兰克林站在那位摔倒的女士的角度上,在确定了她不需要搀扶的情况下,躲到一边,给那位女士留下自己站起来的空间,也留下恢复优雅风度的时间。

他虽没有扶起那位女士的躯体,但扶起了她的自尊。

这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极大的尊重。

这个社会需要善良,需要能感动中国的好人好事来温暖久居钢筋丛林的人的心。

但是,行善并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简单粗暴地将善意强加在别人身上,而是从他人角度着想,带着理解和尊重,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做最重要的事。

这是很有社会意义的。

因为在当今这个喜剧悲剧惨剧闹剧交替上演并不断转化的年代里,如果未能采取恰当的方式行善,其结果与初衷往往会背道而驰。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陈光标的“善行”不那么纯正、不那么让人愉悦的原因。

行善者唯有带着理解和尊重地去表达善意,才能真正让善惠及他人。

富兰克林的“不扶”成全了受善者的风度,而中国彭宇的“扶”却寒了行善者的心。

同样是看见有人摔倒,彭宇选择了扶,这是因为此时老太太无法独立站起来,彭宇的搀扶对她来说是必需的,那么彭宇基于良心的指引去搀扶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老太太的指责却让这件小事变得扑朔迷离。

人们对行善者反被诬蔑的同情有之,对揪出真相的激情有之,对司法部门疑似一手遮天颠倒黑白的愤慨亦有之——一个“扶”引出的蝴蝶效应让天下行善者变得犹豫和畏缩:当看见老人摔倒在地,到底是扶还是不扶?我认为,让这个本该无须考虑的选择成为难题的很大原因恰在于被扶的人。

从古至今,寓言和童话中总不乏诸如伤害恩人的蛇,出卖九色鹿的人之类的忘恩负义的形象。

这些故事反复言说着一个道理:助人者也要顾及一下自身的安全。

而更残酷的显然是现实。

因此,当我们要求行善者给予受善者更多的尊重时,是否也能尊重并呵护行善者的善心呢?受善者可以不接受别人的善意,但是也应学会尊重善意。

有一回,日本歌舞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为了表现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劳,他故意松开了鞋带。

可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鞋带松了。

他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人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又弄松。

有位记者请教他原因,勘弥答道:“别人的亲切必须坦率接受,要教那位门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

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

”当行善者给予了善的温暖时,受善者也回赠了感谢的热量,这样双方都得到被尊重的满足。

湖南小伙邓锦杰下水救人,自己却被河水吞没。

被救者上岸后即欲离开,当被人提醒“救你的人还没上来时”,被救者竟然回了一句“关我屁事”便扬长而去。

即使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被救者到邓锦杰墓前致歉,但一句迟到的“对不起”,怎么暖得了善良的心?纵使彭宇案查明了真相,又怎么治愈得了群众心中的伤痕?又怎么拯救得了道德败坏的土地?千年前,孟子便指出“人性本善”,但即便如此,善的本心也需要后天的教化和细致的呵护。

无论是行善者还是受善者,都需要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人,有别于群居动物,就在于群居动物的团结是为了生存,而人是为了得到尊重和给予尊重。

生命的悸动作文●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2)班李惠生命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如流水一般悄然逝去,却会在不经意间深深触动你的心弦,引起你生命的悸动。

我就曾经被一株柔弱而坚韧的藤蔓所打动。

在我老家的附近有一座老房子,已经很破旧了。

其实与其说是一间房子,还不如说是一圈斑驳的墙,支撑着一面漏洞百出随时可能坍塌的屋顶。

没有人知道这间房子的主人是谁,甚至没有人了解这间房子的历史——即便是村子里最老的老人,打他们记事时起,这间破房子似乎就已经在他们的记忆里风雨飘摇着。

房子周围满是荒草,有半人高,说不出名字。

墙体附近有一株洋槐——其实也就是长着洋槐的样儿,但在满村的洋槐竞相绽放出清香四溢的乳白色花朵时人们却从未见它开过花,哪怕是一枝花骨朵。

房子的墙体完全被绿色的野藤覆盖着,就像罩着一张绿色的网。

除我之外,村子里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到那儿去。

即便是我,在临近这间破房子时也常常会无端生出一种恍惚感与穿越感,仿佛悄然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曾经有一天,我在老房子的低矮的土墙角看见了一株奇怪的孱弱的植株,倚靠着土墙向上攀援,样子有点像藤蔓植物,但又有些地方不大像,有着青紫色的茎——我当时并未在意,姑且就当它是一株藤吧。

看着那株水灵、生动的“藤”,我第一次感到老房子周围生命的存在,感到平静如水的生活中多少有了点波澜,心中蓦然觉出一种莫名的悸动。

就在那一年夏天,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间,那间可怜的房子被雷电击中,原本勉强支撑着的土墙轰然崩塌,回归到它们原本该去的地方。

()那些藤蔓有些被雷电烤焦了,甚至变成了灰烬,幸免于难的也因为失去了凭依和支撑而奄奄一息。

我在藤的尸体中寻找着那一株,心里始终矛盾着——既希望它安在,以给迷惘的我以一丝安慰,又希望它死了,以免忍受更多的痛苦。

我没有找到它,有些失望地倚在洋槐树上,手指却在无意中触碰到了一株柔软的植物,我仔细一看,一根纤弱的青紫色的茎缠绕在树上——是它!它意然不屈地活了下来,正顽强地攀附着洋槐向上生长!我望着它良久无语,心中却更加迷惘:为什么你这么执着于活着,明明活着是那么痛苦……我不解,但来年夏天它给了我答案——第二年夏天,我在路边远远看见洋槐树上绽放出小小的白花,我很纳闷,跑过去一看,惊讶她发现开花的竟然是那株藤蔓!那小小的花瓣上还带着水珠,是它喜悦的泪珠吗?我的心中一阵悸动,感到无比震撼——你不惜忍受痛苦,承受孤独,顽强地活着,是否就为了最终向世界绽放出洁白的花朵?因为只有顽强地活着,才有绽放的机会!你不甘于被埋没,所以在灾难降临时寻找着生机,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啊!我不曾为展翅翱翔于蓝天的雄鹰而悸动,也不曾为破茧而出的蝴蝶而感动,却被这默默无闻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一株不知名的藤蔓而深深震撼——就是这不起眼的生命也在默默地奋斗着,活出了自己不平凡的生命!一株柔弱的藤蔓可以做到这样,那我们人呢?我们更不能无聊地浪费生命,而应当如这株藤蔓,抓住生命的每一个契机,活出真正的自我,绽放出成功的花朵。

如此我们的人生中才不会有遗憾。

那株不起眼的藤蔓,只是我似水流年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水滴,但它拔动了我的心弦,感动了我的生命,使我我从此不再在迷宫中徘徊,向着我既定的人生目标迈进。

【点评】一株柔弱的藤蔓在经受雷电的击打之后依然顽强地生存下来,乃至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这个世界昭示出生命的价值和风采——它不仅显示出生命的强悍,更体现出执着与不屈的意义。

这给文章的作者,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细致地描绘出作者的所见、所思,尤其是对老屋和藤蔓的描写,细腻,逼真,很见功力,令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结尾处的议论,水到渠成,深化了文章主旨,而无牵强之感。

(王淦生评点)君子颂雪花的孪生,一身红妆的女子。

你明眸流连,只微微一瞥就令我的小屋震颤不已;你眼潮风涌,只轻轻一吹,就吹散了我一生的迷梦。

一颦一笑的嗔容,蕴藏着一枚枚滴血的红月亮。

根茎奔涌的细水融化了一瓣瓣冰封的往事,在时与空的边缘化作呕血的杜鹃,啼开日子。

寒冷只能催动你的花期。

在零下,火——多情的画笔,在你的花容娇艳里写生;血凝于枝头,化作梅花一树,傲立雪中;泪,通至笔端,白纸红字,书在洁白雪原上。

于是,久违的春光嘎地逆转过来,在冰天雪地的记忆里燃起一簇簇最抒情的篝火。

围着火,有人唱,有人笑,把欢歌笑语轻轻洒下。

在一首歌的哼唱中,一束雪花被你渲染和陶醉。

摇动梅枝,有雪的纤指如凛冽北风叩响一架千年铜鼓,有雪的裸足如洁白风铃踏红一路万年石板。

而你喷吐着的鲜花红艳的芽,或许摇曳成一支支燃烧的红烛,捧在手里,如捧住一盏盏至诚至真的冰灯,在寂寞的暗夜里照我;或许婆娑为一粒粒飘零的红豆,落于荒芜的心田,如疯长一世尘缘的麦地,把一首千年不老的情歌唱遍天下。

你生在民间,把身与影蹉跎为一团温暖的时光小巢,孵化着一个个动情的心情故事;你开在民间,把血和泪澎湃成一条小河,灌溉着一棵棵缠绵的相思树。

被移栽于一张小方桌上,灯光荡漾中,你舒展梦幻的腰枝,发掘记忆的宝藏。

有绿色的智慧一路踏浪而来,在充满玄机的网阵里破茧而出,以一双双无眠的眼睛注视着人类的得失悲欢。

至今,有段心情仍然种植在山青水秀的回忆里,像花儿微吐的皓齿,芬芳亮丽,扣人心弦。

有个故事仍然美丽在萤火的绿灯上,像舌尖淌过的柔风,清新自然,催人人眠。

门外草,窗前树,四周的万物仿佛都已睡下,只有车声惊动一梦幽兰。

梦袅袅娜娜,婆娑着一树春情。

远处的群山也睡了,或许它们早已忘了你的模样。

毕竟你只是它们千万个孩子中的一个。

鬓毛已改,青枝绿叶越来越苗条,你出落得婷婷玉立,女大十八变啊!可乡音改变不了,你的根改不了,你一张口它们就会从那句熟悉的方言里迅速认出你。

是什么使你夜不成眠,又是什么使你坐立不安?你以一种坚固的绿,洞穿死亡苍白的禁铜,你要让千年的荒漠长出绿洲来,你要让万年的枯藤抽出新芽来。

在生命的彩色杯盏中,你调兑着一江春水,每一朵涟漪都是你永不枯黄的绿色梦乡。

你是人类生命树上最苍翠最痴醉的一枝……来自幽谷的魄却于居室还魂,生长于城市的绿洲。

本是山野村女,却栖居高楼大厦,不是情感错位,不是物换星移。

门扉,一位梦里抑或画中的跋涉者以轰鸣的声音跪倒在你的绿裙下,闲话着你一生的传奇,惊天的价位。

一身傲骨令世界突然倾倒,塌陷的城堡上,青翠的你在摇曳在呼唤,借竹鸡的啼叫唤醒一座竹林。

一腔碧血让生命一躬到地,纵横阡陌间,有雷鸣在竹林,有电闪在竹林,以壮如竹节的手叩开一个雨季。

一个人独自守候在你的节骨眼上,每一个小节都是一段人生或情感,风里来雨里去,把根深深地扎在一块块突兀的大青石缝里。

苍天为证,不屈不挠的精神直上云霄,往天空的深湖打捞阳光。

青山作伴,不休不眠的思想深入地泉,在大山的心田播种春光。

你不是躲在历史的后花同里博得文人骚客几声赞叹的昙花,也不是藏于岁月的深闺中采撷才子佳人几滴相思泪的玫瑰。

你是悬崖上一只只带刺的仙人掌,常常刺痛人类怯懦的心壁,那点点滴滴的血渗入土壤,又浇壮出一排排顽强的你;你是峭壁上一棵棵苍劲的万年松,以青绿的眼神泼墨千万里。

一只狼毫风度翩翩,随意几笔,写尽人间的高风亮节。

站着好比一幅幅郑板桥的竹图,倒下恰似一排排青青绿绿的竹筏,撑向一首古诗的深幽处。

你不属于传说也不属于神话,你只是茫茫词典中的一个成语,斑驳在记忆的枝枝条条上,狂风暴雨浇壮了你的腰肢,酷热严寒强壮着你的筋骨。

你是一个汉子,铮铮铁骨在风中叮当作响,是我眼中唯一的亮点,望望也是一种福。

沉甸甸的一生只能令你的头颅更谦恭,葱郁郁的世界只能使你的眼神更温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