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教师选调考试初中数学试卷

2011年教师选调考试初中数学试卷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A DB CF HE G(第5题图)2011年教师选调考试初中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2B .C .0D .2.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a >b B . a >-b C .-a >b D .-a <-b3.小明等五位同学以各自的年龄为一组数据,计算出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6,则20年后同学再聚首时小明等五位同学年龄的方差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4.挂钟分针的长10cm ,经过45分钟,它的针尖转过的弧长是A. cmB.15cmC.cmD.75cm5.如图,正方形桌面ABCD ,面积为2,铺一块桌布EFGH ,点A 、B 、C 、D 分别是EF 、FG 、GH 、HE 的中点,则桌布EFGH 的面积是 A .2 B . C .4 D .86.据报道,,9月1日至10日,江老师在“扬州好人”评选中的得票情况如图所示,下面能反映江老师的得票数y 随时间x 变化关系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前10天江老师的得票一路攀升 B .有15天江老师的得票没有变化 C .第20天江老师的得票数达到2000张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 (第2题图)D .从第15天到第20天江老师的得票数增加了1000张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 与y 轴相切于原点O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M 于P ,Q 两点,点P 在点Q 的右方,若点P 的坐标是(-1,2),则点Q 的坐标是 A .(-4,2) B .(-4.5,2) C .(-5,2) D .(-5.5,2)8. 如图,以Rt △ABC 的斜边BC 为一边在△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 ,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 ,连结AO ,如果AB =2,AO =,那么AC 的长等于 A . 4 B. 6 C.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9.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原来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_____,学生探究发现的,与学生共同学习的.10.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它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感、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1.若干桶方便面摆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是它的三视图,则这一堆方便面共有桶.12.已知,,则____________.13.某果农2008年的年收入为5万元,由于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2010年年收入增加到7.2万元,则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__________.14.在3 □ 2 □(-2)的两个空格“□”中,任意填上“+”或“-”,则运算结果为3的概率是.第8题图ABCEFO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11题图第17题图15.刘明同学动手剪了边长为6,一个内角是60°的两个菱形,然后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帮帮刘明同学,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为.16.李明同学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错把看成了6,他其余的解题过程没有出错,解得此方程组的解为,又已知直线过点(3,1),则的正确值应该是.17.如图,方格纸中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三个小扇形的面积和为(结果保留).第18题图18.四边形ABCD 中,AB =BC ,∠ABC =∠CDA =90°,BE ⊥AD 于点E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则BE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计9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题满分10分)在对高产稻“Y 两优一号”试验的过程中,经常要统计稻粒的个数.在今年最新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某实验区中的稻穗的平均粒数为100次.某实验田的一工作人员统计了随机抽样的50个稻穗的粒数,列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求:(1)该实验田的平均粒数至少是多少?是否超过全实验区的平均数?(2)如果一个稻穗的稻粒数是抽样的50个稻穗的中位数,请给出该稻穗稻粒数的所在范围. (3)从该抽样中任选一个稻穗,其稻粒数达到或超过区平均数的概率是多少?20.(本题满分10分)已知:如图,中,,以为直径的圆交于点,于点. (1)求证:是圆的切线;(2)若,求的值.21.(本题满分10分)如图,要在某林场东西方向的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已知点周围200米范围内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上的点处测得在的北偏东45°方向上,从A 向东走600米到达处,测得在点的北偏西60°方向上.(1)是否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为什么?(参考数据:)(2)若修路工程顺利进行,要使修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需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25%,则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2. (本题满分10分)教学案例分析: 《用火柴搭正方形》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1)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3)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C B N M A(4)如果用X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交流.分析问题一:请教师试着解第(4)个问题,尽可能有多种解法?并简要分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设计的作用?分析问题二: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23. (本题满分12分)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4.(1(2)当为何值时,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3)若,两点都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与的大小.25.(本题满分12分)为了参观上海世博会,某公司安排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上海、扬州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扬州带客后立即返回,下图是它们离各自出发地的距离(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1)请直接写出甲离出发地的距离(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它们行驶4.5小时后离各自出发点的距离相等,求乙车离出发地的距离(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甲、乙两车从各自出发地驶出后经过多少时间相遇?26.(本题满分20分)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1.5中位线(第1课时)(苏科版)》的教学内容,按以下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教学目标制定(5分)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你制定上述教学目标的理由.1.教学目标2.制定上述教学目标的理由2、教学重、难点分析(6分)简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阐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思路与方法.1.重点2.难点3.突出重难点的思路和方法3、试题编制(9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情,按要求编制形成性测试题.....参考答........,并写出案和命题意图.......1.编制1道选择题.要求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容易题)。

2.编制1道填空题.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较容易题)。

3.编制1道解答题.关注三角形中位线应用的考查(中档题)。

2011年教师选调考试初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9.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0.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数符号;11.7;12.72;13.20﹪;14.;15. 、; 16.-11;17.;18..三、解答题19.解:(1)该实验田的平均粒数至少是:=100.8.∵100.8>100,∴一定超过全区平均数.(2)因为这个稻穗的稻粒数是抽样的50个稻穗的中位数,由4+13+19=36,所以中位数一定在100~120范围内.(3)该实验田稻粒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00次的有:19+7+5+2=33(个). ∴从该抽样中任选一个稻穗,其稻粒数达到或超过区平均数的概率是0.66.20.解:(1)证明:,.又, . 又于,, . 是的切线.(2)连结 是直径,, ,, ., .21.解:(1)理由如下: 如图,过作于,设, 由已知有 则, 在中,, 在中, ,解得(米)>200(米).不会穿过森林保护区.(2)解:设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则实际完成工程需要天. 根据题意得:解得:经检验知:是原方程的根. 答: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5天.22、分析问题一: A 、解法可能有:①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以后每一个正方形都有3根,那么搭X 个正方形需要[4+3(x-1)]根;BCH F BNMAE 60° 45° (第25题答图)②因为除第一个正方形外,其余正方形都只用3根,如果把第一个也看成3根,x个正方形就需要(3x+1)根;③上面和下面一排各用了x根,竖直方向用了(x+1)根,于是正方形就需要[x+x+(x+1)]根;④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4根搭成,但除了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其余(x-1)个正方形多用了1根,应减去,于是得到[4x-(x-1)]根.B、策略设计的作用:鼓励学生解题的多样化,这样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分析问题二:①加强过程性,注重过程性目标的生成;②增强活动性,力图情感性目标的达成;③加强层次性,促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提高;④加强现实性,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⑤突出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等.24、解:(1)根据题意,当时,;当时,.所以解得所以,该二次函数关系式为.(2)因为,所以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是1.(3)因为,两点都在函数的图象上,所以,,..所以,当,即时,;当,即时,;当,即时,.25.解:(1)甲离出发地的距离(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由题意知,图中AB与OC的交点P的橫坐标为4.5,代入AB的解析式求得P点的纵坐标为80.得OC解析式为:,当y=300时,.即乙车离出发地的距离(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由题意可知有两次相遇.①当时,,解得;②当时,,解得.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综上所述,两车第一次相遇时间为出发后小时,第二次相遇时间为出发后6小时.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不用太计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