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外科)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外科)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
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或手术等有创诊疗前。
重点病人、特殊病人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医疗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毒麻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 抗生素分级管理及使用情况。
做到合理用药,用药与疾病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的知晓及执行情况。
“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
患者住院风险评估,病情变化后及出院风险评估
重大手术上报审批情况
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分析、记录,上报审批情况。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的执行情况
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执行情况
急会诊执行情况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权限分级管理用药
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等情况检查
加强患者转科、转诊交接,及时完成患者病历,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分析在病例中。
建立首诊负责制,首诊医师对接诊病人的检查、诊断、诊断治疗情况或转诊交接到位:危重病员实行陪送。
对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特殊诊疗或输血、贵重药品、耗材等履行书面知情同意。
择期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的情况
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情况。
是否完成麻醉前、麻醉后访视访视,是否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患者身份识别方式与查对制度执行情况





药械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双向转诊
转往上级医院情况(转诊例数、总结分析)
转往下级医院情况(转诊例数、总结分析)
业务学习
科室三基三严学习
院内、科内学习
实习、进修、转科人员培训
法律法规、制度的学习,掌握情况
督导检查表
科 室
临床科室(外科)
日 期
督导人员
科主任签字
督导检查内容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的情况,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掌握情况
按照医院现行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技术常规,规范诊疗行为
科室有本科室指南、规范,定期更新相关指南、规范
科室对医务人员进行指南、规范的培训学习情况
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查房制度的落实情况
院内会诊时会诊医师资质、时限、会诊记录的规范性,及会诊意见的落实。
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手术前是否完成术前检查、术前讨论、病情和手术风险评估
术前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及手术部位的标识正确
医务人员对于术前标记制度的知晓情况
加强医患沟通,术前必须告知患方手术方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替代治疗方案并签字
输血管理:输血四单的填写、输血前的检查、输血前的适应症掌握,病程中记载输血原因及输血后评价
对住院时间超过30 天的患者的病情讨论。
对患者的出院指导与随访记录的检查情况
住院病历记录及时性、完整性、前后内容保持一致性。






有患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患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患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患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的落实情况。医患告知情况:医疗风险、病情现状及演变、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特殊检查、药品的应用、提供多种诊疗方案及愈后情况。
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的检查
严格执行疑难危重病人讨论制度、死亡讨论制度
医嘱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口头医嘱执行情况合格率的检查情况
对二、三类医疗技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管理,是否存在未经批准开展的情况。
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权限手术,不得越级手术
手术、麻醉等技术项目的分级管理与执行。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检查情况。
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
对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治疗,制定最佳的住院诊疗计划、方案
术后医嘱由手术医师开具,术后患者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制定医疗计划。
住院患者有适宜的诊疗计划,由高级职称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
对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治疗,制定最佳的住院诊疗计划、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