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
(2)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感受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认识物理概念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组谈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的关系,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3)通过对压强的大小利与弊的讨论,懂得事物的两面性。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物体表面受到压力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3.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
专题一:压强( 2 课时)
专题二:液体的压强( 1 课时)
专题三:大气压强( 1 课时)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在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我们学习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以及压强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
学习本单元需要以力、力的作用效果、密度等知识为基础,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形成压强的概念。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交流、归纳得出结论,形成压强的概念。
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感受实验、归纳的科学方法,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通过交流压强大小的利与弊及在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懂得任何事物存在的两面性。
单元学习重点: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单元学习难点:理解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本单元划分为四个模块: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及与流速的关系。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交流、、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
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
远程研修手册》。
)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
到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