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历史文化名人的深度人生 西西弗斯

2020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历史文化名人的深度人生 西西弗斯

语文:2020高考作文技法:历史文化名人的深度人生西西弗斯神话可以说是一种最吸引人的文学资源。

神话看起来离奇和虚幻,实际上更多的是积淀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识。

例如,夸父追日的神话背后,就隐藏着人类追求明的永恒愿望。

西西弗斯(Sisyphus)是一个在西方神话和文学中都很有名的故事。

根据荷马史诗,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而又善于机巧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

后来由于他泄露了宙斯的秘密,宙斯便派出死神要将他押下地狱。

没有想到西西弗斯却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直到死神被救出为止。

西西弗斯也被打入冥界。

在进入冥界前,西西弗斯嘱咐妻子不要埋葬他;到了冥界后,西西弗斯告诉冥王,一个没有被埋葬的人是没有资格呆在冥界的,于是请求告假三天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

西西弗斯一看到美丽的大地就赖着不想回冥府了。

西西弗斯死后,被判接受推石上山的惩罚。

他要把一块大石头推到山顶的另一边,但每次推到山顶的时候,石头都会再滚下来,西西弗斯只能不断地重复推石。

法国文豪加缪(AlbertCamus)的著名哲学论文《西西弗斯的神话》,将西西弗斯改造成一个具思想性与背负人类历史悲剧的英雄。

很显然,用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神话可以诠释人类生存的永恒困境——总有些看不见的东西在左右我们的人生,但我们只能推动石头,这就是宿命。

这个神话的意蕴是很深刻的。

在考场作文中,西西弗斯很多时候都用得上。

尤其是,假如你想扮演?个悲剧英雄的角色;或者,你企图对人类命运做出反思的姿态,这个时候,就是西西弗斯的最佳出场时刻。

另外,中国也有一个西西弗斯,他就是吴刚。

吴刚所受到的惩罚是砍月亮上那棵其硕无匹的桂花树。

吴刚每天都在“呼哧呼哧”猛砍桂花树,可当他刚把桂花树砍开一个缺口,要砍第二斧的时候,前面那道斧口已经愈合了。

天生神力的吴刚,也无法奈何桂花树分毫。

西西弗斯与吴刚有同病相怜的理由。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西西弗斯推石与吴刚伐桂,都是在做无用功,永无结果,甚至显得无知和愚蠢。

但从生命意义的角度说,西西弗斯与吴刚又是可敬的。

生命,无非是一个过程,一种态度,短暂且脆弱。

对于西西弗斯与吴刚来说,有生的日子里他们永远也不会有成功之日。

而他们的不妥协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正体现了生命的尊严吗?因此,凡是涉及人生的悲剧处境和人类精神力量的话题,西西弗斯或吴刚,是可以普遍运用的重要的经典材料。

当人们过多地使用屈原李白时,西西弗斯就相对地显出了它的新意。

在考场作文中,能用上西西弗斯的,很少;而较好地使用西西弗斯的,更是罕见。

“西西弗斯”的“百变”运用示例【说明】到目前为止,西西弗斯这个经典材料,在高考考场作文中尚罕有运用。

这个经典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请读者务必留意。

读者阅读本章,要举一反三。

本章只是举例,由于篇幅有限,历史文化名人较难一一列举。

西西弗斯并非历史文化名人,但可作为此一类型的补充。

读者应该由此挖掘其他有用的神话人物素材,比如夸父、精卫等等。

鉴于本经典材料在高考作文中尚少运用,故本节不再分为“高考中的百变运用”和“百变运用的拓展”两个部分,特此说明。

本书最后一章,有作者编写的西西弗斯模式化运用举例,读者可结合起来,观察如何开拓运用有新意的经典材料。

挫折【运用示例】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

而当人们看到他时,他却并没有传说中的凄苦模样,而是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上帝给了他世间最大的挫折,但并没有剥夺他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权利。

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你依然可以拥有一份笑看风清云淡的心境。

快乐【运用示例】西西弗斯不断重复推石上山,这是他必须终生承受的惩罚。

可是,他聆听着石头滚动时悦耳的声音,获得了心灵的审美愉悦,感受到生命过程的快乐与美丽。

西西?斯快乐吗?是的。

因为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任何生命谢幕后都是空无,关键在于能不能以快乐的心境,去捕获生命的过程和活着的感觉。

当西西弗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把单调的痛苦化作宁静的观赏时,痛苦便可以升华成一种生动的快乐。

过程和结果【运用示例】加缪解释西西弗斯的神话时说,人类已经意识到自身活动目的的虚无和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但是人类却无力改变这一切,如同那个永远推石头的巨人。

但是既然目的是没有的,那么结果是什么就不值得挂怀。

我们权且把过程本身当成目的,不管推石头上山后会遇到什么情景,让我们先推动他,并且在推的过程中获得幸福的感觉。

坚强【运用示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坚定和镇定地欣赏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就像西西弗斯一样,一边推着滚动的巨石,一边欣赏着自己不屈的形象。

这样,你将不会被绝境埋葬,而能把绝境送上绝境。

于是,你将从自己身上欣赏到人类步伐的舞姿,从自己喉中听到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实现对一切苦难的超越。

担当【运用示例】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必须面对巨石无尽的“滚落”,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西西弗斯,有太多的东西无法逃避,也不可逃避。

活着,就必须有所担当。

就像西西弗斯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是仍然在不懈地推动着巨石。

没必要悲伤,没必要抱怨。

担当责任,承担苦难,心甘情愿,不计得失。

正是勇敢的担当,定义了生存的意志,见证了精神的魅力。

顽强(或苦难等)【运用示例】西西弗斯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暗喻,正是因为它折射出人类不甘于徒劳的顽强。

那些伟大的灵魂曾经以怎样的无畏光临到我们这个世!他们都是西西弗斯,他们都是人类所有苦难的直接承担者。

在他们如同磐石般屹立的悲壮身影后,不应该是人类大面积的萎靡、柔弱和可怜。

价值【运用示例】看见那饱含艰辛的动作,蹒跚的身影,我们不禁要问:西西弗斯的石头到底有多重?那无休无止推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西西弗斯沉重的步履,令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杰出的大脑都不禁陶醉在一系列对虚无的想象中。

我们已经习惯于为其设置的种种理论编码,所有关于价值的解读程序都导向西西弗斯的受难。

然而,在这个经典神话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石头,是西西弗斯与石头之间漫无止境的较量和妥协。

对西西弗斯而言,石头带给他乐趣,激起他的灵感,吸引着他全部的精神和意志,塑造着他走向山顶的癫狂之舞。

石头冰冷坚硬的外壳抵挡住了探寻的目光,它决定着西西弗斯的重心,节奏与呼吸,成为西西弗斯的梦幻之源,而我们又被它的猎物所控制。

其实,我们只是一群跟随西西弗斯的可笑信徒,和当初摩西领导下的盲从之辈并无本质区别。

我不承认一切徒劳的劳动具有真正的价值;我并不欣赏、也不愿承受西西弗斯那种轮回的痛苦。

行动【运用示例】望着西西弗斯年年岁岁推着那块沉重的巨?,我为他感到万分的艰辛。

西西弗斯却说,世间的人,哪一个不是生生世世背负沉重的十字架与他同行?人生就是负重,生命就是运行,思想就是行动,充实就是艰辛,屈服才是失败,坚守成就永恒。

想得太多,又有何益?知道结果,又有何用?再好的设想都需要行动来实现,所有的答案都需要行动来求得。

逆境【运用示例】在人生中,我们不难发现“西西弗斯之石”的阴影。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对种种坎坷与挫折,诸如事业低迷、考学失利、疾病缠绕……有些人开始感叹“人生如梦”,还不如及时享乐。

于是放弃了,绝望了,消沉了,变得碌碌无为。

其实,面对“西西弗斯之石”,换一个视角,苦涩之外,何尝不能咀嚼出另一番甘美呢?孤寂,绝望,生命的奋争,辉映着生命的光芒。

西西弗斯推动的巨石,颤抖着庞大而美妙的动感;人与巨石相搏的姿态,宛若雕塑般唯美。

逆境中的孤寂、绝望,也阐释着人生的真谛。

是的,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但来年依旧会春暖花开,新的花朵将会绽放新的美丽;是的,日坠月落,黑夜来临,但明天太阳会更加灿烂。

诚然,当石头滚回山脚,西西弗斯也会再次下山。

然而,明天新的人生历程又将开始,沿途的景色也会更秀美,每天迎接新的挑战,带着新的希望工作,漫长的逆境,又何尝不是美丽的风景!幸与不幸【运用示例】西西弗斯,这是一个蔑视神权的国王。

按照加缪的说法,西西弗斯是一个“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的英雄。

他曾经“死死扼住死神喉咙”,让地狱变得一片凄凉。

可以认为,他的确是一个不幸的悲剧英雄。

但是,悲剧并非西西弗斯的全部。

假如人生注定是不幸的,那么幸福实际上也就包孕在这个不幸之中,如果西西弗斯成功地到达顶峰,那么接下来就将是与幸福感的分离。

因为西西弗斯的幸福就在于路边的花草,巨石?的细沙,以及尽可能见证这非人道的惩罚上。

由此,荒谬的人生有了见证的意义,不幸的生活就升华为一种幸福的生活。

价值【运用示例】价值的定义固然多样,但最重要的,是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

我们所推崇的,不仅仅是勾践创立的霸业,更是他越挫越勇的精神;我们所敬仰的,不仅仅是一卷《道德经》,而是老子积极思索哲理的态度。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奋发向上的态度。

有了这种态度,即便你屡战屡败,你的人生也有意义,你的生命就有价值。

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态度。

奥林匹亚山上的西西弗斯,他做着永远不能成功的事情,他推着永远会滚下来的石头。

但他将石头奋力抬上去的姿势,本身就是对希腊众神的蔑视,本身就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他的人生充满阳光!价值,就是一种态势。

人生为一件事而来(西西弗斯等多例合用)【运用示例】人生就是为了一件事而来。

西西弗斯周而复始地推动那块巨石,广寒宫中寂寞的吴刚手持利斧终生砍伐那棵桂树,斯宾诺沙终生都在磨他的镜片,康德在他的庄园周围徘徊沉思了50多年,他们都以谦卑而虔诚的态度,全心全意地为某一件事奉献了微不足道的?生。

那件事对于他们,如同土地对于农民,机器对于工人,玩具之于儿童,骏马和良弓之于骑手一样。

那种大快乐、大愉悦,有时仿佛还披着一件悲剧的外衣,看起来甚至就是痛苦和苦役。

其实,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劳动,终极追求就是能够真实地生活,按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

附录:参考阅读《西西弗斯的神话》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经典之作。

如果你希望能够很好地在作文中运用西西弗斯,就有必要认真研读这篇文章。

阅读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西西弗斯的神话(节选,并略删改)〔法〕阿尔贝•加缪神祇们处罚西西弗斯,叫他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去,由于它本身的重量,巨石又从山顶上滚下来。

他们有理由认为,没有更可怕的处罚超过从事徒劳无功和毫无希望的工作了。

假使我们相信荷马,西西弗斯就是一个最聪明和最谨慎的凡人了。

然而,根据另一个传说,他却喜欢干强盗这一行业。

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矛盾。

意见的分歧却在于他为什么被罚在冥间做这种徒劳无功的工作。

先是,他冒犯了神祇,偷去了他们的秘密。

河神伊索柏斯的女儿爱琴娜被天神掳去了,她的父亲焦急万分,就把这事向?西弗斯述说。

西西弗斯知道内情,愿意说出爱琴娜失踪的真实情形,但附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请求伊索柏斯给柯林斯城堡一个水源。

相关主题