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铁路基本建设的特点有哪些?答:1.工程量大.2.施工战线长. 3.技术门类多,4、专业种类多、5、配套工程多,6、施工条件复杂,7、投资大、工期长。
2、什么事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步骤如何划分?答: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工作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之间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一般分为决策、设计、准备、实施及竣工验收五个阶段.3、铁路建设监理的任务是什么?它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关系?任务:工程质量,建设工期,施工安全,建设投资,环境保护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4、铁路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与管理,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关系如何)答:工程施工技术:它是以工程的最终产品(如线、桥、隧等)来研究其施工过程、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技术、安全生产等技术问题,内容具体.但是,施工组织与管理:它是探讨对投入施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时间、空间上如何安排,才能达到质量好、工期快、成本低又安全的问题,内容较抽象.第一章:1、简述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重要性、分类。
答: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施工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搞好目标管理.推行技术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施工准备工作还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按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不同.⑴综合性施工准备⑵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⑶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按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阶段的不同分类.⑴开工前的施工准备.⑵各施工阶段前的准备工作按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分:施工力量的组织和思想准备;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物质准备;施工场地准备;临时工程;辅助企业。
2、简述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答:技术准备;施工调查;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临时工程;辅助企业3、铁路工程施工前应做哪些技术准备工作,为什么说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答: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时施工准备的核心。
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质量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技术准备。
○1.接收并核对设计文件。
○2.交接桩及线路复测。
○3.施工组织和计划安排。
4、为降低临时工程的费用又能满足施工需要,应考虑哪些措施?答:面积计算见书本15-16页。
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组织均衡施工,以减少施工人员的突增、突减。
提高房屋的利用率。
②根据施工调查资料,充分利用沿线已有房屋,提前修建部分正式房屋(即通车需要的永久性房屋或建筑物)以满足一部分施工需要。
③采用定型拼装式房屋或分散的工地使用活动工棚与帐篷,以便拆装倒用。
④采用移动式设备,如在铺轨后修建的工程,可使用建筑安装列车,(将移动式发动机、空气压缩机和修配车间装在车辆上,人员可居住宿营)。
铺轨前施工的工程也可采用汽车修理车间,流动服务于工地。
5、临时道路在选定时应考虑哪些原则?⑴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如不能满足要求,可进行扩建,但要结合地方需要,使临时公路的修建与地方交通相结合.⑵干线尽可能靠近修建的铁路,照顾重点工程,减少引入线长度,尽可能接近材料地及施工用料现场,避免材料倒运.⑶尽量避免与铁路交叉,减少施工对行车的干扰.6、临时给水的用水量怎么考虑,怎样计算?临时给水工程是为解决施工过程中:生活、生产及消防和铁路运输用水需修建的临时工程,隧道施工用水最多,水压要求也高,应首先满足隧道施工用水的要求。
(计算见书本24-25页)7.临时供电的用电量如何考虑?施工所需的动力用电,生活照明用电量第二章:1、简述施工组织的设计类型、应用条件。
答:按编制单位的不同,分为设计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按编制对象可以分为综合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以整个建设项目为对象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它是以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设计,它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特殊条件下工程施工编制的。
2、为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简述方案比选内容及步骤。
答:内容:1.施工总工期及分期、分段或与区间施工安排的期限;2.主要公车国内及控制工程的进度、顺序、措施;3.改建工程中,解决施工与行车相辅干扰4.大型临时设施或过渡工程方案、数量及费用;5.材料供应运输方案及运输费用;6.所需劳动力、材料、成品、施工机具的数量;7.工程造价是否经济合理和技术上是否可行的意见。
步骤:1.确定控制工程的施工时间2.确定铁路正线铺轨、铺碴的方向和期限3.决定路基土石方和桥隧工程的施工期限3、铁路施工区段的划分有哪些原则和注意事项?答:⑴根据沿线工程分布、工程量大小,结合施工单位劳力、机械配备情况综合考虑;⑵最好与地方行政区划分相结合,考虑省、市、自治区(县)所管辖的范围;⑶除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及地段,由专业施工队承担外,一般均以独立经济核算的综合工程处为划分单元;⑷从全线及总工期考虑,各处的工作任务要平衡饱满,并考虑在本建设项目内流水,避免施工队伍频繁转移;⑸考虑铁路和地方不同工资区的划分,便于概预算的编制和调整,以便于成本分析、指标统计等工作。
注意事项:⑴路基土石方调配中,土石方的利用和取齐土的位置及隧道出碴的利用。
⑵对长大干线或既有线技术改造,由几个工程(集团)公司施工时,应考虑个各局的管辖范围;在线路展线地段中应考虑相互之间的施工干扰。
⑶一般不应在桥隧建筑物中间、车站内、高填深挖路基中间即显露曲线上分界,最好在直线地段填挖分界处分界。
⑷以独立施工的重点工程为界,应考虑专业队的工作平衡、施工中的总体性、管理上的合理性等因素,不能硬性划分。
4、简述路基土石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铺架工程及铺渣工程施工进度(先后顺序)以及为什么?答:1.站前工程:先考虑重点工程的施工顺序,再考虑一般工程。
⑴路基土石方工程在每一施工区段的准备工作完成或准备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即可开工,也可与小桥、涵洞同时开工,但其竣工应落后于桥、涵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必须在正线铺轨前半个月完成,[以便在此期间进行线路复测,设置桩,线路整修路面及边坡以及正线上预铺底碴等工作]。
a.一般在隧道口的路堑应尽量提前施工,为隧道施工提前进洞创造有利条件。
理由能够隧道出碴的路堤,应与隧道划分在同一施工区段,以便统一管理。
在桥隧群地段的路基土石方,如爆破开挖对建筑物有影响的,应提前施工。
如站内土石方量过大,需火车运土或大型机械施工,对工程列车或临时运营没有影响的,可推迟至正线铺轨后完成。
b.路基土石方的施工期限,应考虑季节的影响,同时应考虑与其它工程的相互配合和利用,减少干扰,降低造价。
c.路基土石方的进度取决于取、弃土位置、土壤种类、施工方法、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及季节等因素。
对控制工期的土石方集中地段,除具体的土石方调配外,拟定施工方法和运输方法外,还需检查其工期。
⑵桥涵工程应根据基建类型、洪水季节、施工方法、机具设备、材料运输等,结合该段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安排桥涵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流水分组。
一般可在准备工作完毕后即可开工(对重点工程也可提前开工),小桥涵的开工可安排在土石方之前或同时开工。
a.桥隧相连地段,应结合具体情况研究路、桥、隧的施工顺序,注意石方爆破、隧道弃碴干扰、石方的利用以及施工场地布置等问题。
①一般先安排桥基础开挖,圬工砌出地面后,再进行路、隧施工,砌好的桥墩台,避免爆破的影响,可覆盖防护。
②若地形陡峻场地布置困难,桥头、隧洞口的路基先施工,可堆置料具及开辟施工场地。
路堑弃土应避免堆置于桥墩台基础附近,而影响基础施工。
③导流堤应在可能被水淹没地段的路堤修筑之前或同时修建。
⑶隧道工程①一般在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工,在铺轨前一个月竣工,以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检查整修、整体道床施工、场地清理工作。
⑷铺架工程①路基土石方完工后半个月进行,一般正线铺轨或站线铺轨分别进行,正线铺轨时应考虑铺设一股站线和连接的两组道岔,以便铺轨及运料列车的利用,而其它站线则可利用架梁时的间隙铺设。
②在正线铺轨前,路基、桥涵、隧道等站前工程必须完成,以保证铺架工作孙犁进5、详细说明“劳动力动态图”的作用及绘制方法。
劳动力动态图主要是用以检验劳动力安排是否合理。
应人员变化相对稳定不应出现忽多忽少的现象。
6、简述“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的作用及内容。
将线路通过地区或工点福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情况及研究确定的布置反映在图纸上,便于了解线路地区内的工程分布、材料产地、搅匀条件施工驻地、厂矿企业位置、行政区划分等情况,为运输方案的必选、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提供资料,便于各级技术管理人员有效地安排、指导施工。
内容:1.线路平面缩图(线路方向、里程、村镇、河流、山川等)2.重点桥、隧等工程的位置及其中心里程、长度、孔跨以及重点取弃土场地的位置。
3.车站位置及其中心里程。
4.施工区段的划分,省界、县界及驻地位置。
5.砂、石场、砖瓦、石灰厂等附属企业的位置、产地、质量及运输里程。
6.大型临时辅助设施及一切安全、防火设施的位置。
7.既有和拟建的运输道路、水、电、通信线管路的位置,交通运输里程表。
8 .既有线技术改造或增建第二线项目,应注明设计线与既有线的关系。
9.图例、图注、比例尺。
第三章:1、何谓平行流水作业法,它综合了哪些作业法的优点?答:平行流水作业法是流水作业法的一种形式,综合了平行作业法与流水作业法的优点,在土木工程中具有普遍性。
可将全部工程对象根据工程类型、工程数量分成几个组进行平行流水作业。
每个组内的工程对象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组与组之间采用平行作业法。
2、流水施工有哪些主要参数?简述各参数的意义。
答:一.施工过程(n)施工过程属于工艺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在工艺上开展层次的有关过程,施工过程的数目以n表示。
二.施工段(m)施工段属于空间参数。
为有效组织流水施工,把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力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其数目用m表示。
三.流水节拍(t i)流水节拍属于时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专业对在各个施工段上所必需的持续时间,称为流水节拍。
四.流水步距(K i,i+1)流水步距属于时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将相邻两专业队先后在同一施工段上开始施工的时间间隔,称为流水步距。
3、划分施工段的原则有哪些?答:1.在各施工段劳动量要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2.为充分发挥人、机效率,每段要有足够工作面3.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m≥n4 .施工段的分界线应尽可能与自然界限一致4、为什么说流水步距的大小,对工期起较大影响,流水步距确定有哪些原则?答:K i,i+1的大小,反映流水作业的紧凑程度,对工程有较大影响。
确定原则:1.要满足相邻专业队伍在施工顺序上相互制约关系;2.要保证各专业队都能连续作业;3.要保证相邻专业队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4.保证工程质量,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