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诗史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诗史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诗史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诗史》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诗史字数:5288 宋诗话辑佚·诗史宋蔡居厚 一、吕端钓鱼诗 吕正惠端,太宗朝为参知政事,多独对便殿,语必移刻,因宴后苑。

上《钓鱼诗》断句云:”欲饵金钩殊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意已属公矣。

公和诗进曰:”愚臣钩直难堪用,宜用①濠梁结网人。

”不数日,拜平章事。

②(《总龟》前一) 案:此则见《玉壶清话》卷五。

又《庚溪诗话》亦载此事。

---------------- ①《玉壶清话》”用”作”问”。

②原注:”又《古今诗话》谓正惠已作户部侍郎平章事。

时吕文穆蒙正告老甚切,因此诗遂冠合席。

” 二、放鱼诗 舒王得请金陵,门下有人卖鱼,一日放鱼,有门生献诗云:”直须自向池边看,今日谁非郑校人?”公诵久之。

(《总龟》前一) 三、李义山诗言蒲葵扇 李义山诗”小鼎烹①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画②破蒲葵扇?记著南窗③移树时”。

蒲葵扇出《谢安传》,然人不知其何名。

蒲葵,苏子容云:楼橺也,出《广雅》。

今衢、信、宣、歙间扇是也。

谓形④似蒲葵尔。

(《总龟》前二、《乐趣》六、《全唐诗话续编》上) ---------------- ①《义山集》”烹”作”煎”。

②《义山集》”画”作”书”。

③《义山集》”窗”作”塘”。

④”形”,原作”彩”,据《乐趣》改。

四、南部烟花录之误 《南部烟花录》文理极俗,①又载陈叔宝诗云:”夕阳如有意,偏②傍小窗明。

”此乃唐人方棫③诗,非叔宝作,兼六朝人大抵不知此。

④唐《艺文志》载《烟花录》乃记广陵行幸事,此本已无,唐末人伪作此书尔。

(《总龟》前二) 案:此则亦见姚宽《西溪丛语》下。

---------------- ①《西溪丛语》下”文理极俗”作”文极俚俗”。

②《全唐诗》二十八”偏”作”长”。

③《西溪丛语》”棫”作”域”。

④《西溪丛语》作”六朝诗语不如此”。

五、余靖胡语诗 余靖尚书使虏,为胡诗,契丹爱之,再往,情益亲。

余诗云:”夜筵设罗①臣拜洗,②两朝厥荷③情干勤。

④微臣稚鲁⑤祝若统,⑥圣寿铁摆⑦俱可忒。

⑧”虏举大杯谓余曰:”能道此,余为卿炊。

”复举之,虏大笑,遂为醉觞。

汉《史记》盘木白狼诗,汉语则协,夷语则否,其实夷人先作诗,反用夷语译出,不如余真胡语也。

(《总龟》前二) 案:此则出《中山诗话》。

---------------- ①《中山诗话》”罗”作”暹”;又原注:”侈盛也。

” ②原注:”受赐也。

” ③原注:”通好也”,《宋纪》无”。

④原注:”厚重也。

” ⑤《中山诗话》”稚”作”雅”;原注:”拜舞也。

” ⑥原注:”福佑也。

” ⑦原注:”嵩高也。

” ⑧原注:”无极也。

” 六、徐锴秋词 徐锴字楚金,年十余岁,①群从宴集,分题赋诗,令为《秋词》,②援笔立成。

〔其略曰:”井梧分③堕砌,塞雁远横空。

〕④雨久莓苔紫,⑤霜浓⑥薜荔红。

”〔真名句也。

〕⑦(《总龟》前二、《名言》八、《乐趣》五、王校《王五代》四、《郑五代》三) ---------------- ①《玉壶清话》八”十余岁”作”十岁”。

②《古今诗话》、《玉壶清话》”秋词”作”秋声诗”。

③《五代诗话》、《古今诗话》”分”作”纷”。

④《名言》无此数语,有一”如”字。

⑤《玉壶清话》作”雨滴苔莓紫”;《古今诗话》”久”作”滴”,”紫”作”老”。

⑥《玉壶清话》”霜浓”作”风归”;《古今诗话》作”风吹”。

⑦《名言》有此四字。

七、帝王诗气象可见 李昇《竹诗》曰:”栖凤枝梢①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

②唐宣宗《瀑布诗》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王霸之意可③见④〔也〕。

河中府逍遥楼,⑤有唐太宗诗曰:”昔乘四⑥马去,今驱万乘归。

”⑦气象尤可见。

(《总龟》前三、《乐趣》七、《名言》六、《郑五代》一、王校《王五代》一) ---------------- ①《王五代诗话》”梢”作”头”。

②《全五代诗》二十四引至此。

③《五代诗话》”可”作”自”。

④《乐趣》、《五代诗话》、《名言》引至此。

《全唐诗话续编》上仅引唐宣宗诗。

⑤案《闻见后录》十九作”蒲中鹳鹊楼”。

⑥《闻见后录》、《全唐诗话》一及《江邻几杂志》”四”作”匹”。

⑦《全唐诗话》、《江邻几杂志》”归”作”来”;《闻见后录》作”今驾六龙来”。

八、李梦符诗 钟传镇南昌,有李梦符者放荡酣①饮,〔好事者与语,〕②应口成诗。

后桂州刺史李琼遣人谓传曰:”梦符吾弟,请遣归。

”钟令求于市邸,人曰:”夜来不归,不知所之。

”有《回常学士诗》云:”罢修儒业罢修真,养拙藏愚春复春。

到老不疏林里鹿,平生难见日边人。

洞桃深处千株③锦,岩雪铺时万草④新。

深谢名贤远相访,求闻难禣⑤凤为邻。

”(《总龟》前三、《乐趣》八、王校《王五代》七、《郑五代》九) ---------------- ①《五代诗话》”酣”作”豪”。

②《五代诗话》无此句。

③《全唐诗》三十一”株”作”林”。

④《五代诗话》”草”作”叠”。

⑤《全唐诗》”禣”作”博”;《全五代诗》八、《五代诗话》作”祷”。

九、朱勰及僧庭实诗 朱①勰仕江南,为县令,甚疏逸。

有诗云:”好是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

”李璟闻之,处以闲曹。

又有僧庭实献诗云:”吟中双鬓白,笑里一生贫。

”璟闻云:”诗以言志,终是寒薄。

”以束帛遣之。

(《总龟》前三、《全五代诗》三十九、王校《王五代》三、《郑五代》三) ---------------- ①《五代诗话》”朱”作”宋”。

一○、褚载诗 褚载字厚之,家至贫,客梁、宋间,困甚,以诗投襄阳节度使邢君牙云:”西风昨夜坠红兰,一宿邮亭事万般。

无地可耕归不得,有恩堪报死何难?流年怕老看将老,百计求安未得安。

一卷新书满怀泪,频来门馆诉饥寒。

”君牙赠娟十疋,荐于郑滑辟支使不行。

明年,裴贽知贡举,君牙荐之,擢第。

(《总龟》前五、《全五代诗》一) 一一、伍乔赠张洎诗 伍乔、张洎少相友善,张为翰林学士,眷宠优异。

①伍为歙州通判,作诗②寄张,戒去③仆曰:”张游宴时投之。

”一日,张〔与僚友〕④近郊会燕欢甚,俟投诗,诗云:”不知何处好⑤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

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

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郡⑥流。

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

”⑦得诗动容,久之为言于上,召还为考功员外郎。

(《总龟》前五、《玉屑》十、《全五代诗》三十一、《乐趣》七、《郑五代》三、王校《王五代》四) ---------------- ①《王五代诗话》”眷宠优异”作”有宠”。

②《五代诗话》”诗”下有”以”字。

③《五代诗话》无”去”字。

④《五代诗话》无”与僚友”三字。

⑤《玉屑》”好”作”可”。

⑥《全五代诗》”郡”作”槛”。

⑦《五代诗话》此诗在”召还为考功员外郎”句后。

一二、晏元献改王建宫词 王建宫词”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缠项斗回鸡”。

晏元献改呈了马斗鸡回为顺语。

(《总龟》前五) 案:王建《宫词》中无比二语。

一三、崔鲁张林诗 晚唐人诗多少①巧,无风骚气味。

如崔鲁《山鹤②诗》云:”一林寒雨③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

”张林《池上》云:”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④初没舸行时。

”《莲花》云:”何⑤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清⑥香尽日怜⑦。

”皆浮艳无足尚,而昔人爱重〔称为〕⑧佳作。

(《总龟》前五、《玉屑》十六) ---------------- ①《玉屑》”少”作”小”。

②《全唐诗》二十一”鹤”作”鹊”。

③《全唐诗》作”一番春雨”。

④《唐纪》六十一、《全唐诗》二十九”荇花”作”芰荷”。

⑤《全唐诗》二十一”何”作”无”。

⑥《全唐诗》二十一”清”作”残”。

⑦案:《摭言》以《莲花》一联、《全唐诗》又以此二联均作”崔鲁句”。

⑧《玉屑》有此二字。

一四、卢延逊诗 卢延逊诗目为客易,如”每过私第邀看鹤,长著公裳送上驴”,”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

此等之语,①其殆庶几。

又如”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②而杨文公爱之,③不知何谓。

(《总龟》前五、《郑五代》四) ---------------- ①《五代诗话》无此语。

②案:《全唐诗》二十六卢延让诗无此二句。

③案:《北梦琐言》七作”王先主建爱之”。

一五、聂夷中诗 聂夷中,河南①人,有诗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首疮,剜却心头肉。

”孙光宪谓有三百篇之旨②,此亦为诗史。

(《总龟》前五、《竹庄》十三、《玉屑》九、王校《王五代》六) 案:孙光宪《北梦琐言》二称此诗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盖出王定保《摭言》。

---------------- ①《全唐诗》二十三”河南”作”河东”。

②《五代诗话》引至此。

一八、苏子容爱元白刘诗 苏子容爱元、白、刘宾客辈诗,如妆、洛唱和,皆往往成诵;苦不爱太白辈诗。

曾诵《汝洛集九日送人》云:”清秋方落帽,子夏正离群。

”以为假对工夫,无及此联。

又举刘梦得《送李文饶再镇渐西诗》,以为最着题。

(《总龟》前六) 一七、乐天梦得诗 昔苏子美言乐天《琵琶行》中云”夜深忽梦少年事,觉来粉①泪红②阑干”,此联有③佳句。

余④谓梦得《武昌老人吹⑤笛歌》云:”如今老去语犹⑥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无声⑦上在,时时一曲梦中吹”,不减乐天。

(《总龟》前六、《竹庄》二十、《乐趣》一) ---------------- ①《全唐诗》十六”觉来粉”作”梦啼妆”。

②《竹庄》”红”作”湿”。

③《乐趣》”联有”作”诚”。

④《竹庄》”余”作”今”。

⑤《竹庄》”吹”作”说”。

⑥《全唐诗》十三”犹”作”尤”。

⑦《竹庄》”声”作”心”;《全唐诗》”无声”作”微心”。

一八、浑诗远赋 许浑诗格清丽,然不干教化。

又有李远以赋名,伤于绮靡不涉道,故当时号浑诗远赋。

虽然,诗要于教化,若似〔聂〕①夷中辈,又太拙直矣。

(《总龟》前六) ---------------- ①《全唐诗话》有”聂”字。

一九、东坡论摩诘诗画 东坡尝与人书,言味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云:”蓝田白石出,玉关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东坡诗,非摩诘也。

(《总龟》前八)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